[摘 要] 后勤是高校進行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部門,是大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高校后勤部門在保障正常教學的基礎上,還應該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課堂”。在論述了高校后勤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后,相關部門提出了高校后勤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體舉措。結(jié)論表明,高校后勤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提升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義。
[關 鍵 詞] 高校后勤;思政教育;實效性;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3-0206-02
目前高校的后勤系統(tǒng)按照國家的要求普遍進行了社會化改革,后勤系統(tǒng)的社會化有效提升了后勤的工作效果與服務水平。但是同時也給教學尤其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后勤系統(tǒng)是大學生生活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在后勤工作中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培養(yǎng)大學生的思想認知,與此同時,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便成為高校后勤服務系統(tǒng)面臨的重要任務與時代使命。
一、高校后勤的社會化改革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的新問題
(一)日益完善的后勤服務給大學生思政教育帶來考驗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大學校園的學生在后勤方面的待遇也隨之提高。面對日益人性化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zhì)量,帶來的問題是使大學生好逸惡勞。而這種表象體現(xiàn)在生活的各個細枝末節(jié),比如:各樓幢書苑因為舒適、安靜的環(huán)境變成許多學生學習的地方,可是長期下來,許多學生在書苑大聲喧嘩,不顧形象的行為影響著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
保潔阿姨每天嚴格的打掃卻導致大學生越發(fā)懶散的習慣,使原本該保持整潔干凈的宿舍環(huán)境常常臟亂不堪,直接導致后勤管理難度大增。長此以往,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得不到全面考查,在無形中助長了他們的惰性。這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工作目標難以實現(xiàn)。
(二)個別后勤服務人員的思想認知不夠全面
后勤服務的越發(fā)完善已趨近于專業(yè)化,原班后勤人員更加專注于服務,工作逐步從學校管理體系中脫離出來,重心由原本的教育管理變成單純地服務學生,此觀念完全違背學校后勤義務的初衷,忽視甚至完全不管學生的思想教育建設,導致在生活方面上出現(xiàn)思想教育的斷層和缺失。當然,作為與學生直接接觸的底層服務員工,較低的學歷和素質(zhì)在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方面很難認識到自己的作用,習慣性地將這些“高素質(zhì)人才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和教師,只有單純的業(yè)務觀點,過于側(cè)重實質(zhì)服務,同時對自己要求不夠嚴格,工作上自由散漫,在學生面前舉止不雅,以至學生下意識想要對其“遠離”,難以起到好的表率作用,直接影響了整個高校后勤人員的形象和聲譽,進一步加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難度。
二、為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更好實施提出幾點解決方案
(一)宣傳普及思政教育的重要意義,提高大學生及后勤人員的思想認知水平
學校的首要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師的職責是授業(yè)解惑,校園中的一切活動應以學生為主,將教學和科研立足根本,而與此相對應的則是有所保障的后勤和沒有后慮的生活體系。
在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學校無疑是直接影響的關鍵乃至最主要的因素,沒有之一。教師在課堂的講解和對大多實事的見解對大學生思想情懷的弘揚和教育認知起到帶頭作用,在大學生的教育方面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同時,學校在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和識人方面也要多加把關,普及相關知識并提升高危機意識,保證學生所接觸的外部環(huán)境和外界人員不會給學生在思想上帶來負面影響。高校后勤雖然是以服務學生為宗旨,以保證大學生在學校能夠在現(xiàn)有的環(huán)境基礎上提供最好的服務,然而作為校園的一分子始終從屬于教學和科研活動,依附于學校從而完成其本質(zhì)的服務使命。而對待學生,無論從哪一個方面,高校后勤的作為總是和市場在社會職能上有所不同,要求也許不是最高,但是在思想上卻一定是要嚴格要求,因為其服務的目的完全不同于以實際收益作為立足根本的社會市場,而是以能讓學生受益最大化為全部要義。作為不上講臺的教師其職業(yè)素質(zhì)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施效果,這就要求每一個后勤人員以基本道德規(guī)范為基礎,引導大學生從身邊的事情做起,以實際行動發(fā)揚誠信友善、勤儉節(jié)約、愛崗敬業(yè)的精神,并提升學生的勞動觀念、服務理念、榮辱觀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職業(yè)素質(zhì)的養(yǎng)成,為大學生以后就業(yè)及發(fā)展提供保障。同時,后勤人員應加強對自身素質(zhì)的要求,不斷為自己提供學習機會,提高思想認知水平,接受正確的價值觀,學習時事政治,關注學校事業(yè)發(fā)展,提高內(nèi)涵修養(yǎng)品位,努力成為大學生的表率,進而使學生受到感染并樹立規(guī)范化的榜樣,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養(yǎng)。
