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班級文化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種重要的外顯形式。可在調查中得知一些班級文化的內容較陳舊,孩子的參與較少,內容更新不及時。本文筆者以本班為例,以班級文化的中隊角受益者應該是學生,讓每一塊板塊都會說話為原則,開展各式各樣的繽紛中隊角創(chuàng)建活動,在活動中鍛煉了孩子動手操作的能力,團結合作的精神,使班級文化常在隊員的心間。
【關鍵詞】 班級文化 隊員 自主參與
班級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有效載體和表現形式,是學校精神、辦學理念的顯性呈現,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之一。因此,筆者認為班級文化的中隊活動角它應該靈活多樣、容易開展,為隊員們喜聞樂見。\"隊角\"的內容可根據各隊的需要經常更換。常見的\"隊角\"有\(zhòng)"榮譽角\"、\"科學角\"、\"圖書角\"和\"衛(wèi)生角\"等。 這些都可以幫助隊員們提高覺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更快進步。下面我從三個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激發(fā)隊員自主參與意識
(一)給隊員一個參與的空間。本學期筆者特地選了班級里的優(yōu)秀少先隊員一起布置。因為之前這方面的參與度幾乎是零,所以本次活動我先對隊員普及了中隊角的內容與要求。隊員們樂趣較高,紛紛獻計獻策。我將各個任務分配下去,有的是上網查資料,有的是去買材料,有的負責剪紙,有的負責設計版塊的內容。有了這些隊員的加入,加上筆者全程參與并指導,小小對角更加繽紛。如“閃光的崗位”設計為四個版塊——“干部崗”、“值日崗”、“文化崗”、“小隊崗”。每個崗位均由一部分學生組成,這些學生不以成績?yōu)橄?,而以“I can”為本。隊角展示的不只是漂亮的布置,更是一個中隊風貌、精神文化的展現。
(二)給隊員一個合作的機會。經過前面的指導和出謀劃策,我決定給隊員一個團隊合作的機會。班級隊員分成四個小隊每個小隊負責一個隊角。如”圖書角“、”衛(wèi)生角“”榮譽角“、英雄角”。全由隊員自己設計、自己完成,從而展現了自己在少先隊組織中應有的風采。因為有了先前活動的參與經驗,隊員們課余時間擠在一起商量隊角布置,小本子上記得滿滿的。上面有討論時隊員的建議,有活動的計劃......其中一個小隊的隊長包攬了大部分工作,其他隊員的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發(fā)揮。在看了其他小隊有的把“圖書角”用小魚徜徉在書的懷抱中預示著對知識的渴望。有的在“榮譽角”用七彩的圖片展示了揚帆遠航的氣魄,有的把“英雄角”以“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毕蜿爢T們展現出名人勤勉向學的態(tài)度。隊員們深刻認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活動分享感受一環(huán)節(jié)中,隊員們紛紛講到大家齊心協力地做事情,才會有這些好的作品。
二、給隊員一個展示的平臺
1、加強隊員訓練,培養(yǎng)能手。
班級文化是一種隱性的教育力量,表現出一個班級獨特的風貌和精神,良好的班級文化對帶好班、育好人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每個少先隊員的特長不一,平時的學生我們可能只看到他們在學習上的表現,隊員的特長很少有展示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筆者發(fā)現本班學生有的擅長畫畫,有的擅長剪紙,有的會搜集資料,隊員的其他方面得到了展示。所以輔導員需因材施教,才能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并利用活動課對隊員們普及隊角知識,講述隊角是一項經常性的教育陣地,靈活多樣的特點?!瓣牻恰钡膬热菘筛鶕麝牭男枰洺8鼡Q。由各個小隊長推薦有各方面特長的同學,把他們組成特訓小隊。如“板塊設計特訓隊”、如“搜查資料特訓隊等。同時,也給每位參與培訓的隊員發(fā)放《隊角大全》、《小學生獲獎隊角》等書刊,告知他們日后可以參考、運用這些工具,從而豐富學生的資源庫,讓他們的思維更加發(fā)散,視野更加開闊。
2、根據隊員心理特點,培養(yǎng)其信心。
筆者還發(fā)現我校本班的少先隊員因為90%是外來務工子女,由于他們的家庭教育和陌生環(huán)境的影響,隊員們的自信心不夠,筆者想以中隊角的建設為契機,逐漸培養(yǎng)隊員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 于是筆者在“榮譽角”中,哪個隊員獲得了表揚,就在照片旁貼上一顆星星,還有歡樂的爭章活動的圖片貼在隊角里。外來民工子女大都因為自己的身份而感到沒有歸屬感,所以學生中一切典型的人和事,都可以在隊角上給予專欄介紹,讓典型人物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如,“光榮的升旗手”的照片可以掛在“榮譽角”里,這樣,被展示的學生可能終生都會為曾經的榮譽而勇往直前。展示學生風采的也可以是實物,哪怕是一張畫、一頁字、一篇優(yōu)秀作文,都能成為學生的驕傲,成為其他學生的榜樣。
三、充分調動隊員的創(chuàng)新精神
期中時,一個小隊的隊長激動地跑來和我商量,他們小隊決定制作一期以綠色、環(huán)保低碳為主題的中隊角布置。這天剛好是“地球熄燈一小時”活動日,我心中暗想倡導綠色理念是一個不錯的想法。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種支持??!說干就干,小隊隊員們,有的剪紙,有的畫畫,有的設計圖案,忙的不亦樂乎??此麄円粋€個忙綠的背影,我有著說不出的高興。經過一個星期的精心制作,中隊角的框架已經完成。亭亭風荷,靜靜我心。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綠色,清新的中隊角展示了隊員們在校的生活和學習。隊員家長們也紛紛來幫忙,有用剩余電線做自行車,有用一次性筷子做亭子。用廢舊材料做得小制作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樂趣。筆者和隊員們把板塊出示出來的時候,引起來了其他隊員的驚嘆:哇,這白色柵欄式用一次性紙杯做得小花呢......
這次的活動得到了輔導員的大力贊賞。隊員們的熱情也更高了。如開辟“涂鴉壁”“爭鳴廊”“實踐園”等,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讓“被教育”變成“行動教育”。雖然每期的墻報并不是最完美的,但都是隊員們辛勤勞動的成果,不管好與壞,他們都視如珍寶,大方地展現,并樂于和大家分享。在對比的情況下,隊員們也樂于學習別人好的地方。這樣的中隊角制作不僅體現了少先隊文化內涵,凸現少先隊人文特色,還豐富少先隊文化生活。
總之,只要我們牢記少先隊工作的主要任務,遵循兒童心理、教育原理等客觀規(guī)律,真正的將他們團結在少先隊組織的周圍,讓每個隊員都能成為少先隊組織的靈魂,人人爭當小主人,一定能把祖國的花朵培養(yǎng)成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