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圖在地理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好地圖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這是每一個地理教師都熱切關心的問題。合理引導學生讀圖用圖,讓地理學習輕松而有趣。
【關鍵詞】 地圖 提高學習興趣
在我們日常的地理教學中離不開地圖,地圖是地理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知識的一個載體。教學地圖是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等而設計的地理圖和畫組成的系統,包括教學掛圖、附圖、插圖、地圖冊、填充圖冊、自制教學掛圖、地理圖片、板畫、板圖、幻燈、錄像和投影等,還有地理標本和地理教學儀器(地球儀、三球儀)、地理模型等的示意圖。
地圖對于地理是十分重要的, 地圖就是地理教學中的“第二語言”,學生地理素養(yǎng)的形成與其地圖技能和地圖意緊密相連。地理學中表達地理信息的一種基本手段就是地圖,很多抽象地理事物要想通俗易懂,只能通過地圖來表達。適當而精確地運用地圖,對于學生教材內容的鞏固和地理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作用,能夠明顯地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地理素質。因而,我們提出培養(yǎng)中學生的地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具有運用地圖、圖表的基本技能,是地理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教學中利用地圖也是地理與其他科目的不同之處所在。
地圖在地理教學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離開了地圖地理教學就變得非常吃力困難,選擇了適當的地圖,抽象的知識立刻形象起來,老師講解起來比較形象,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輕松。
地圖是地理教學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方便人們對空間認識的一種重要信息載體。相對于課本中的文字而言,課本中的地圖以其形象、簡明、直觀、生動的特點,更能加深學生對抽象的地理事物空間理解。地理知識的獲取,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從地圖上獲得。例如說:地理名稱、自然人文景觀等地理事實材料等,是和地圖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這些地理知識的獲取,在地圖上呈現出來更加直觀、生動和具體。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受他們的年齡、心理、認識特點所左右的,通過地圖、圖片等簡單直觀內容,才能更有效的加深記憶形成地理觀念,進而理解深奧的理性知識,如地理規(guī)律、成因、基本原理等。這樣,才會使提高課堂效率,才能使學生更加容易記憶、也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地圖也不是萬能的,只有合理利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利用好地圖?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一下幾點,僅供大家參考。
(1)首先要掌握地圖中的各種基本概念。
地圖中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要想讓學生去掌握這些東西,就必須使他們認識有關地圖的知識,例如地圖的比例尺、等高線、方向、圖例等。正確牢固的掌握這些基本概念,是讀懂地圖的前提條件。所以要利用好地圖,要把這些基礎打好,掌握好地圖的基本概念是學好地圖的基本前提。
(2)引導學生養(yǎng)成讀圖的興趣與習慣。
地理學科文理兼涉,與其他學科聯系較緊密,學習起來并非易事,要想讓學生對地理感興趣也比較困難,為了讓學生加深理解提高興趣,我們可以把生活中的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引進課堂。例如,在時區(qū)這一章節(jié),我首先以歐洲西甲足球聯賽的比賽時間為引導,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聯賽都是在我們的凌晨時間舉行,通過觀察地圖,學生主動思考,得到答案,學習積極性自然也提高了。同時也記住了相應的知識。只有對地圖產生了興趣才能養(yǎng)成運用地圖的習慣。只有把運用地圖當成一種習慣,看到地理事物地理現象時,腦海里就會呈現出一幅幅地圖,圖文結合的學習方法也就自然形成了。
(3)課堂知識與插圖相結合進行教學。
講授新課時,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首先讓學生查看相關的地圖,自己動手有目的、有步驟地查閱有關的地圖,使學生熟悉讀圖的方法,如果能夠掌握了讀圖方法和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習慣,學生就不會感覺上地理課有多困難,并且在在腦海中會產生一幅幅地圖,學習將會得心應手,地圖知識也會運用自如了。
(4)一圖多思、多圖并用,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和歸納思維的能力。
一幅地圖包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通過分層設色地形圖的色彩變化我們可以聯想的等溫線的分布變化,通過等溫線圖、等降水量線圖相結合,我們可以聯想還原此圖所反映出的地形地貌圖。一圖多用,多圖并用,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歸納思維的能力。
多圖并用,就是重視圖與圖之間的聯系,同時用幾幅圖來綜合說明、比較某些地理事物和現象,這在教學中可以更廣泛地加以運用??梢耘囵B(yǎng)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5)課內提問練用圖,課外布置作業(yè)練習填圖。
地理知識概括起來,一般分成為四類知識:名稱概念、地理特征、分布與發(fā)展規(guī)律,成因與原理。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要不失時機地讓學生指圖說明地理特征、基本原理,分析地理分布規(guī)律和相互關系,這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地圖進行地理思維的重要途徑。在家庭作業(yè)中,適當地填繪一定數量的地圖,是復習鞏固所學地理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把所學的地理知識重現在圖上,以加強記憶。
當然,地圖不是萬能的,它只是地理教學中的一個輔助手段,合理恰當的利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利用的不合理適得其反,不但增加了學生負擔,還使知識變得更加復雜。我們用圖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主次分明,繁簡得當。選擇掛圖時主、輔圖明確。主圖所反映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應突出重點,內容比較單一、明確。輔圖配合主圖使用,主次分明,重點突出。第二,與教材緊密結合。教師在選擇掛圖時,要選擇與本節(jié)內容最為貼切的一幅圖。選擇了與內容最貼切的地圖,才能使本節(jié)的知識更好的展示出來,減輕了學生負擔,加強了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第三,使用的地圖要完整清晰,讓學生看起來清爽舒心。只有心情舒暢了才能提高學習興趣與效率。
總之,要想準確掌握并熟悉運用好地理知識,地圖是不可缺少的助手。只有引導學生經常運用地圖讓他們感覺到讀圖的樂趣,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才能讓學生掌握好地理知識并在生活中合理應用,學習也會變得輕松而有趣。
參考文獻
[1] 陳炳飛.運用全球圖強化學生的空間分布意識.地理教育2007.2
[2] 石培軍.《把握地圖復習的要點》 地理教育2007.1
[3] 王玉蓮.“圖文合一”教學模式對教學產生的影響.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