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縱觀歷史,無論是歷史人物還是歷史事跡無不是通過歷史故事傳承下來,從我們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與人類社會的演變來看,歷史故事是傳承我們整個文明的載體,也是將優(yōu)秀的歷史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以歷史故事作為課上的教育載體一直都是學校教育的方式方法。首先,歷史故事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的去探索歷史的奧秘;其次,能夠將書本上講到的歷史資料緊密的結合在一起,雖然歷史故事的教學方式在教育改革的情況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質疑,但是質疑的同時也展現(xiàn)了它的魅力。
【關鍵詞】:歷史故事;高中歷史;應用策略;作用探究
一、設置懸疑,引人入勝
對于寫作的人來說的話,一個良好的開頭能更加吸引讀者;對一場電影來說,一個比較有懸疑的序幕,肯定回事觀眾目不轉睛;一個好的演講者,沒有什么比來一場慷慨激昂的開場白更加能使人激動人心的了;對于一個歷史教育工作者有一個吸引人的歷史故事就能夠使學生們上課前將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課前先設置懸念,引人入勝。教師可以再教授課文之前,先講述一個歷史故事,通過歷史故事吸引學生注意力,是學生從課間休息當中脫離出來,專心聽講,歷史故事懸念構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人物命運以及、扣人心弦的故事以及時間的起因,例如明治維新與戊戌變法對當時的日本與清政府有什么影響,就可以在學生們打開課本之前聽日本的明治維新與當時清政府的戊戌變法,學生這個時候就會思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是由當時什么情況背景導致的?為什么當時明治維新能成功而戊戌變法失敗,教師可以順著提出日本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之后對當時有什么樣的社會影響?這些問題可以緊緊地拉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后來的課上學習當中探求答案,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合理設置故事情節(jié),穿插歷史故事
在教師的教育活動中,要想以歷史故事的方法引入上課內容,就要合理的設置情節(jié),歷史故事一定要和上課內容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能夠維持學生的有意注意,是學生集中注意力聽課,減少走神的情況。當前我國高中生一節(jié)課的時間基本上是40~45分鐘,對于高中生來說,上課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就是25分鐘左右,所以,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中,適當加入歷史故事,不僅能夠活躍課堂上的氣氛,還能是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得到提高,集中注意力,例如在清政府統(tǒng)治時期下的中國可以穿插李鴻章的經(jīng)歷:他是一個有最顯眼的是胡須,遮住了嘴。眼神不算犀利,但還有神。顴骨較高,額頭寬闊,鼻子很挺,耳朵較大。從身材上說,相對偏胖。,他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稗斯麥、格蘭特并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教師在講解李鴻章的時候就可以不斷的像學生提出疑問,例如李鴻章的北洋艦隊如果打敗日本艦隊有什么意義等等這樣就可使學生們進行獨立思考,教師順帶引導學生探索答案。
三、深入淺出,巧妙的講解重點知識
高中生的思維上面已經(jīng)發(fā)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但是對于高中教師來說,有的并不能夠完全理解課上的知識,所以教師們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深入淺出通過歷史故事來巧妙的講解問題,例如:在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的時候,如果只采用傳統(tǒng)的講解,僅僅指出封建制度嫁接西方先進技術,有的學生可能比較難以理解,或許生生聽過講之后就會容易忘記,也沒有去仔細理解破產(chǎn)的根本原因,所以說,我們可以“借洋剿匪”的事件讓學生們去理解。1853年,咸豐、向榮、蘇撫、楊文定、陸健瀛等向洋人“雇備洋船”“合力剿賊”。其次,城里面的富戶不斷請傳教士派法國軍艦來上海,幫助鎮(zhèn)壓人民革命,所以,通過故事來講述,可以使學生輕輕松松的理解那段歷史,知道洋務運動為何失敗,清政府采用資本主義生產(chǎn)技術,那不是富國強民,更有說服力,是學生輕松掌握。
四、下課做好故事拓展,留下思考空間
一節(jié)好的歷史課不光是課上有意思的開頭和豐富的過程外,更應該有一個完美的結尾,結尾對課堂當中的總體能夠起到補充的作用,更能使學生鞏固知識增強理解,所以,在課上結束時要再次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講到漢朝的發(fā)展經(jīng)濟時,可以敘述我國抗日戰(zhàn)爭時期為什么能夠取得如此重大的勝利,為什么抗日戰(zhàn)爭之前對帝國主義的戰(zhàn)爭均已失敗結束?設置懸念,留作學生下課思考。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歷史故事帶入到高中歷史的教學當中有可實施性和操作性,對高中歷史的現(xiàn)狀具有一定的完善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歷史故事一定要簡短明了不要過多的耽誤課上的時間,各位教師也應該提高掌控課堂的能力,避免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應不停探索。
參考文獻:
[1]黃龍海.如何培養(yǎng)高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3(30)
[2]鄭浩.“故事敘述”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4
[3]王粉玲.關于高中歷史教學中引導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6(24)
[4]吉繼祿.高中歷史教學中文字史料的應用與解讀[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