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禮儀有著政治、道德、社會等方面的文化意蘊。禮儀教育能讓學生了解禮儀文化,講究禮儀規(guī)范,是學生贏得他人和社會尊重的基礎和前提,是事業(yè)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也是營造校園文化氛圍的根本途徑,是校園文化建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對校園文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關 鍵 詞] 禮儀;校園文化建設;禮儀教育
[中圖分類號] G71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29-0243-01
禮儀不僅是協(xié)調人際關系約定俗成的行為規(guī)范,同時更是一個人、一個組織、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國家和民族內在精神文化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講“禮”重“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禮儀都是經過數千年的歷史積淀下來的,習以為常的禮儀代表著中國的文化,蘊含著政治、道德和社會等意義。
一、禮儀的文化內涵
(一)中國禮儀的目的
中國的禮儀起源于政治,古人認為,禮是為政者“經國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據,是保持政令通暢的重要手段。[1]儒家強調教化,其目的就是通過禮儀教化來讓政令暢通和政治穩(wěn)定,《周禮》《禮記》《儀禮》等禮儀之書就是用來教化人民的系統(tǒng)化的文本形態(tài)。
(二)禮儀與道德的關系
禮儀與道德的關系極為密切,兩者具有內在同一性,德成于中,禮形于外。一方面,德決定禮。道德是禮儀的基礎,沒有內在的道德修養(yǎng),外在的禮儀形式就失去了根基,禮儀就會被當做是繁文縟節(jié)。日常生活中的失理不道歉、無理攪三分等無禮行為都是由于心中無德。另一方面,禮可導德。德的內容只有通過行為(禮)才能傳遞出來,禮的行為又可促進道德的提升,可以引導人們加強道德修養(yǎng)。
(三)禮儀的社會意義
禮儀的社會意義在于禮儀對社會的調控作用。人學習禮儀的過程,就是人格完善和人的社會化過程。在中國歷史上,當儒家文化成為社會主流文化后,禮儀就從貴族社會的原則演變?yōu)榇蟊娚畹臏蕜t,從政治思想的統(tǒng)治領域逐步延伸到社會的治理領域,成為社會調控的重要手段,帶有非直接強制性的特征,屬于社會控制中的文化控制手段。[2]禮儀,作為在人類歷史發(fā)展中逐漸形成并積淀下來的一種文化,始終以某種精神的約束力支配著每個人的行為。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
校園文化按其質態(tài),一般分為觀念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行為文化四個層次,它有形無形地彌散于師生之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環(huán)境教育力量,比傳統(tǒng)的德育說教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并產生深刻影響力,因為品德的養(yǎng)成主要靠個體在與他人的交往互動中內化而成,而不能靠強制的道德說教?!八^的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huán)境育人,說到底,都是文化育人!”
校園文化建設既包含了學校的建筑景觀和基礎設施等外在的文化建設,也涵蓋了學校的理念精神和制度課程等內在的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可以使師生在一種無形的巨大力量推動下,在積極向上的氛圍中受到激勵、鞭策、健康成長,它對師生思想情操的陶冶、良好人際關系的形成以及良好育人環(huán)境的創(chuàng)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禮儀教育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推動作用
(一)禮儀教育是校園觀念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是校園觀念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關于尊老愛幼、尊師敬賢等禮儀思想,無一不是學校觀念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當今學生,作為獨生子女有著很強的自我意識,驕縱恃寵,目中無人,尤其是校園欺凌事件對孩子造成的身心傷害令人心痛,這些都急需加強學生尊重他人、善待弱者等禮儀思想的教育。
(二)禮儀教育是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基本要素
禮儀教育是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基本要素。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校園制度文化是維系學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機制,最近教育部印發(fā)了《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全國不少教育行政部門和部分學校,根據這個綱要制定了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如文明禮儀教學制度、文明禮儀管理制度、文明禮儀考核制度等,直接把文明禮儀內容納入了校園制度文化的范圍。
(三)禮儀教育是校園行為文化的直接實踐
禮儀教育是校園行為文化的直接實踐。行為文化是校園的“活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折射。學校行為文化主要包括師生的日常言行、教學日常行為和課外文化體育科技活動。如師生的服飾、師生間的問候語、升旗慶典等儀式……都展現(xiàn)著校園文化,展現(xiàn)著師生的精神風貌。長期堅持用禮儀的文明標準來訓練師生的行為,那么師生的言行舉止、衣著打扮、風度氣質、情緒神態(tài),都會傳達著學校的文明修養(yǎng)。
綜上所述,蘊含政治、道德、社會等文化意義的禮儀,既是個人的思想道德和社交能力的體現(xiàn),也是社會的精神風貌和文明程度的反映。將禮儀教育滲透到校園的觀念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的建設中,對學生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質、社交能力、心理健康都有著直接又深遠的影響作用。各級學校都應充分發(fā)揮禮儀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直接推動作用,用禮儀教育的效果來展現(xiàn)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張艷清.儒家禮樂文化及其育人功能[J].理論學刊,2013(10).
[2]陳水利.以傳統(tǒng)禮文化滋養(yǎng)心靈之根:“禮文化教育”探索[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