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研究在當今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講明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找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創(chuàng)建新課程所企盼的積極的、和諧的、有效的師生互動,提升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率。
[關 鍵 詞] 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師生互動;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112-01
師生互動是上課時教師為了促進課堂氣氛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一般都是教師先發(fā)起引導,學生朝一個目標學習,然后教師再讓學生與自己一道完成,從而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目的,或者讓學生制作某樣東西,解答某個題,或是幫助老師共同完成某件事情。師生互動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提出之初就得到了大家的普遍關注。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課堂教學實施后,當前的師生互動理論已經有了非常完美的課堂教育啟發(fā)意義。
一、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方法
想要把師生關系弄好,并且提高師生互動的效率,不能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而是要真正從實際出發(fā)。皮曉彩認為在課堂上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就會有不同的教學成果,只有選擇準確的教學方法,才能使課堂的師生互動達到最佳狀態(tài),同時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效率。但是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如何找到適合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配合,一起共同合作才能找到默契,從而提高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
(一)“探究—主體參與型”教學方法
“探究—主體參與型”教學方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同時教師引導學生的自我探索,從而充分培養(yǎng)學生自我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教學模式。通過此教學方法達到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目的,其教學過程的基本思路是:第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第二步,觀察情境、形成問題推測。
第一步,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在課堂教學剛剛開始的時候,教師就要為課堂上數(shù)學發(fā)現(xiàn)活動創(chuàng)造一定的課堂環(huán)境,用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互動的情感,從而引導學生提出相對應的開放性問題。和課堂教學相對應的問題是學生思索的起始,但作為課堂教學起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要把對應的問題設計成一問一答的形式,而是要圍繞初中數(shù)學教材上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要提出正確的教學方式,從而引導學生邏輯思維的發(fā)展和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索新的問題。
第二步,觀察情境,形成問題推測。讓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進行數(shù)學活動,包括模型制作、游戲、實踐操作等。通過類比、實踐、觀察、聯(lián)想、歸納、化歸等方法,形成更數(shù)學化、更抽象的問題,或者引入探索猜想。
(二)“交流—互動型”教學方法
“交流—互動型”教學方法是通過交流和互動來達到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以課堂的教學內容為基礎,在教師的課堂情感交流和互動的引導下,進而充分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的主體性和能動性。例如,教師在講解“同類項”一課時,可以用一些方式來實現(xiàn)“交流—互動型”教學方法。如,在上課時,把早已準備好的一些蔬菜和水果拿出來,讓學生對他們進行分類。
二、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一)什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陳芹微認為有效課堂是指在教學課堂上盡可能多的達成教學任務,從而讓盡可能多的學生把握知識內容。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通過課堂教學的一些活動,使學生達到教師所預期的學習效果和教學作用,教師自身的素質,積極發(fā)展。具體體現(xiàn)在:(1)在認知上,鼓動學生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2)在學生的學習能力上,慢慢激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如何保持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不僅只是指導而已,就目前的師生互動情況來說,要想保持師生互動的有效性還需要一些實際的方法,來使師生互動一直維持它的有效性,這樣就可以使學生一直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也可以使師生關系變得越來越好。
(三)師生互動有效性的關鍵
真正師生互動有效性的核心是愛,因為愛是教育的出發(fā)點,是課堂教育的靈魂,同時也是教育的真諦。李曉文、王瑩認為教師用愛心感染了學生,用真情換取了信任,學生也尊重了教師,積極參與課堂的互動,從而激勵全體學生充分參與情感互動。
新課程改革后的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主張設置以“優(yōu)化師生關系、主動參與實踐、樂于自主探究、師生交流合作”為特點的師生互動學習方式。社會心理學家黃杰能認為“在課堂上,幾乎一切非言語互動的聲音和動作都可以用溝通的手段來代替”。但是對于如今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來說,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良的現(xiàn)狀,絕大多數(shù)的數(shù)學教師僅僅只是把重點放在知識的講解上,這樣使學生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被動,缺乏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與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與素養(yǎng);教師不太關心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態(tài)度、情感以及師生的互動合作等;課堂教學大體上都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顯得比較單調、沉悶,課堂教學可以說是無效的。
參考文獻:
[1]葉子,龐麗娟.師生互動的本質與特征[J].教育研究,2001,42(4):30-34.
[2]佐斌.師生互動論:課堂師生的心理學研究[M].上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