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課堂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具體說,它是指教學過程中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xiàn)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如今,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探究性學習作為中學綜合活動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高中必修課程之一;它以創(chuàng)造性為主要特征,滿足社會和學生發(fā)展的需求。研究顯示,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和個性,有助于學生自主地學習與探究,同時還有助于學生獲得知識,形成積極和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法,消除被動學習的習慣,從而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的。但長期以來接受式學習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導致學生缺乏應有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要改變這一現(xiàn)象,最根本的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队⒄Z課程標準》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參與,獨立思考和與他人合作。學習方式的轉變同樣也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探究性學習需要教師改變教學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向學生提供用不同方式獲取知識的機會,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實踐能力。要達到這個目標,教師應當轉變角色,充當促進者、組織者和監(jiān)控者。要實現(xiàn)這個結果,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必經過程,在教學中,將學生從只是單純從書本學習知識的傳統(tǒng)改變?yōu)橹鲃犹骄坎⒔鉀Q實際問題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來了解知識的形成和發(fā)展過程,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使探究式課堂 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一、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傳統(tǒng)教學一直都重視詞匯的數量、語法的掌握和句型的結構,往往忽視語言慣有的特點,這些都是傳統(tǒng)教學的主要內容.這樣的教育理念和行為,無疑只注重感知與記憶,嚴重忽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這樣的現(xiàn)狀也使學生在使用靈活的新教材時,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不適應。除了課程內容太過死板,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處于主體地位,教學以教師的活動為中心,而這樣就導致英語課堂氣氛過于嚴肅。在這種氣氛下學習,學生只能無奈地接受老師教的新語法,不會注重更多語言思考意境的體會,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的培養(yǎng)自然更無從談起。同時,在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中,學生人數眾多,在班級授課這樣的組織形式中開展英語教學,雖然花費較少的時間,傳授較大容量的知識,但其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也是其顯而易見的缺陷。
二、英語探究式課堂教學特點
探究式課堂教學是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必經過程,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實現(xiàn)了幾個改變:一是學生變以往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討知識的獲得和應用,二是傳統(tǒng)的知識注入變?yōu)闇贤ǖ姆绞?,三是過去學生的單向吸收知識轉變?yōu)閹熒喾浇涣鳌?/p>
探究性英語教學注重互動,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探究性英語教學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自身的主體意識,并在這樣的指導下,調動了學生學習能動性。如今,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學生最終都要走向社會,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是培養(yǎng)人才的一個先決條件。如何體現(xiàn)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且明白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才能獲得知識、獲取真理是在英語教學中需要思考的一個大問題。而探究教學的出現(xiàn),正好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精神,通過切實激活英語課堂的教學,“以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得以實踐,學生自我學習以及自我思考的能力自然也會得到培養(yǎng),促進了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養(yǎng)成和鞏固。
英語探究性教學注重學生的經驗、知識的積累。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都在積極探討、解決問題,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體驗到學習不是一個強化儲存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不去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可以利用他們原來已有的知識去解決新遇到的問題,并獲取新知識。探究式教學是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習方式。
三、探究性英語教學的具體應用實踐
英語北師大版教材每一課都有小組活動,如學生之間對話、調查報告、小組討論等。教師如果充分利用這些活動,就能發(fā)現(xiàn)這些活動是非常好的培養(yǎng)學生探究能力的一種方式。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生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搞探究,實事求是地評價所獲得的結論,尊重他人想法和成果,養(yǎng)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通過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學生可深入了解科學對于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注人類與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不斷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四、英語探究式教學的措施要求
第一,在選擇合作探究的內容時,要慎重、恰當。一是要符合大多數學生現(xiàn)階段的認知發(fā)展水平,二是容易操作,三是要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四是能夠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五是要具有趣味性,六是能夠串聯(lián)全部教學內容。第二,注重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英語是一門對很多學生來說非??菰锏恼Z言。學生愿意學,才會去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牢牢記住。有鑒于此,教師要寓教于樂,要采用靈活有趣的教學方式,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汲取。比如,可以根據本節(jié)知識提出幾個相關問題,并鼓勵學生思考,自主探究,然后以問題的形式引起學生的興趣。這樣,從課堂之初就營造出來了一個活躍的學習氛圍。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就會對知識產生興趣,就能對知識主動探究,并在探究中快樂學習,真正體會英語學習的樂趣。第三,要假設情境,合理想象。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教師可對問題作出假設,引導學生對問題的答案大膽地提出設想,估計假設的可能性。想象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能提高自主探究性.當學生腦海中出現(xiàn)猜測性答案時,教師要營造一個探究性學習氛圍,鼓勵并引導他們的思維進入興奮點,創(chuàng)造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的心理條件。
英語分組探究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學生個性發(fā)展能力的重要舉措。經過實踐,這種教學模式也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在今后的應用中,教育工作者應該勇于實踐,敢于摸索,避免誤區(qū),以讓其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