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造型藝術是一種再現(xiàn)性空間藝術,也是一種靜態(tài)的視覺藝術,西方繪畫是造型藝術的主要門類之一,不僅歷史源遠流長,更可以說是世界繪畫藝術中最有影響的畫種。西方繪畫是一種靜態(tài)的視覺,通過對生活某種形式的再現(xiàn)傳達畫家所要表達的情感體驗,繪畫藝術都有自己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表達方式,本論文以達芬奇的壁畫作品《最后的晚餐》為研究基點,分析作品中造型性與直觀性、瞬間性與永固性、再現(xiàn)性與表現(xiàn)性等鮮明的造型藝術特征。藝術美之所以高于現(xiàn)實美,是由于通過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藝術作品中,西方繪畫藝術的審美趣味,在于追求真和美。學習和掌握造型藝術的特點和功能,并把造型藝術原理的理論知識靈活實踐于自己的油畫創(chuàng)作中,希望在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的油畫創(chuàng)作方法。
【關鍵詞】:造型藝術;表現(xiàn)性;達芬奇;油畫創(chuàng)作
一、達芬奇簡介及《最后的晚餐》作品分析
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畫壇三杰”之一,他是杰出的畫家、數(shù)學家、醫(yī)藥家、工程師。達芬奇早在童年時就表現(xiàn)出了藝術的天賦和才能。他后來到佛羅倫薩著名畫家維羅基奧工作室學畫,老師只允許他成天畫雞蛋,達芬奇經過苦訓終于悟出了繪畫的真諦,很快展露出他的藝術天賦。
《最后的晚餐》繪于1495——1497年,是達芬奇一生最重要的杰作之一,這副作品是為意大利米蘭的圣瑪利亞修道院的餐廳所作的壁畫。達芬奇的壁畫創(chuàng)作《最后的晚餐》與其他眾多的同名作品相比有很大的與眾不同。從結構上分析,這幅壁畫不是讓十三個人物圍坐在一起,而是讓他們排成一排而坐,全部面向觀眾,達芬奇還別具匠心的把耶穌安排在長排的中間,把十二個弟子分成四組左右對稱,這樣的構圖方式給觀賞者留下視覺的懸念和想象的空間;從人物上分析,達芬奇創(chuàng)作中抓住了一個即將達到頂點前的那一頃刻的瞬間,人物神態(tài)各異,形象生動傳神;從空間上分析,畫面一點透視的運用把房間的縱深感拉了出來,仿佛耶穌和門徒就在房間里就餐,成功的在二維的平面塑造了三維的空間效果。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之所以脫穎而出,聞名中外,不是偶然的,這和他獨特的藝術構思、深厚的藝術功力、精湛的藝術創(chuàng)作分不開。
二、《最后的晚餐》造型藝術特征分析
造型藝術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料、紙張、泥石、木料等,通過塑造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與表現(xiàn)藝術家思想情感的藝術。造型藝術是一種再現(xiàn)性空間藝術,也是一種靜態(tài)的視覺藝術?,F(xiàn)分析達芬奇的壁畫《最后的晚餐》所體現(xiàn)的造型性與直觀性、瞬間性與永固性、再現(xiàn)性與表現(xiàn)性的審美特征。
(一)造型性與直觀性
造型性是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塑造出欣賞者可以通過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藝術形象。達芬奇的壁畫《最后的晚餐》是用線條、色彩在二度空間里塑造形象,作品描繪了耶穌向他的弟子宣布他們十二個人中有人出賣了他,而引發(fā)的一系列不同的人物形象變化和心理狀態(tài)的呈現(xiàn)。畫面中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坐成一排,全部面向觀眾,房間設計成強烈一點透視,空間感仿佛讓觀者身臨其境。十三個人物的造型各異,耶穌位于人物的正中間形象完整,后面房間的窗戶襯托著耶穌的形象;十二個門徒三人一組,分成四組,他們的神態(tài)各異,有的悲憤欲絕,有的激動不已,有的伸出一個手指,有的十分憤怒,尤其是耶穌左邊一位酷似女性的弟子,刻畫的幾乎都要暈了過去;只有叛徒猶大的形象塑造的人物形態(tài)生動傳神,猶大用手緊緊握住出賣耶穌得來的喬帶不敢吭聲,身體有拼命后縮的姿態(tài),做賊心虛的心理狀態(tài)塑造的十分到位。繪畫就是以塑造事物的形象來作為基本的表現(xiàn)方式。
《最后的晚餐》以耶穌和弟子聚餐的場面進行創(chuàng)作,畫面展現(xiàn)出的直觀性是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派生出來的,《最后的晚餐》作品就是通過直接訴諸欣賞者的眼睛,憑借視覺感官來感受。畫面中十三個人物形象神態(tài)、衣著色彩、面部表情都十分注重形式美,強調畫面的直觀性、視覺性。
(二)瞬間性與永固性
