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扶貧工作一直是黨和國家亟待解決的工作,精準扶貧是我們最終要達到的扶貧效果,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又是新形勢下推進精準扶貧的重要方法和舉措,因此兩者之間的深度融合將更有利于扶貧工作的進行。在地方扶貧實踐中,發(fā)現兩者之間在融合時出現諸多問題,通過分析當前駐村幫扶與精準扶貧間存在的問題,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提出相關完善意見,從而保障精準扶貧制度的有效落實。
【關鍵詞】:駐村幫扶;精準扶貧;精準識別;退出機制
一、精準扶貧與駐村幫扶
2013年底,由中辦和國辦聯合印發(fā)的《關于創(chuàng)新機制扎實推進農村扶貧開發(fā)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建立精準扶貧的工作機制。精準扶貧是相對于之前的粗放式扶貧提出的,試圖改變以往“漫灌扶貧”的方式,采用更為精細化的方式“對癥下藥”,從而達到扶貧效果的一種政策。駐村幫扶,簡單講就是將外部的優(yōu)勢資源引進農村,促進貧困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幫扶方式,一般是由上級部門或者能力突出的知識分子組成駐村工作隊(小組),通過駐扎農村等方式,深入探究實際貧困原因,進而采取相應措施的一種扶貧方法。
從駐村幫扶的手段以及精準扶貧機制的目標可以看出,駐村幫扶機制的啟動和實施是為了更好地推進精準扶貧機制的落實??梢哉f,完善駐村幫扶機制就是間接地完善和推進精準扶貧機制。雖然在一些特定的角度上,兩者之間存在諸多的差別,但是在最終所要達到的效果層面來看,兩者之間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二、駐村幫扶與精準扶貧機制融合之間的問題
1.精準扶貧機制中精準識別機制不完善
精準扶貧的目的在于“扶真貧”,實現路徑在于“精準”二字,但是從目前河北省扶貧狀況來看,尚存在一定的識別偏差現象。有學者調查發(fā)現,部分地方存在“精英俘獲”現象,嚴重影響了扶貧效果;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精準識別中的規(guī)模、區(qū)域和惡意排斥現象。不精準識別的發(fā)生歸根結底是政策執(zhí)行的偏差。調查發(fā)現,在精準扶貧建檔立卡過程中,面對貧困程度基本相同的人家,在確定幫扶對象的時候一旦摻雜人為控制的因素,必然會大大降低貧困人口識別的精準度。
2.精準扶貧中幫扶程序公開機制不規(guī)范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這句話極言公開、透明的權力運行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在幫扶機制實施過程中公開機制和程序尚不規(guī)范,歸根結底是因為我們的精準扶貧標準及程序不統一。因為幫扶對象要精確瞄準到貧困人口,所實施的幫扶措施需要因人口的貧困情況而不同,因此扶貧標準也很難整齊劃一。此外,部分貧困地區(qū)本身缺乏相關的公開機制,一些事務在不知不覺和不透明中完成。長此以往,這種方式下產生的結果將無法使人信服。
3.駐村干部的思想及工作問題
首先,有的駐村干部沒有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認為駐村僅僅是形式任務,走過場而已,沒有對當地村民進行深入的了解,從而導致精準扶貧只停留在表面,不會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其次是駐村干部的考核問題。每個干部的政績和品德固然重要,但是在駐村幫扶這一問題上忽略了駐村干部對村民群眾的思想教育以及村民對駐村干部的評價等問題,從而導致對駐村干部的考核不全面且不具有針對性。最后是駐村干部與村干部的職權存在沖突與矛盾。由于駐村幫扶的工作范圍以及具體措施難以做出準確的規(guī)定,因此在一些地方權責問題上出現了諸多矛盾,更有少數村干部表面服從安排,實際上并不貫徹執(zhí)行,從而影響駐村幫扶機制的最終效果。
4.駐村幫扶的退出機制存在缺陷
