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至關重要。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靚起來,我認為要做到:靚內(nèi)容,讓學生“樂看”;靚形式,讓學生“會說”;靚氛圍,讓學生“靜寫”;靚賞評,讓學生“愛寫”。教師要有心、用心地去指導,去研究小學作文教學,就一定會讓小學生的作文靚起來。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作文評價
對于小學作文教學,曾有那么一段時間,我有一種感受——啼笑皆非。別人校園的美麗是因為操場上那幾顆漂亮的大榕樹,而我們學生筆下的美麗校園也絕不會少了大榕樹的點綴。當然,也有個別聰明的孩子會將榕樹變成梧桐樹,但“樹”始終是美的必要元素。要寫對祖國的熱愛,永遠都少不了那句激情澎湃的“??!我愛你……”即使全文只出現(xiàn)一個“愛”字而已,除此之外,怎么也看不出還有如此情感。但依然不會忘記“??!”一番,讓人不得不想起“無病呻吟”。也許,為師者,這樣來評價學生,未免有些不盡人情。但在這兒,這的確又是事實。有時,我甚至在想:漢字所擁有的如此博大精深的藝術魅力,怎容得下如此糟蹋呢?
然而,幾年下來,面對學生作文的如此艱難,我卻不得不思考一個嚴肅的問題:這究竟是誰之錯?回憶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我似乎有了些答案。在農(nóng)村孩子眼里,車水馬龍、霓虹閃爍、博物館、動物園、公園,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在他們看來,能侃侃這些就是能干;在老師這兒呢?能寫寫這些,就是新鮮。在這時候,“范文”這一很快就能收獲贊譽的東西作用就很明顯了。當然,這時范文的出現(xiàn),不是讓學生去研究,借鑒。而是很干脆地“依葫蘆畫瓢”,因為這是完成考場作文的捷徑。憑心而論,有多少一線語文老師,尤其是農(nóng)村教師,讓學生在范文的約束下,去觀察所謂的生活呢?如此一來,“仿寫”也就有意無意地成了作文教學時的經(jīng)典。面對這樣的困境,有時,還不得不自我解嘲:沒法!農(nóng)村學生就這樣。
那么,事已至此,我不得不說“對于我學生的寫作,已經(jīng)到了該想辦法的時候了”——要讓農(nóng)村作文教學靚起來!
一、靚內(nèi)容,讓學生“樂看”
生活,本就是一個大舞臺,城市的熱鬧非凡,固然是一種美生我養(yǎng)我的這片土地,那么,我們就應該把它的自然、樸實當作上帝對我們的恩賜。遠離城市的喧囂,一切美都是那么真實。我們應該用快樂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的真、善、美。固然,在我們這兒,去動物園是一種奢侈。但去山坡上放牛,是我們童年經(jīng)常溫習的功課。作為小學老師,你有責任帶領學生去感受這種幸福。你得讓他們明白,對于城市生活,其實我們不需要賦予太多的羨慕。在我們身邊,其實也有著很多的東西值得去看。小橋、流水、人家,是最美的風景;捉魚、放牛、拾稻穗是最真的游戲。而這一切,我們正幸運地擁有著。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積極主動地去看看我們身邊的世界呢?
二、靚形式,讓學生“會說”
當然,看了太多,也就會有人想說說。那么,對于小學生,如何才能讓其將看到的愉快地表達出來呢?在這一點上,我認為教師的引導尤為重要。首先,在學生開口之前,教師必須對習作要求有一個透徹的領悟,要精心設置談話內(nèi)容,讓學生明白該說什么,要說什么。其次,說的方式要多樣。
1.說給自己聽。對于自信心不足的學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上策。這類學生,心里明白該說什么,可就是不敢開口。一有聽眾,面紅耳赤,一分鐘也難說出幾個字來。對于這種孩子,你得寬容他,讓他將自己想到的,說給自己聽。只有開口,就是好兆頭。
2.說給小組聽。因為有了自己作聽眾的積累,自信心也有所提高。學生也就有了想表現(xiàn)一下的欲望。這時,也就可以安排“小組內(nèi)口頭作文”了。當然,這個時候的要求會有所提高。讓學生在說說評評的過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語言表達。
3.說給全班聽。這個過程,是習作前最關鍵的一步。說給全班聽,通常情況下,根據(jù)教學時間,不可能人人獨有這個機會。那么,所選取的講述者也就要有代表性,毫無懸念,這個代表,就是榜樣。
三、靚氛圍,讓學生“靜寫”
小學生易受到情感的暗示、氛圍的感染、比賽的激勵和榜樣的引領,因此,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寫作氛圍,使教室成為一個靜心寫作的場地,使寫作成為一件舒心而又有成就感的事。
1.利用音樂創(chuàng)設氛圍?!耙魳肥沁B接一切的橋梁……,它能使大腦和身體具備更大的能力,并擴展到人的知識,使左右兩球協(xié)調(diào)興奮”。那么,在作文前,就可根據(jù)寫作要求,選擇與之感情基調(diào)相適應的音樂,讓學生先聽音樂,伴隨著或歡快、或沉穩(wěn)、或悲壯的音樂開始精心地設置作文的開頭。
2.營造安靜,創(chuàng)設和諧。對于寫作,不管在開始時是怎樣的熱鬧和新奇,當學生在完全進入寫作狀態(tài)時,還是要給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安靜的環(huán)境為關鍵。
四、靚賞評,讓學生“愛寫”
小學生寫作的過程,看是基礎,說是必須,寫是結果,評是升華。那么,如何讓這個評的過程最大程度地發(fā)揮作用,我想主要在于以下幾點:
1. 明白評價內(nèi)容。(1)局部評價。引導學生在評價時不忘關注細節(jié),不錯過每一個亮點,哪怕是一個標點,一個詞用得好也要給自己或同學送上一句贊揚。(2)整體評價。從全文著眼,讓學生對之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從而有一個立足全文的評價過程。
2. 保證評價時間。采用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價。即時評價,就是評草稿,針對學生在草稿中表現(xiàn)出的問題及時地與他們交流。而延時評價就是在批改完學生的作文之后,對學生表現(xiàn)出的共性問題進行總結,進而指導修改。
3. 變換評價方式。(1)比自己。每次作文后都提醒學生這樣比比:上次作文我寫了多少字,出現(xiàn)了多少個優(yōu)美詞句,得了什么等級。這次又怎么樣?(2)找對手。與小組或其他范圍內(nèi)的同學進行比賽。
總之,以上就是我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幾點體會。我相信,只要有心、用心地去指導,去研究小學作文教學,就一定會讓小學生的作文靚起來。
參考文獻
[1] 周慶元. 語文教育研究概論. 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2] 倪文錦. 語文教育展望. 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 倪文錦.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江平.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語文課程標準研制組. 小學語文新課程案例與評析.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王紅梅(1977.1----),性別:女;籍貫:四川 西昌;職稱:小學一級教師;職務:西昌市馬鞍鄉(xiāng)中心小學黨支部副書記;任教學校:西昌市馬鞍鄉(xiāng)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