造型藝術要反映客觀現(xiàn)實生活,需要找到恰當?shù)谋憩F(xiàn)方式,在動和靜的交叉點,抓住客觀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某一瞬間的形象,然后將它用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固定下來,記錄永恒瞬間。達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講述的是耶穌與弟子共進晚餐的場景,在晚餐進行中耶穌的一句話,把晚餐的氣氛引到一個緊張的高潮;這幅畫就是抓住了一個即將達到頂點前的那一頃刻的瞬間,觀賞者在欣賞作品的時候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象出更多的東西;十三個人物的神情和姿態(tài),把耶穌的那句話:“你們中有一位出賣了我?!痹捯魟偮涓魅宋锏谋砬榭坍嫵鰜?,使人們聯(lián)想到場景中的人們還會有更進一步的動作、表情,或許會詢問是誰出賣了耶穌?或許會會有人向耶穌發(fā)誓表示忠心,或許耶穌會指出出賣者猶大,或許猶大做賊心虛,情緒激動和其他人發(fā)生爭執(zhí),或許猶大還會向耶穌承認錯誤,求原諒……,在畫面定格下來的那一瞬間,可以讓觀賞者把即將達到頂點前的各種想象發(fā)揮到極致。達芬奇的作品也充分說明造型藝術不能表現(xiàn)激情的頂點,因為頂點就意味著止境,就無法調動欣賞者的想象力了。最佳的瞬間應該是即將達到頂點前的那一頃刻,最能產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讓想象自由活動的那一頃刻。
造型藝術必須采用物質材料和藝術語言將事物發(fā)展變化的典型瞬間固定下來,造型藝術既有瞬間性的特征,又有永固性的特征。繪畫藝術能夠把藝術家創(chuàng)作時的思想情感和生活體驗記錄下來,能夠供人們欣賞,甚至可以世代相傳?!蹲詈蟮耐聿汀防L于1495——1497年,現(xiàn)如今壁畫原作依然存在,雖然時間的磨損,壁畫有脫落破壞的痕跡,色彩發(fā)生氧化褪色,但是作品最初的原形還是清晰可見。這也是造型藝術的鮮明特征,它不像舞蹈、曲藝、戲劇、戲曲等表演藝術或綜合藝術那樣,需要通過一次次的表演來創(chuàng)作形象,造型藝術使人們借助一定的物質材料創(chuàng)作出來作品后,就把瞬間的藝術形象永恒的固定下來了,可以供人們反復欣賞。
(三)再現(xiàn)性與表現(xiàn)性
造型藝術又稱再現(xiàn)性空間藝術,《最后的晚餐》達芬奇通過透視、色彩、光影、比例等手段,造成視覺上的立體感和逼真效果,這幅壁畫成功的一點透視是人們最為贊賞之處,壁畫中的立體透視法使得作品給人的感覺就像置身于一個房間,似乎耶穌和他的門徒正坐在那個房間里用餐,尤其是窗外的風景更增添了此畫的縱深感,在二維平面的壁畫上表現(xiàn)了三維的立體空間。把要創(chuàng)作的神話真實的再現(xiàn)。
中國畫提倡“以形寫神”、“形神兼?zhèn)洹?,提倡“傳神”、“神似”,都是要求處理好形似與神似的關系,強調在創(chuàng)作中把握對象的精神特征,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氣質?!蹲詈蟮耐聿汀穭?chuàng)作達芬奇為了此畫的創(chuàng)作精心構思,花費兩年多的時間最終著作。達芬奇說一個藝術家并不是普通的工人,他應當有充分的時間來思索,才能真正的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梢娺_芬奇本人在創(chuàng)作壁畫是必定付出了自己的審美情感在內。在構圖、色彩、筆觸、線條、造型等方面,總含有藝術家獨特的審美情趣、創(chuàng)作特色,一幅藝術作品的完成,藝術家不知付出了多少艱辛的勞動。
三、結語
從藝術語言到藝術形式都凝聚著藝術家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心血,無不飽含著藝術家深沉的情感和獨特的感受,從這種意義上講,繪畫藝術確實是以線條、色彩構成的“有意味的形式”,只不過應當摒棄它的神秘外殼,看到這種“有意味的形式”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結晶。西方繪畫在審美趣味和美學追求上講究真、善、美,注重畫面中的形,用光和色再現(xiàn)和表現(xiàn)生活以及傳達藝術情感,達芬奇的著名壁畫《最后的晚餐》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含有造型藝術的審美特征,也體現(xiàn)出造型藝術區(qū)別于其他各門類藝術的鮮明特點。
參考文獻:
[1]彭吉象.藝術學概論[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外國美術教研室.外國美術簡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3]傅雷.世界美術名作二十講[M].湖南美術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