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的教育思想強調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發(fā)展的人,教師應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從而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理論。本文探討了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的課堂教學組織模式,即在認可每位學生個體認知方式和認知能力差異客觀存在的基礎上,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策略,使之建構起與自己能力相應的新的英語認知結構,得到全新的情感體驗,達到個體知識與能力雙贏的目標,最終縮小差異,優(yōu)化整個班級,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在農村初中英語中運用分層次教學法能更好地體現(xiàn)這一教學理念。
關鍵詞:分層次 個體差異 農村初中英語
一、農村中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分析
農村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新課程的起點相對偏高,再加上語境、條件、基礎和興趣等諸多方面的原因,給農村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上帶來了很大困難;部分學生學習英語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初中英語比較難,較難接受。在學習中遇到很多困難,于是對英語失去了興趣和好奇心,喪失了學好英語的信心。我們學校里有不少的同學對英語的學習完全失去了信心,為此,我們對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了研究,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兩個值得注意的問題:獨立思考能力較差,知識遺忘率很高。另外,大部分學生都渴望課堂內同學間的交流與合作。因此,更新英語教學觀念、完善英語教學方法,讓所有學生都能學好英語,就顯得更加迫切。那么,如何在教學中發(fā)揮教材特點,適應學生的差異,使教法改革與教材改革完美統(tǒng)一呢?我認為現(xiàn)代教學最能體現(xiàn)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理念的就是分層次教學,即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分層,并為其設置好可以在層次上進行流動的階梯的這樣一種分層教學法。
二、英語分層次教學的意義
每個學生的天賦、品格、智能和體能等情況都不盡相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極其發(fā)展的多元化等因素決定了學生發(fā)展目標的多元化。所以,教法應圍繞“因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冒出來,使多數邁大步,叫后進生不落伍,達到班級整體優(yōu)化”來開展教與學的活動。
分層次教學促進了不同學生的發(fā)展,在形式上調動了全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效果上能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能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使他們主動學習。分層次教學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增強了競爭性,淡化了形式,注重了實際,具有培優(yōu)補差生的作用。如何在農村初中實施分層次英語教學呢?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嘗試:
(1)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首先對學生進行分層。分層次教學與分重點班和普通班教學不同,它是班級學生不變的前提下,根據學生的學習動機、興趣、習慣、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學習成績等方面的情況將學生劃分為三個層次。A層為優(yōu)等生,學生基本功扎實,學習能力強,接受能力強,對英語有十分濃厚的興趣,考試成績優(yōu)秀。B層為中等生,在英語學習上有一定的進取心,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和發(fā)展?jié)撃?,但接受能力稍差,基礎不扎實,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給以一定督促和輔導。C層次學生學習不自覺,基礎差,思維反映慢,在學習上有障礙,考試成績差。然后把學生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分成若干小組,并設A層次的學生為每組帶頭人。但是這樣的層次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發(fā)展情況隨時調整,這樣分層設組能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內在潛力,引發(fā)學生的動機,學生的英語水平很快會得到提高。
(2)在英語教學目標上進行分層。教學目標是關鍵,為了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特點,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他們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A層次學生在全部掌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我還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都得到較大提高。B層次學生重點以掌握教材內容為主,在考試中能準確解答問題,且讓學生在聽、說、讀、寫等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C層次學生以掌握基礎知識為主,培養(yǎng)學習興趣,提高學習信心,激發(fā)其潛能。對于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不同的單元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對于A層的優(yōu)生每節(jié)課要求熟練地理解和掌握所有的所學內容,能綜合運用新舊知識,靈活地進行會話、解決一些較難的問題。對B層學生,要求識記常用單詞和習慣用語,掌握基本語法,初步運用所學知識閱讀相應程度的閱讀材料,能熟練進行日常會話。而C層的學生,只要求他們識記最常用的單詞和習慣用語,對課文的理解只要求了解其大意。能聽懂和進行最常見的日常會話。這樣避免了許多負面影響,更好地保護了A、B、C三個層次學生的自尊心,從而調動了所有學生的學習英語積極性。
(3)對待英語課堂教學內容,也進行分層。根據備課要求,授課著眼于B層中等學生,實施中速推進,課堂輔導兼顧A、C優(yōu)差兩頭。英語課堂進行分層次教學,以中等學生為教學重點,帶動差生,提高優(yōu)生。成功地完成教學任務,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在教學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是不斷建構認知結構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照顧到不同層次的學生接受能力。教材呈現(xiàn)要分布進行,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循序漸進,逐步提高。②在教學中設置階梯,分層提問。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有計劃的把學生思維一步一步引向深入,由低到高不斷發(fā)展。在提問時分三個層次:記憶級、理解級、應用級。提問時注意必要的鋪墊,形成階梯,以有利于不同層次學生對問題的回答。通過這些與教材內容、學生層次相配套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既有可學性,又有驅動性,從而促進每個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③在作業(yè)布置上進行分層,做作業(yè)可以使所學的內容得以鞏固。學習英語單靠課堂教師講解和一些操練,不通過獨立做作業(yè),學生是難以獲得牢固的知識和熟練的技能、技巧。為了促進每一位學生的提高與發(fā)展,鞏固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教師還要給學生布置一些適合各層次學生的不同練習題。因此我在設計練習或布置作業(yè)時遵循了“兩部三層”的原則?!皟刹俊笔侵妇毩暬蜃鳂I(yè)分為必做和選做題;“三層”是我在處理練習時所采用的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知識的直接運用和基礎練習,是全體學生的必做題;第二層次為簡單綜合題,以B層學生能達到的水平為限;第三層次為綜合或創(chuàng)新性問題。第二、三層次的題目為選做題,這樣可使A層學生有練習的機會,B、C兩層學生有充分發(fā)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因而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分層次教學實施之后,我感到效果較好,分層次教學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能做到自主學習。在初中英語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安排不同的練習,確定不同的教學重點,激發(fā)各個層次學生的求知欲,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通過教學實踐證明,分層次教學法重視了學生個體健康和諧的發(fā)展,最大限度激發(fā)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意識。幫助厭學者消除了自卑感,縮小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差距,大面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分層次教學法有利于農村初中英語教學。
參考資料:
1、羅文軍 《英語分層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實施》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3、 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