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xiàn)代文化星空群星璀璨,一大批大師級的人物,使得中國現(xiàn)代文化在世界文化的長河中占有了重要的地位:魯迅、胡適、郭沫若、茅盾、巴金、沈從文、冰心、錢鐘書、老舍、梁漱溟、陶行知……探究大師的成長經(jīng)歷,我們會發(fā)現(xiàn):大師們無一例外具有濃厚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了良好的讀書習慣,他們無一例外在少年兒童時期就開始有滋有味地閱讀,打下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小學階段打下了怎樣的閱讀功底,讀了一些什么樣的書,形成怎樣的閱讀習慣,對孩子的成長特別重要。
一、真抓實干——注重實效
現(xiàn)在的社會,孩子們所能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實在是太多了,如何讓閱讀對孩子有著強大的吸引力呢?智慧引導,智慧閱讀,才能讓孩子真正喜歡上閱讀。
(1)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要想同學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需家長的努力和配合。家里要有適合孩子看的書,濃濃的書香氣息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給孩子設立一個單獨的閱讀空間,家里要有張專門屬于孩子的書桌,有一個專門的書柜,書柜里還要有孩子喜歡的書籍。要把書籍放在孩子隨手能拿到的地方,床頭有書,可以隨意翻看幾頁再睡覺;餐桌上有書,可以再等吃飯前打開書本讀上幾段。讓孩子靜下心來閱讀,是保證孩子閱讀效果的有效措施。
(2)利用閑散時間?,F(xiàn)在取消了早自修,而學生到校較早,離上課還有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可以組織同學進行閱讀。另外早上到校后的時間、午飯后的時間還有課間、午休等,雖然時間較為零碎.但若是能好好利用,也能收到良好的閱讀效果。老師跟班教學可以進行隨機指導,因為時間有限,可以分化各塊閱讀內(nèi)容,不必要求孩子讀整篇的文章,比如可讓孩子讀讀自己認為好的詞語、句子或段落。這樣分散閱讀,任務相對輕松,心情也就自然舒暢了,孩子閱讀的興趣會更濃厚。長此以往,孩子肯定會有不小的收獲。
(3)交流閱讀收獲。孩子在閱讀這些作品的過程中,會情不自禁地感受到情節(jié)中人物的喜怒哀樂,或?qū)腥宋锏谋瘧K遭遇深表同情,或者因為書中獨到精辟的見解深受啟發(fā),或者對書中的表述持有異議,這些豐富多樣的情感體驗一定會讓孩子有充分的交流話題。不同的思維角度、生活經(jīng)歷等因素決定了學生對同一作品的認識和觀點會有所不同,每個學生的認識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鼓勵孩子進行相互交流,也可以和老師交換意見,和家長探討不同的理解。
二、精挑細選——講求品質(zhì)
走進書店,琳瑯滿目的書籍總會讓你看花眼,家長不知道哪些書籍適合孩子閱讀。鑒于學生、家長挑選書籍比較盲目,老師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學習興趣、年齡特點、知識水平等特點為孩子挑選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
(1)精選閱讀書籍。教師要幫助學生精心選擇,確保學生所讀內(nèi)容健康,形式多樣,難易適度。選擇讀物的標準:思想內(nèi)容好,語言文字好,適合小學生獨立閱讀,學了有用。針對家長和孩子購書的盲目,我整理了一份閱讀書目(分選讀和必讀),向孩子們推薦各個年段必須要讀的課外書,打印后發(fā)給孩子,由家長帶著孩子到書店選購。挑選閱讀書籍時一定要注重語言與精神的典范性,保證語言文字的純正根基。囫圇吞棗、不加挑選地閱讀則會浪費孩子寶貴的童年。挑選書籍要有梯度,考慮到孩子的實際閱讀水平。
(2)優(yōu)化閱讀方法。在我們的周圍,廣播、電視、書籍、報刊、電腦等已走進千家萬戶;這些信息源上承載者巨大的信息量,它們或是紛繁精彩,或是簡約干脆,字里行間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家中不可能準備各種各樣的書,老是重復著看缺少趣味,與同學交換著看,聚少為多,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我們班就實行了 “書籍漂流”制度,可以向班級書柜借書回家看,并登記,這樣一本好書可以“漂流”到每個孩子的手上。
(3)拓寬閱讀渠道。傳統(tǒng)的讀書都是單一進行的,相互之間缺乏交流。我們可以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的不同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比如可開展同伴閱讀、小組閱讀等多種方式。如果孩子的閱讀僅停留在課本上的幾十篇課文,將會導致孩子的閱讀視野狹窄,從而漸漸地失去了閱讀的熱情。在這一個廣闊的天地里,教師應是領學生進門,積極引導學生走出校門和家門,抓住每周的雙休日和每年的節(jié)假日,參觀旅游,去閱讀大自然、大社會這一部“無字書”,去領略萬事萬物之理。然后放手讓他們擇趣而讀,使課外和校外閱讀成為學生課外生活的快樂選擇。
三、廣而告之——擴大影響
作為教師,可以通過家訪、家長會、電話交流中與家長溝通,讓家長懂得閱讀的過程就是與最杰出的人物、最高尚的靈魂對話的過程,從而使家長們慢慢轉(zhuǎn)變觀念,和學校一起形成教育合力,讓孩子們生活在具有書香味的家庭里。
(1)做好溝通使者。許多家長重視對孩子的教育,認為孩子只要學習成績好就行了,不了解閱讀,不知道閱讀對孩子的意義。我們每個成人都有過童年,但是長大以后就忘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變得不了解兒童了。讓家長、孩子都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作為老師的我們,做好溝通就非常重要了。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就有責任及時幫助家長了解每個學習階段對閱讀的要求以及孩子的閱讀情況,轉(zhuǎn)變家長“唯分數(shù)論英雄”的狹隘觀念,讓家長重視孩子的閱讀,舍得在閱讀上為孩子投資,鼓勵孩子多多閱讀。
(2)利用有效資源?,F(xiàn)在的學生家長很多都是80后,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很強,手機短信、QQ群、微信、微博等他們都能輕而易舉地玩轉(zhuǎn)。有了這些現(xiàn)代技術的跟進,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更緊密了。教師還可以通過家長會或短信等形式向家長通報班級整體閱讀情況,平時邀請家長到學校面對面地個別交談,詳細介紹孩子的閱讀表現(xiàn),并主動征求家長的意見,共同協(xié)商幫助孩子制定閱讀計劃,督促孩子認真閱讀,提高語文素養(yǎng)。
(3)表揚不遺余力。給不同的孩子制定不同的標準,要用“有色”眼鏡來對待不同的孩子。讓每個孩子都能看到老師鼓勵的眼神,聽到老師表揚的話語,這有助于孩子營造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在全班同學面前鄭重其事地表揚孩子愛閱讀,或用校訊通或以書面形式表揚,放大閃光點,多給孩子賞識的機會,讓嘗到被表揚的甜美滋味,為孩子儲備發(fā)展和成長的正能量。
“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痹谶@一生命的黃金時段,讓我們的孩子開始沒有任何功利目的的閱讀,興致勃勃、有滋有味地閱讀,無拘無束地閱讀,就像向自己生命的銀行里存款一樣,一點—滴,逐漸潤澤孩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