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電影《奔騰年代》用賽馬將三個來自不同行業(yè),不同境遇的三個人聯(lián)系在一起。講述了三個失意卻不屈的人,加上一匹海洋餅干,在賽馬場上為自己人生的華麗轉(zhuǎn)身而努力。電影中查爾斯、瑞德,湯姆和海洋餅干四者這件的情感是超越個體、超越種族的人文主義情懷。本文立足于人文主義情懷的角度出發(fā),淺析《奔騰年代》中體現(xiàn)的“人文”。
【關(guān)鍵詞】 奔騰年代 人文主義 永不屈服 生命的意義
1、引言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美國經(jīng)歷了一場經(jīng)濟浩劫,經(jīng)濟十分蕭條。占據(jù)很多美國人民大腦的都是如何生存,尊嚴、思想在哪個年代仿佛成了最奢侈而又最不值錢的東西。電影《奔騰年代》不同于其它勵志電影的緊張感,而是帶領(lǐng)觀眾隨著主人翁一起體驗奮斗與希望的愉悅,并讓觀眾在看完電影之余能夠?qū)λ械纳囊饬x產(chǎn)生思考。
2、《奔騰年代》簡述
2.1經(jīng)濟蕭條的年代背景
電影《奔騰年代》的開頭美國呈現(xiàn)出一幅繁榮而歡樂的景象,經(jīng)濟發(fā)展迅速,汽車生產(chǎn)速度以秒計算。但是,這番繁榮的景象沒有延續(xù)太久,股市的突然崩盤給繁榮的華爾街帶來一片陰霾。上世紀30年代的美國正處于經(jīng)濟大蕭條的時期,無數(shù)工人失業(yè)、企業(yè)倒閉、銀行破產(chǎn),整個美國都處于這樣大蕭條的陰影之中。在這樣的年代背景之下,無論是原本的中產(chǎn)階級還是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都變成蜷縮在城市中領(lǐng)面包的人,可能昨天還在上班的人第二天就失去工作,抱著自己的孩子為整個家庭的生存四處奔波。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整個美國有超過1500萬人在找工作,但是無論在什么地方都沒有工作可以做。
從大資本家到中產(chǎn)階級再到普通工人,許多人傾家蕩產(chǎn),背井離鄉(xiāng)。這樣的大蕭條時期,似乎每個人都在尋找一個夢想,并堅守它,才能以此來度過當時遙遙無期、暗無天日的每一天。電影在人文主義情懷的角度著墨頗多,講述了三位失意的主人翁通過賽馬的華麗轉(zhuǎn)身。
2.2個人低估的心理狀態(tài)
在那樣經(jīng)濟蕭條的年代背景之下,幾乎全美國的人都在為生存而奔波著,吃飯、日常開銷成了重中之重。大蕭條讓大家關(guān)注的都是些現(xiàn)實性的問題,關(guān)于吃穿住行的思考占據(jù)人們的大腦。甚至很多美國中西部的農(nóng)民們?yōu)榱松嬉猿圆莞炖热?。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對于很多美國人來說是沒有尊嚴可言的,害怕、擔憂的心理控制他們,在這樣的心理控制下,他們會低估自己的能力和心理狀態(tài)。通常會表現(xiàn)出一直害怕自己的失敗,放棄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所以,《奔騰年代》這部電影中最能擊中觀眾的就是在整個群體的個人心理狀態(tài)被強烈低估的情況下,電影主人公在上帶給我們的激勵和感動,引起現(xiàn)實大眾的共鳴。是的,在大蕭條的社會背景下,需要強大的不僅僅是我們的物質(zhì)生活,更要強大的是我們的內(nèi)心。
人文主義作為一種哲學理論反映的是一種世界觀,從個人出發(fā),尤其是個人的興趣、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fā)點。關(guān)于經(jīng)濟大蕭條的電影很多,有從經(jīng)濟金融角度談大蕭條的,有從紀實角度談經(jīng)濟大蕭條的,但是從人文主義關(guān)懷角度的電影卻少之又少?!侗简v年代》這部電影少有地關(guān)注到個人的興趣——賽馬、價值觀——賽馬比賽、尊嚴——對馬匹的愛惜。
3、跌宕起伏的命運
3.1富足的生活
一名馴馬師瑞德?波拉德,瑞德一開始并不是一名馴馬師,他曾是一名著名的拳擊手,職業(yè)生涯里獲獎無數(shù)。但是拳擊手并不是瑞德的愛好,他從小就想做一名優(yōu)秀的騎士,但是父母受經(jīng)濟危機的影響,一瞬間便從富足到貧窮。
