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想要提高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就要改變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要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氛圍中走出來,主動融入到學習中,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就應該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那么師生互動過程中存在著什么問題呢?下文將針對這些問題給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 初中學生 數(shù)學課堂 師生互動
隨著我國教育制度的不斷改善,學生逐漸成為教學的主體,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上教師“一言堂”的局面,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同時,增加了學生創(chuàng)造力、思維能力、自主思考能力、邏輯表達能力,隨著課堂模式的逐漸轉變,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
一、加強師生互動的重要性
(一)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幫助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問題具有積極意義,通過教師采用合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引導,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與合作探究,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對數(shù)學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進行相似三角形的學習時,學生不能完全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如果只是將相關的數(shù)學概念表述給學生,學生只是處于一種懵懂狀態(tài),無法在相應的數(shù)學習題中將相似三角形的知識應用進去。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引導,如果學生不能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師就可以找到兩個大小不一,形狀相同的三角板,通過對學生提問的形式,讓學生掌握有關判定定理。
(二)促進學生拓展思維能力
師生互動的關鍵就是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在對數(shù)學知識進行學習的時候,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所以教師就要設置疑問,讓學生自主思考,再對學生的想法進行了解,這樣有利于學生發(fā)散思維的練習。例如:在對有理數(shù)的乘方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先設置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有理數(shù)乘方的運算,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什么是乘方?要怎樣用字母表示?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學習,就會對有理數(shù)的乘方運算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師生互動中存在的缺陷
(一)教學觀念落后
雖然我國教育制度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教師的教學觀念還是比較傳統(tǒng)的,所以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上,學生學習還是以教師的講解為主,很少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這就導致了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成績平穩(wěn),而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就不能跟上課堂的步伐,從而落得越來越遠。例如:在利用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解決相應的數(shù)學問題的時候,教師針對學生錯誤較多的知識點,將解題思路在黑板上直觀的展示出來,卻忽視了在座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缺少與學生的交流互動,就導致學生還會在同類題型當中犯相同的錯誤。
(二)對師生互動理解不足
雖然教師加強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但是卻不能正確理解師生互動的含義,就導致課堂上的師生互動呈現(xiàn)形式化,教師被動的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例如:教師布置相應習題練習以后,在課堂上對學生練習狀況進行詢問,問學生是否掌握相關知識點之后,便將自己認為學生不會的難點進行講解,而忽視了學生們實際遇到的難點問題,從而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三)課堂師生互動形式單調(diào)
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多是教師問,學生答的形式,這種互動形式單調(diào),不利于構建和諧的師生氛圍,所以教師要在與學生互動過程中豐富互動形式,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也可以讓學生之間進行團體交流,自己充分發(fā)揮引導作用,提高師生互動的成效。
(四)情感交流不充分
想要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就要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表現(xiàn)的平易近人,多和學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讓學生樂意與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三、如何解決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
想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就需要解決師生互動過程中存在的缺陷。首先教師要改變單一的教學方法,改變落后的教學觀念和傳統(tǒng)的授課形式,將數(shù)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創(chuàng)建情境教學,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進行圖形的初步認識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來講述現(xiàn)實生活中所見到的圖形,自己作為他們的聽眾,適時對其進行引導,提高學生對圖形的認識。其次,要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教師要參與到學生的小組學習中去,把自己作為他們學習的一員,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提高課堂效率。最后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設置合理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探討,并及時與他們進行相關的知識交流,例如在對平面直角坐標系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相應知識點設置成問題布置給學生,讓學生通過小組探討,動手畫出相應的直角坐標系,教師還可以畫出錯誤的坐標系給學生示范,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其中的錯誤,從而掌握好這一知識點。
結束語: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有利于推動數(shù)學課堂效率的提升,但是師生互動過程中存在著很多缺點,需要教師不斷對其進行改善,才能真正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增加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數(shù)學成績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蘇品榮.淺談如何提高農(nóng)村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質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2):122-140.
[2] 郭曉紅.探索初中數(shù)學課堂互動教學模式[J].教育教學論壇,2015(19):272-273.
[3] 雷剛.淺談中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科技創(chuàng)業(yè)月刊,2016(16):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