所謂駐村幫扶的退出機制,就是對于駐村干部扶貧成效的認定過程。這一機制目前尚不成熟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的缺陷。首先,是貧困群眾擁護駐村幫扶政策,想通過此政策改變現狀,因此在退出機制的時候,群眾不愿意退出這樣的行列,放棄這樣的政策。其次,是駐村幫扶的退出程序缺乏明確的規(guī)定,無論是貧困村的退出,還是駐村干部的退出都沒有嚴格的程序要求。此外,就是一些扶貧地區(qū)往往會忽略掉貧困戶脫貧又返貧的問題,所以便會涉及到駐村幫扶的退出問題。
三、完善駐村幫扶和精準扶貧機制融合的方法
1.充分發(fā)揮駐村幫扶機制的優(yōu)勢
首先,充分發(fā)揮駐村幫扶的“政策”優(yōu)勢。駐村幫扶是我們黨和國家大力支持的工作,具有極大的政策優(yōu)勢,不僅駐村干部可以利用這一優(yōu)勢進行招商引資、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貧困群眾也可以利用這一政策使自己富裕起來。同時還可以利用政策之便,充分調動各個方面的資源來支持駐村工作的展開,從而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的落實。其次,充分發(fā)揮駐村幫扶的“精準”優(yōu)勢。無論是脫貧計劃、“瞄準”貧困戶、具體的幫扶措施還是駐村干部的退出機制都要把“精準”置于首位。這就要求駐村干部通過大量的走訪和深入調查,準確識別貧困戶,對于建檔立卡的相關內容更要做到精確,同時在扶貧資金的運用方面,要做到對每筆資金的使用進行登記,使每筆資金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其功效,從而讓百姓真正在“精準”中受益。最后,還要充分發(fā)揮駐村干部的“智力”優(yōu)勢,制定符合本地區(qū)脫貧的規(guī)劃和具體措施。
2.完善駐村干部的思想及工作機制
駐村幫扶機制是精準扶貧的重要推動力,駐村干部的具體工作也就成為了駐村幫扶制度得以落實和開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保證所選拔出來的駐村干部不僅要有豐富的經驗和出色的能力,還要有極高的思想覺悟,心系百姓,切實帶領百姓脫貧致富。其次明確駐村干部的工作期限,這樣不僅可以激勵駐村干部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還可以提高駐村干部完成扶貧工作的效率,從而保障精準扶貧工作的圓滿完成。此外,為了避免駐村干部與村干部的職權沖突、明確駐村干部自身的管理權、防止其他干部的干預,確定駐村干部的職權范圍顯得尤為重要。最后,還應建立全面具體的駐村幫扶考核機制,不僅涉及到其帶領地區(qū)脫貧情況的結果,還要涉及群眾和第三方對駐村干部的評價,筆者認為還可以明確相關的懲罰機制,從而保障駐村幫扶工作的順利進行。
3.完善駐村幫扶退出機制
在保定市不同的貧困村莊,具體的退出機制也會有諸多的不同,但是都必須建立最基本的、科學的退出標準。其次,每個貧困村的退出都應該經過第三方考核、村民投票同意以及鄉(xiāng)鎮(zhèn)政府、縣政府的審核和公示等程序。每一個程序的通過都是對駐村幫扶成效的認可,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上的細致工作都有利于進一步地完成精準扶貧的任務。
參考文獻:
[1]莫光輝.精準扶貧:貧困治理的價值之維與實踐突破——精準扶貧績效提升機制系列研究之五[J].改革與戰(zhàn)略,2017(2).
[2]周紅民.試論我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的構建[J].新西部(理論版),2016(11).
[3]王雨磊.精準扶貧何以“瞄不準”?——扶貧政策落地的三重對焦[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1).
[4]劉升.精英俘獲與扶貧資源資本化研究——基于河北南村的個案研究[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5).
[5]韓逍瑤,吳沖沖等.河北省保定市精準扶貧中問題及路徑選擇——基于“供給側改革”視角[J].河北企業(yè),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