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任務型教學法已經(jīng)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中得到普遍的應用。本文基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主要分析了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實施路徑。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任務型教學;教學方法
1.引言
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以學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設定各級目標要求,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師應該避免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真實的、活動量大的“任務型”教學途徑,所以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學生主動參與、親自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讓學生形成獲得新知識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有所突破,本人依據(jù)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結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貼近了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參與。學生通過思考調(diào)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本人進行了英語課堂教學的探討,嘗試以完成既定任務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并收到了較好效果。
2.任務教學法來源及其意義
任務教學法(task-based approach)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是指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的交際需要確定語言學習任務,由學生圍繞這一任務制訂計劃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xiàn)計劃、完成任務。任務型教學把語言教學真實化和課堂社會化,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不僅在運用中學,而且為了運用而學,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的能力。
3.任務型教學的基本原則
任務型教學注重真實場景下的、以明確目標為導向的語言交際活動;它要求學生通過完成任務的學習活動來掌握真實、實用和有意義的語言。
任務型教學提倡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它倡導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和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參與教師精心設計的任務型學習活動中認識語言、運用語言、發(fā)現(xiàn)問題、找出規(guī)律、歸納知識和感受成功。
任務型教學將英語教學中常用的呈現(xiàn)—練習—運用(Presentation,Practice, Production)模式(簡稱“3P”教學模式)顛倒過來了。在常規(guī)的“3P”教學模式中,任務通常體現(xiàn)為Production中的綜合運用式練習,用來鞏固所學的語法結構、語言功能或詞匯。而在任務型教學的模式中,學生通常以完成任務的活動開始學習,待任務完成后,教師再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動中使用的語言上,并對學生使用的語言進行糾正和調(diào)整。
4.任務教學法的實施分析
4.1設置科學英語學習任務,促進任務型教學法實施
講究英語學習任務的科學性,要求教師有選擇、有目的地設計英語學習任務。雖然任務型教學法是全新的教學方法,但并不意味著所有的英語學習內(nèi)容都適合任務型教學法。在課前準備過程中,教師要全面分析英語教學內(nèi)容,并考慮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及學習實際需求,做出正確的教學選擇,安排最合理的英語學習任務。比如在講解《How much are these socks?》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課本內(nèi)容涉及到的語言點為學生設計學習任務。如果學習任務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詞匯能力,教師可以設計“利用思維導圖收集與展示與購物相關的詞匯”這樣的任務,促進學生學習“yuan, dollar, pound, buy, money”等詞匯。如果學習任務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設計“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How much is the T-shirt?”的問題,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閱讀任務,找到答案。如果學習任務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教師可以設計“role play”的任務,讓學生與自己的學習伙伴一起交流,練習口語。除了考慮任務學習的目標,教師還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像游戲、扮演活動等形式,更加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于課前設計好學習任務,才能讓課堂教學活動更高效。
4.2關注英語學習任務完成過程,促進任務型教學法實施
學生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過程,是初中英語課堂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法的主體部分。關注學生在任務型學習活動中的參與表現(xiàn)與參與態(tài)度,發(fā)揮教師引導作用給予必要的指導,能夠促進學生在任務型學習活動中快樂成長起來。比如在學習《How was your school trip?》這一課時,教師設計了“設計一段有關于周末活動或者旅行活動的對話”的任務。這一任務有助于學生詞匯學習能力、語法理解能力以及表達能力的提高。教師鼓勵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有的學生靜下心來,思考本節(jié)課學習的“What do you often do? Where did you go last summer?”等句式,并根據(jù)自己的個人經(jīng)歷做出回答。有的學生則選擇與自己的同桌討論,以合作的方式彌補個人英語學習的不足。在學生完成英語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表現(xiàn)。發(fā)現(xiàn)學生力不從心時,教師要通過個別指導給學生提供完成學習任務的思路。當有學生交流聲音過大時,教師要提醒學生控制自己的音量,為他人著想。關注任務完成的過程,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更能促進學生個人英語學習效率的提高。
4.3重視學習成果展示,促進任務型教學法實施
成果展示,是任務型教學法應用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很多教師認為學生只要完成了學習任務,任務學習活動就結束了。其實不然,給學生展示個人完成任務的成果,促進學生分享個人英語學習成就,有助于學生找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促進學生成為未來英語學習活動中的參與者。像在講解《Will people have robots?》時,教師讓學生在五分鐘內(nèi)總結閱讀文章中的好句子。有的學生總結了“Everyone should play a part in saving the earth.”、“people will live to 200 years old”,有的學生總結得更多,寫下了“There will be fewer people.”、“Cities will be more crowded and polluted.”的句子。在展示任務學習成果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能入手評價學生,給學生鼓勵,讓學生認可自己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付出,得到大家的贊揚。比如,如果總結句式較少的學生是學困生,教師要說“任務完成得很好,繼續(xù)發(fā)揮,課下與其他同學交流一下,獲得幾個新句子”。如果總結句式較少的是優(yōu)秀生,教師則要說“雖然總結了句子,但你的能力不限于些,下次要注意效率嘍”,給學生提醒與期待,促進學生進步。重視學習成果的展示以及成果評價,能夠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足,大步向前。
5.小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法,需要教師關注課堂教學技巧的應用,重視初中學生自身的學習感受。用英語學習任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身心地融入到英語學習活動中,促進學習成果的展示,才能讓英語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蘇前飛.任務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新實踐[J].求知導刊,2015(03)
[2]鐘玉英.初中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英語廣場,2014(03)
[3]郭慧英.初中英語教學中任務型教學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