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日制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統(tǒng)一體?!睌?shù)學教學既需要預設,也需要生成,預設是手段,生成是目的?!吧伞笔切抡n標倡導的一個重要教學理念。有效的生成離不開精心的設計,而精心的設計必須通過課堂的生成才能實現(xiàn)其價值。本文從珍視“意外”,會有不曾預約的精彩;善待“節(jié)外生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把握“錯誤”,促成精彩生成三個方面對動態(tài)生成進行研究。
關鍵詞:課堂教學 預設 動態(tài)生成
布盧姆曾說“人們無法預料到教學所生成的成果的全部范圍”。因此,課堂不再是教案劇的演繹舞臺,而應是使孩子們不斷變化著的學習需要?!邦A設”和“生成”是構成教學過程的兩個方面:“預設”是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生成”是課堂教學追求的結果。那么,如何把握課堂中的靈動資源,打造動態(tài)課堂呢?
一、珍視“意外”,會有不曾預約的精彩
在課堂教學前我們對教材研究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也許曾為了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否通順而冥思苦想多日;為了一個問題的提出學生能否順利回答而絞盡腦汁多時。我們往往對教學中的每個過程、每個細節(jié)都了如指掌,就無法放開自己,常常被教案這只“無形的手”所牽制。實際上隨著學生課堂主體性、自主性的增強,學生質疑、反駁、爭論的機會已大大增多。教師應該學會傾聽,并在傾聽過程中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觀點的創(chuàng)意、批評的價值。針對其中有價值的“意外”合理打亂教學節(jié)奏,演繹不曾愉悅的課堂精彩,完全可以開發(fā)有效的教學資源。
案例1:老師,“6的乘法口訣”我會背:在教學“方格有多少(6的乘法口訣)”這一課時,教師原來想遵循教學設計,先讓學生觀察插圖,由圖說出幾個6,再進一步歸納得出6的乘法口訣。可沒想到課剛開始,一個學生就站起來,說:“老師,‘6的乘法口訣’我會背?!彪S后,許多學生都附和著說自己也會,有的甚至還搖頭晃腦地背了起來。這可怎么辦?怎么辦?老師一下愣住了。但他立馬做出了一個決定,拋棄原來精心準備的教案,就從學生的這個實際情況出發(fā),重整教學流程。于是,他說:“你們真厲害,連乘法口訣都會背了,不錯,不錯。那有不會背的嗎?”果然,幾只小手怯生生地舉了起來,他抓住契機說:“還有這些小朋友不會,你們愿意幫他們嗎?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讓他們把‘6的乘法口訣’記得又快又牢呢?”這下課堂沸騰了:有的指著書上的插圖教著;有的用身邊的小棒教著;有的索性拿自己的手指比劃著;有的干脆直接背口訣來記;……我們姑且不去評價這些學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但這一轉變就使學生由“學數(shù)學”成為“教數(shù)學”,學習熱情直升極點。教師應用敏銳的眼光去捕捉學生學習過程的“意外”,給學生創(chuàng)設足夠的活動時間與思考的空間,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研究者、發(fā)現(xiàn)者、探究者。
二、善待“節(jié)外生枝”,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上,常會出現(xiàn)令人感到意外而驚喜的回答。面對教學過程中的“節(jié)外生枝”,我們不能聽之任之,放任自流,而要給予密切地關注與親切地呵護,讓“有益”的課堂生成資源開出燦爛的花朵。
案例2:老師,我沒算,是看出來的:在教學“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筆算除法”時,我給學生出了這樣一道題:“小紅和小軍兩人跳繩,小紅2分跳了194下,小軍3分跳297下,誰跳得快?”在課中,大部分學生在獨立思考后都能解答這道題,而且還出現(xiàn)了多種方法??吹酵瑢W們的思路如此多樣,我就組織大家展開交流。正當大家熱情高漲介紹各自的方法時,有一個聲音傳過來:“你們的這些方法都太繁了,你們算得累不累?”我一看,原來是班里的一個“調皮搗蛋王”,我沒好氣地說:”別人的方法都不好,你倒把你的好方法說給大家聽聽?!彼裢R粯油铝送律囝^,笑嘻嘻地站起來說:“老師,我沒算,我是看出來的。小紅是女生,小軍是男生,就感覺應該是小軍快?!痹捯魟偮?,大家都笑了起來,女生們更是在下面憤憤不平:“你們有些男生,體育還不如我們女生呢?”真是讓人又好氣又好笑,我做了一個手勢,示意他坐下?!袄蠋?,我還沒說完呢,”我面帶慍色地說?!澳阏f。”這時他收起了他的嬉皮笑臉,一本正經(jīng)地說:“我是先假設他們每分都跳100下,可小紅2分沒跳200下,還差6下,而小軍3分跳了297下,離300下只差3下,肯定是小軍跳的快。老師,這個方法對不對?”聽到這兒,我感到一陣愧疚。多么敏銳的數(shù)學直覺呀!差點兒被我埋沒了!每回想起那一幕,我不禁慶幸:如果自己當時一時武斷,漠視這“節(jié)外生枝”,就讓學生失去一次展現(xiàn)自己聰明才智的機會,這會是多么消極的影響啊!他讓我一次次地深思和反省,讓我一遍遍的審視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更讓我領悟到“節(jié)外生枝”所具有的獨特價值。
三、把握“錯誤”,促成精彩生成
課堂教學具有較強的現(xiàn)場性,學習的狀態(tài)、條件隨時會發(fā)生變化,當條件發(fā)生變化的時候,目標需要開放地納入彈性靈活的成分,接納始料未及的信息。隨著課堂的推進,預設目標會顯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學就要合理地刪補、升降預設目標,從而即時生成目標。數(shù)學教學中的“失誤”是難免的,有時還是有價值的?!板e誤”的價值不在于錯誤本身,而在于師生通過“集體思錯”獲得新的啟迪。總之,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是師生互動的建構、共同成長的過程?!皠討B(tài)生成”是其鮮明的特征,讓意外生成精彩的關鍵在于教師要有一顆寬容的心,要學會傾聽不同的聲音。教師面對這些信息,不要回避,而因巧撥妙誘,因勢利導,抓住稍縱即逝的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及時調整組織教學,讓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運行。這樣我們的學生的個性才能得到張揚,思維的活化才能得到綻放,我們凝固的課堂場景才能變成一副副鮮活的、生動的畫面,流淌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