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課堂教學是課外活動的基礎,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主要闡述了化學課外活動的作用,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討論了如何具體地開展課外活動,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yǎng)。
[關 鍵 詞] 幼師;化學;課外活動;技能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1-0150-02
化學課堂教學由于受教學大綱、課時和環(huán)境等條件的制約,許多有意義的實驗、參觀、調查等實踐性活動無法進行,而課外活動作為幼師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是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補充。
一、化學課外活動的作用
(一)化學課外活動有利于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課堂教學是課外活動的基礎,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組織好課外活動有利于學生掌握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實驗場”,它可以讓學生將課堂上學習的化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應用于化學課外活動,幫助學生體驗和鞏固課堂知識和技能,及時彌補課堂教學的局限性。例如,結合幼師專業(yè)特點,檢驗CO32-利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學生知道2H++CO32-■H2O+CO2↑,但生活中沒有親自試過。結合幼師專業(yè)特點,以后的幼兒科學教學中沒有鹽酸怎么辦,學生只好尋找對幼兒沒有太大傷害性的食醋(主要成分為醋酸)代替,碳酸鹽可以是家庭使用的堿面(碳酸鈉)、雞蛋殼、貝殼、各種小石頭、牙膏等。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所用的澄清石灰水可以選用食品包裝內的氧化鈣干燥劑,取出適量溶于水中配成飽和澄清石灰水,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觀察兩者反應的現(xiàn)象,都產(chǎn)生氣泡,產(chǎn)生的氣體都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從而得到碳酸根離子(CO32-)的檢驗方法。通過這一看似簡單的課外活動,學生從實驗藥品開始,精心準備,期待實驗成功,無形中加強了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鞏固,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外活動中,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的信息處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課外活動有利于激發(fā)學習興趣
對化學比較感興趣的學生,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他們提供了一片廣闊的天地。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喜好,積極主動參與化學課外活動,進行一些探究活動,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yǎng)。例如,結合崗位需求,組織學生探究一些生活中有趣的化學小實驗,將理論知識充分應用于實踐中,真正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通過化學課外活動,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教室,親身體驗整個實踐過程的苦與樂,積累了經(jīng)驗,體驗到化學的原來真的存在于我們身邊。化學和社會生活生產(chǎn)等方面息息相關,激發(fā)她們學習的興趣,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變成學習的真正主人,只有幼兒教師具有科學素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一定科學素養(yǎng)的幼兒。
(三)化學課外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多種能力
化學課外活動不同于課堂教學,它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足夠的基本知識和技能,還要能將知識“用活”,將它們準確靈活地運用到化學課外實踐活動中,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關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知識遷移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課外活動的優(yōu)點是學生當家做主,自主性較大,時間寬松自由,親力親為,充分利用了多感官參與到活動中,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根據(jù)實際情況,因地制宜,設計一些探究實驗,實地考察,參觀調查、舉行專家講座和化學晚會等課外活動。
參觀調查是理論聯(lián)系實踐的最好形式。教師可以就近選擇諸如自來水廠、化工廠、制藥廠等作為參觀對象,帶領學生實地參觀,身臨其境,認真觀察,聆聽工廠講解員的解說,回校后認真總結,撰寫參觀感受,增強對化學的認識,感受化學應用的價值,提高自己分析事物的能力。
對幼師專業(yè)學生而言,可經(jīng)常舉行一些文藝晚會,由于學生化學基礎薄弱,平時關注化學類的晚會幾乎就沒有過,所以晚會中幾乎從來都沒有涉及化學類節(jié)目。為了提高學生對化學的興趣,可以把化學中有味趣的內容搬到晚會舞臺上,內容可以是自編的化學歌曲、化學小魔術等,這些節(jié)目實際上比舞蹈、鋼琴、聲樂類節(jié)目更受學生的歡迎,學生覺得很新穎、好奇。筆者在教學中嘗試過這種方法,效果很好,學生積極性很高,踴躍參加,提高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等。
(四)化學課外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健全的人才