(二)實踐出真知,鼓勵大學生參與后勤工作,行動育人
可以以宿舍為單位入手,以組織化的方式開展活動,用“規(guī)范化宿舍”為題要求每一個宿舍達到最基本的標準,確立相關的評選人并定期由專人檢查,以確保全員參與并嚴格實施,逐步形成宿舍管理體系,長此以往的堅持在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理和自立能力。當然,期間保潔阿姨、宿管阿姨和宿舍管理員都要積極參與進來,給予及時和正確的指導后,將以自身為模范樹立良好的后勤形象,讓大學生體會后勤員工在工作中的辛勞和人格魅力,在此基礎上培養(yǎng)大學生高尚的情操和涵養(yǎng),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實處。
后勤員工要與時俱進,轉(zhuǎn)變思想,將大學生對物質(zhì)的需求上升到精神層面。當然,學生的滿意度主要取決于后勤服務的效果而非僅僅是態(tài)度,而他們的形象往往又是不能忽視的方面,第一印象更是其中的決定因素。服務態(tài)度是后勤員工在服務工作中的綜合反映,是后勤形象的集中表現(xiàn)。由此可以在食堂開展一次“家鄉(xiāng)菜”比賽,或者“最佳窗口”等活動,讓學生直接參與其中。比如,每個窗口廚師的助手由學生擔任,而其他在校學生作為評委長期投票,每天更換不同的大學生助理,每個班級必須有學生參加。在此期間,要求后勤各個部門的員工以文明的語言、得體的舉止影響學生,用良好的服務態(tài)度去感化學生,以實際行動和作風使學生受到感染和熏陶,繼而改變他們的思想和認知。
當然,校園勤工儉學也是不錯的動力,這種方式不具有強制性,但可以以學分加以引導。每個參與勤工儉學的學生不僅可以拿到實際的工資并可獲得相對的學分,當然學校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給予一定的獎勵。為了使更多的學生能夠擺脫“養(yǎng)尊處優(yōu)”或者輕視這些后勤人員的思想,鼓勵學生自發(fā)積極參與其中,學??梢赃m當放寬要求,對工作只要達一定時限的學生也可以對應不同獎勵,同時大力宣傳這種行為,讓學生以此為榮,成為勤奮節(jié)儉、愛崗敬業(yè)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三、完善素質(zhì)學分體系,嚴格考查學生的生活行為作風
在學校管理方面,學校最直接、最有效的特性就是規(guī)范性,借此職能的便利,高校應該不斷完善后勤服務使之滲透進大學生的綜合評價體系中,并直接以學分的形式或者植入評獎評優(yōu)的考查來保證后勤部門在對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和場所起到的作用,為社會全員提供榜樣和表率,全員助力從而保證大學生在全方位得到發(fā)展,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質(zhì)。
大學生是具有高學歷高素質(zhì)的人才,是國家與民族發(fā)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的所有部門都承擔著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務。后勤部門是大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目前部分高校的后勤管理系統(tǒng)在進行后勤服務與教學條件保障的同時沒有能夠充分認識到后勤育人的重要意義。而后勤系統(tǒng)重新定位后勤的育人功能不僅強化了大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認知,更使之不斷主動參與此項工作中,將后勤建設成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課堂,全面落實了后勤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宗旨。
參考文獻:
[1]詹步強.以人為本,推進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9(7):20-23.
[2]王東.新形勢下增強高校后勤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力的幾點思考[J].高校后勤研究,2008(5):34-35.
[3]特格希,李巖.對高校后勤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6,19(11):146-148.
[4]周玉芬.關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思考[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2002,6(3):72-74.
[5]王萍萍.試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創(chuàng)新[J].經(jīng)營管理者,2017(10).
[6]梁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創(chuàng)業(yè)教育的融合障礙與對策[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