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每一個孩子一旦踏入學校,就必將面臨各級各類的檢測,其中尤以筆試最為常見。雖然這種檢測學生的方式飽受社會各界的詬病,但就目前的教育體制而言,還沒有找到比考試更公平、合理、更適應我國國情的檢測方式。更何況近兩年除了期末檢測外,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孩子還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調研”考試:市級的、區(qū)級的,全員參與的、部分抽查的……如何能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基礎上,提高我們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的教學質量呢?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實踐和探索,我認為要想提高小學高段語文的教學質量,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關鍵詞】 語文教學 提高教學質量
一、實
語文教學在經(jīng)歷了好幾年的“人文性”與“工具性”孰重孰輕的爭論后,目前的認識統(tǒng)一為人文性和工具性二者皆很重要,語文教學應該兼有“人文”和“工具”雙重屬性。而其中的工具性為語文教學的基礎。尤其是小學階段,應以工具性為主,人文性為輔。
因此,教學中涉及到的聽、說、讀、寫的訓練必須落到實處,必要時還需要進行適當?shù)难a充。
1.字詞句的訓練仍然要落到實處。
到了高段,學生已經(jīng)基本掌握了學習語文的方法,教師在40分鐘的教學時間內不必花費大量時間在認字、組詞上,讓學生學會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應該是這一階段訓練的重點,其余更多的時間應該放在文本的內容和寫法指導上。
如何提高字詞教學的學習效率呢?我的做法是每個單元開始學習時,讓學生用我們已經(jīng)掌握的學習生字詞的方法自學本單元所有生字詞。具體要求為:(1)瀏覽本單元所有課文,并圈出生字詞。(2)抄寫本單元生字詞。(3)按照易讀錯、易寫錯、形近字、多音字、四字詞語等類別分類梳理生字詞。(4)談談對單元主題詞的理解。其中的第(2)、(3)、(4)項內容要求學生完成在作業(yè)本上。等到學習課文時,我只需花少許時間針對自學筆記中出錯較多字詞進行教學,然后馬上聽寫所學課文的生詞,學生出錯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這樣的教學安排,讓我在教學課文時能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和習作片段的練習。
2.課內的習作指導也要落實。
一般情況下,我會在一冊書中選出幾篇重點作文指導學生完成。挑選的原則一是貼近學生生活和實際,學生有話可寫;二是易考文題(寫人、記事),學生能舉一反三。這類習作一冊書不會超過五篇。每學期,至少上一次作文講評課,講評的方式是用學生優(yōu)秀的文章為范本,滲透各類寫作方法。(參考管建剛《我的作文教學主張》)
閱讀教學中的習作片段練習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重要途徑。教材所選的文章都是一篇篇習作范文,教學時一定要引導學生學習文章好的寫作方法,如教學六年級上冊“往事”這個主題單元時,第一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就是用多件事來寫一個人的好范文,教學完后,可以讓學生試著用這種方法列一個寫人作文的提綱;《荷塘舊事》當中的景物描寫特別精彩,作者抓住了荷塘的光彩、顏色,采用比喻等修辭手法,寫出了荷塘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學完這個部分,可以出示幾幅美景圖:春花、秋葉、冬雪……,學生活學活用,文字立馬鮮活起來。
二、活
1.活用教材
我們經(jīng)常對學生說:知識要靈活運用。怎樣讓學生靈活?需要教師的引導。如何引導?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所需,我們可適當?shù)貙滩倪M行刪減增補。
上期賽課后我最大的收獲是設置教學目標時學會了“聚焦”。以往的備課上課都是以教學參考書為“圣經(jīng)”,上面提到的方方面面都想教給學生,總是擔心這里沒講到那里沒講到,還自我安慰說這樣的課堂容量大,效率高。說白了其實就是滿堂灌,老師上得辛苦,學生學得糊涂。
后來我嘗試在把一個單元的課文通讀一遍后,參考教學參考書,確定每一課的教學重點,教學時舍棄很多繁瑣的文本解析,將讀通讀懂課文、感悟文本情感或理解文本主題思想、了解寫法作為每篇課文的三大必授版塊。再根據(jù)不同的篇目確定一兩個教學點,如《窮人》關注人物的心理描寫,《信任》聚焦側面描寫,《楚王好細腰》則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在擴寫上。這樣一來長課文可以變短了,學生思考和探究的時間反而增多了。有些課文則干脆結合練習冊直接作為閱讀練習的訓練材料。至于拓展閱讀的內容,我則嘗試讓學生自己來授課,訓練優(yōu)等生的語言表達和分析組織能力。
2.活選作業(yè)。
每年寒暑假我都會給學生推薦課外書。五年級寒假時我推薦了曹文軒的《草房子》,開學時我采用的檢測方式是讓他們給書中人物配插圖或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物介紹給大家,并說明喜歡的理由。今年的暑假我推薦的是《三國演義》、《水滸傳》、《不老泉》,開學第一天的作業(yè)是以下問題任選一個做一小論文:1. 你認為諸葛亮、劉備、曹操、 四人中,誰是真正的大英雄?2. 如果再給水泊梁山推舉一個帶頭大哥,你會投誰一票?3. 如果你來到了不老泉邊,你會喝一口它的泉水嗎?這種靈活性開放性的作業(yè)很受同學的歡迎,學生的思辨精神也在完成作業(yè)中逐漸得到培養(yǎng)。
三、趣
小學生的天性是愛玩,喜歡新奇有趣的東西,學習也是一樣,如果每天的學習形式都是千篇一律的,日子一長,就很難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作為教師的我們,還要想方設法地創(chuàng)設豐富的學習形式,讓每個孩子投入到學習中,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果。
1.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方式。
一開始上課就把學生的興趣給調動起來。如:“設疑引趣”、“懸念引趣”、“謎語引趣”、“故事引趣”、“創(chuàng)設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便是很好的開端引趣方法。
2.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引導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如:比一比誰認得快、記得牢,誰組的詞多,誰讀得有感情,誰發(fā)言最積極等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還可以采用分組討論、說笑話、分角色表演、做游戲等活動等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辦法還有很多,我們只有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地去實踐,去總結,去反思,去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總之,教師如能在教學中落實好,在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同時,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那么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定會迎來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 張禮.新課標下初中作文教學策略初探田.甘肅教育,2011(22).
[2] 李韓湘:淺論作文批改方式靈活多樣.
[3] 陳國華.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與提高策略田.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09).
[4] 王春華.初中作文教學之我見田.中學生優(yōu)秀作文(教學),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