幼師化學教學不同于普通高中,它不是以單一的分數(shù)作為衡量學生的標準,而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除了掌握必備的基本知識,關鍵還要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動手能力、溝通能力、處理信息能力等,這些通過課外活動都可以得到提高,同時還能培養(yǎng)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有利于培養(yǎng)出健全的人才。比如,在化學課外活動中,經(jīng)常通過列舉一些國內外杰出的化學家的先進事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學習他們身上優(yōu)秀的科學品質,時時激勵自己,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還有化學課外活動中通過關注環(huán)境,結合環(huán)境污染實如霧霾、核污染等,開展環(huán)保講座,學生比較感興趣,懂得環(huán)保人人有責,從我做起,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覺悟,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隨著現(xiàn)代化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化學發(fā)揮著功不可沒的貢獻,但隨之也帶來一系列環(huán)境污染問題,如工業(yè)三廢——廢水、廢渣、廢氣,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這些都在嚴重威脅著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通過化學史上典型的化學危害事件,可以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憂患意識。
二、化學課外活動的組織
(一)結合幼兒園實際教學,開展化學技能活動
化學實驗是化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化學實驗技能是幼師學生的必備技能,尤其是幼師專業(yè)的學生,因為他們在將來的工作崗位中,對動手操作能力要求較高,大量的教學內容需要教師精心選擇,變廢為寶。因此,在幼師化學教學中,必須重視化學實驗技能的培養(yǎng),但對學生而言,他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專業(yè)課上,如果沒有教師正確的指導,僅依靠課堂的時間肯定是不夠的,平時很少有學生會主動開展實驗探究,想提高學生的技能也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借助化學課外活動能彌補這一短板。在幼師化學教學中,結合相關教學內容,學生盡量自己準備實驗用品,很多都是生活中容易得到的。例如,在講解酸與碳酸鹽反應原理時,產(chǎn)生大量氣體,繼而形成噴泉。該實驗中,酸可選用食醋,碳酸鹽可選用食用的小蘇打或蘇打,反應容器選用廢棄的塑料飲料瓶,而為了便于觀察到的美麗直觀的噴泉,可事先在飲料瓶中加入少量紅色水粉顏料,這樣可看到紅色的噴泉。
在每次技能活動課后,讓學生探究討論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實驗失敗的原因在哪,實驗裝置能否再加以改進等問題,再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考慮幼師專業(yè)學生實際情況,文字組織方面不作過高要求,有能力的學生可以將自己總結的材料寫成化學小論文,提高學生撰寫化學小論文的能力。
(二)指導學生閱讀化學科普讀物
由于網(wǎng)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現(xiàn)在很多學生不愿讀書,但科普讀物是幼師學生獲取科學知識、培養(yǎng)科學人生觀的有效途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有意識的向學生推薦一些化學讀物如《化學的秘密》《化學與生活》《趣味化學》《化學的魔力》等,引導學生閱讀,生動形象有趣的科普書籍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也能滿足學生對科普知識的需求,更能幫助學生了解化學與生活的關系,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在正常教學活動之余,可以舉行“化學科普讀物閱讀”比賽,可以以演講的形式,也可以以筆試的形式激發(fā)學生閱讀化學科普讀物的興趣。
(三)開展化學知識科普講座
主持人根據(jù)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或者當下的熱門話題,確定適宜的講座題目,從化學科學的角度就某一主題進行?;瘜W課堂教學受教學大綱的限制、課時的制約、環(huán)境的約束,許多有意義的活動課堂上不能如期完成,但作為幼師專業(yè)的學生,她們有很多時間自由支配,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課外小實驗、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自覺自愿的實踐活動,通過生動形象的教育和親身的實踐,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充分體現(xiàn)化學的趣味性、主動性、靈活性、實踐性、多樣性等特點,對培養(yǎng)學生化學科學素養(yǎng)教育起到有效的補充和促進作用,深受學生的歡迎。
有選擇重點的介紹和解讀,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看書的時間,還可獲得大量的科學信息;另一方面可以及時彌補化學教材中化學知識面窄,不能滿足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需要??破罩v座能夠豐富學生的課外業(yè)余生活,更有效地引導和啟發(fā)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如食品干燥劑、茶水服藥、食物酸堿性等,都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開展化學知識講座對于培養(yǎng)幼師專業(yè)的學生化學素養(yǎng)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
(四)開展社會調查活動,撰寫調查報告
課外活動的組織要有目的性、計劃性和可操作性??紤]中職幼師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可以預先幫助學生擬好調查方案,學生再利用課余時間帶著任務有目的地參與社會調查,并撰寫調查報告。例如,當?shù)乩姆诸惢厥仗幚?、化肥農藥的泛濫使用危害、汽車尾氣的危害、室內裝修污染等都作為調查的內容,貼近生活、可操作性強。
例如,組織學生自行調查“室內裝修環(huán)境污染問題”時,學生自己去家裝市場了解各種裝修材料性質,這些材料對環(huán)境有哪些危害?商家口中所說的環(huán)保材料真的是環(huán)保材料嗎?對人體不會造成傷害嗎?帶著一系列問題,回校后交流討論,上網(wǎng)搜索資料,撰寫調查報告,通過調查活動,學生還能夠了解到室內污染源有很多種,除了裝修材料帶來的污染,還有其他污染,如電磁波污染、油煙污染等。通過這些活動能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合作能力等。
另外,化學課外活動中學生走出教室,走出課堂,充分利用當?shù)氐母鞣N社會資源深入第一現(xiàn)場,獲得第一手資料和直接的經(jīng)驗,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團結互助、勤儉節(jié)約的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縝密的科學態(tài)度,,鍛煉堅持不懈、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從而達到培養(yǎng)健全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羅祖森.開展化學課外活動促進化學教學工作[J].素質教育論壇,2009(10).
[2]李琴.將社會生活中的化學滲透在化學教學中[D].湖北:華中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