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導語像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思維一下子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提高整個智力活動的積極性?!睂氕h(huán)節(jié)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課堂教學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注意課堂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最佳的學習與思維狀態(tài),以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導入淺談如下幾種策略。
一、問題導入法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問是點燃學生思維的火種,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動力。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愛追根溯源。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一特點,我們要善于給學生制造矛盾,出難題,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欲答而難以言表的憤悱狀態(tài),促進學生在強烈的求知欲的驅(qū)使下來主動地探索知識,使學生產(chǎn)生要通過學習來解決心中疑問的迫切意愿。如在學習《迷人的張家界》這一課時,可提出以下問題來讓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同學們你們?nèi)ミ^張家界嗎?張家界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我們來看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張家界的迷人?這樣學生在問題的刺激下積極地開展了自主學習活動,通過初讀課文,學生了解到課文是從奇山、秀水和珍稀的動植物來描寫張家界的迷人。
二、故事導入法
小學生對故事情有獨鐘,“故事是兒童的一大需要”。根據(jù)小學生愛聽故事的特點,我們可以運用故事來導入新課的學習,從而使學生在聽故事中產(chǎn)生愉悅的心理情緒,讓學生在歡快中順利進入新課的學習。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講述過年時自己是如何過的,學生積極發(fā)言,提出都是與家人一起歡快地度過大年夜的。然后我給學生講述了這樣的故事:在安徒生的筆下有這樣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她有著金黃的頭發(fā)、大大的眼睛,她有著一顆善良的心,但是她又很不幸,靠賣火柴維持生活,在富人合家歡樂、舉杯共慶的大年夜凍死在街頭……通過講述簡短的故事自然會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學生對課文學習產(chǎn)生高度的關注,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急不可待地要閱讀課文、學習閱讀的意愿。在優(yōu)美動聽的故事的吸引下,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三、音樂導入法
音樂是靈動的藝術,能給人以心靈的啟迪與情操的陶冶,可以有效緩解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產(chǎn)生愉悅的心情與積極的情感體驗,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選取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音樂與歌曲來導入,讓學生在享受音樂美中進入新課的學習。這樣更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情緒,消除緊張與消極心理,以此來營造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時,我先讓學生欣賞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讓學生為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所吸引,此時教師因勢導入: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課文也是《讓我們蕩起雙槳》,板書課題《讓我們蕩起雙槳》,這樣學生自然心中會產(chǎn)生疑問:這篇課文與這首歌有什么聯(lián)系?此時教師再趁機導入:《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動聽的曲子究竟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來的呢?這就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的導入輕松愉快,學生對之表現(xiàn)了極大的學習熱情。
四、多媒體導入法
多媒體圖文并茂、聲像俱全,具有較強的交互性與可視性,以圖像、動畫、聲音、文字、視頻等綜合手段傳遞信息,可以同時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參與教學。這與傳統(tǒng)教學中的單獨以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方法相比具有巨大的優(yōu)勢性。多媒體教學可以化抽象為形象,化枯燥為生動,化無形為有形,將平面的文字立體化,使靜止的畫面動態(tài)化,這樣的教學方式更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特點,為學生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教學氛圍,更易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與濃厚的學習興趣,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由“要我學”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W”的改變。如《桂林山水》是一篇優(yōu)美寫景文,但由于離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較遠,學生對此景較為陌生,單憑靜態(tài)的文本學生很難看到桂林山水之美。我運用多媒體在課前制作精美的多媒體課件,課上向?qū)W生播放,學生在優(yōu)美的畫面中欣賞到了桂林的山之奇、險、秀,水之清、綠、靜,學生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的美景中,為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對桂林山水的特點有了初步的了解,這樣學生就會對文中所描繪的境界有更深的見解。
五、名言引入法
名言警句是思想與藝術的結晶,每一個名言警句都有一段故事,而且這些名言警句也為學生所熟悉。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收集與教學內(nèi)容有關的名言警句,以此來導入新課的學習。這樣更利于深化文章的主題,渲染氣氛,使學生從中悟到人生的真諦,使學生得到情感的陶冶。如在學習《晨讀》這一課時,先在黑板上板書名言:“為中華人民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并為學生講述這段歷史,由此導入:你們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現(xiàn)在就要珍惜這大好的時光好好學習,為祖國之繁榮而努力學習?,F(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晨讀》。這樣的導入一方面使學生對本課有了更為詳細的了解,另一方面使學生樹立了努力讀書、報效祖國的信念。 六、直接導入法 直接導入也就是開門見山,直接進行新課的學習。此導入法的優(yōu)勢在于開宗明義,直接點明重難點,避免了其他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干擾,其劣勢在于過于簡單,顯得枯燥無味,有時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運用時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慎重選擇。當然,課堂導入的方法不止以上幾種,只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是好的導入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不同科學選擇,在進行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時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趣味性,學生有興趣,才能自覺參與教學,學得輕松,學得愉悅,學有興致,學有效率。二是啟發(fā)性,能夠在關鍵時、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為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三是藝術性,不管哪種導入都需要教師的講解,因此講究語言藝術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這樣才能使導入環(huán)節(jié)緊扣學生心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采用何種導入法,最終的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要調(diào)動學生主動求知的積極性,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高與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在深入鉆研教材的基礎上,以小學生的特點與教學內(nèi)容為中心,設計巧妙而新穎的課堂導入,為整個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