3.2突然跌入谷底
生活的壓力,親人分離向他席卷而來。此時,夢想之于現(xiàn)實,顯得些許單薄,迫于生計,瑞德成為一名地下拳擊手。在一次意外重傷之后,瑞德的右眼失去光明,他不得不改行做起騎師。
3.3自力更生
瑞德雖然沒有一幅健壯的身材,右眼還看不見,但他的性格倔強又十分熱愛騎馬,他順理成章地成為“海餅干”的騎士。愛馬似命的瑞德也是掙扎在現(xiàn)實與理想之間的瑞德。這種掙扎,這種壓迫不僅沒有讓他頹廢,卻成了他韜光養(yǎng)晦的助推器。他用自持去成就自我、成就不平凡、成就夢想。
隨著影片的越發(fā)深入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對于美國當時的時代背景我們也可以這么說,美國當時處于一個大蕭條,人人自危的社會情況,經(jīng)濟的崩塌讓人們談經(jīng)濟色變,這個社會經(jīng)濟體系是受傷了,但是它的價值還是存在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也許人生來就無法做到完美無缺,但有缺憾也是一種生命留白,我們要做到的是不放棄,找到自己的價值。所以,我們應該追根溯源,從人文主義情懷的角度去思考社會的寬容度,個體的尊嚴這些根基的問題。這一段情節(jié)十分具有哲學意義。
此外,人文主義的重要原則是人與人之間的容忍、無暴力和思想自由。有容忍,無暴力是思想自由的前提。電影中查爾斯?霍華,德瑞德?波拉德,湯姆?史密斯三位主人公來自不同的行業(yè),百萬富翁的查爾斯、職業(yè)拳手的瑞德、流浪牛仔的湯姆,完全不同的三個人互相包容,允許彼此的思想碰撞,一件件小事中折射出的人文關(guān)懷讓他們重新正視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撿起對生活的熱情。整部電影圍繞查爾斯的一匹個頭很小的馬,的三人小組開始了一個傳奇的旅程,而三個人的人生路也從此改變。
4、不服輸?shù)木?/p>
4.1瘦弱且矮小卻不愿平凡的海餅干
電影中有一個場景是瑞德從別的馬主手中買來一匹漂亮的,但卻是受傷的白馬。他把它牽到樹林中,治療它的傷,陪它康復,和它一起散步,甚至猶如朋友一般和它講話,開解它。只有一個真正愛馬的人才能做到如愛他的朋友,了解他的朋友一般愛他的馬,了解他的馬。
馴馬師買下一匹受傷的馬并不稀奇,但是結(jié)合當時的經(jīng)濟大蕭條的背景看來,就有不同的意義。當時馴馬師在林中與商人相遇,商人不理解他為什么要買下或者更貼切地說要救下這匹白馬,明明這匹并不能帶來收益,甚至還有可能要帶來費用。馴馬師曾經(jīng)說過“你不能因為它受了點傷,就抹煞它的價值?!弊鳛橐粋€愛馬如命的馴馬師,他看到的不僅僅是眼前的經(jīng)濟利益,他看到更多的是一匹馬內(nèi)在的價值和一匹馬存在的意義。倘若魚不能游動,蝴蝶不能飛舞,那么還有什么意義呢?這匹馬也是如此,它雖然受傷,但是只要它是一匹馬,那么跑就是他的存在。
4.2落魄但懷揣夢想的瑞德
《奔騰年代》這部電影中,主人公瑞德的刻畫十分深刻。他家道中落,身體受傷,但他的內(nèi)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卻十分飽滿。他既有柔情的一面又有血性的一面。仿佛瑞德就是為那個動蕩的年代而生,又或者說那個動蕩的年代造就了瑞德。
從人文主義情懷的角度來看,瑞德他也被挫折打磨過,但是他從未產(chǎn)生過個人低估的心理狀態(tài),他不會害怕會聽到別人嘲笑的聲音看到別人不屑的眼神,更害怕別人會一直記著你的失敗,時不時地舊事重提,讓你無地自容。因為害怕,寧愿放棄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把機會讓給別人,在心里安慰自己這個選擇是正確的。他知道他要養(yǎng)活自己,他知道他的夢想是什么。從小瑞德就懷揣著要當一名優(yōu)秀的騎手的想法,即便是后來家庭分崩離析,經(jīng)濟狀況不允許,他依舊把這個夢想深深地扎根在心里,生根發(fā)芽。瑞德從默默無名,不被看好,到嶄露頭角,再到萬人空巷,他的生命也像馬場一般,隨時隨地都要面對轉(zhuǎn)彎的地方,他的人生中他就是賽馬師,永遠無法預測在下一個轉(zhuǎn)彎路口是否就會被別的選手趕超,會不會因為轉(zhuǎn)彎太急摔出比賽。在人生的馬場上每個人都害怕出局,所以正如電影中瑞德向我們展示的那樣,這個馬場上我們必須拼盡權(quán)利,在每個險惡的轉(zhuǎn)彎口完成我們的華麗轉(zhuǎn)身,人生的賽道上,永遠要做自己賽馬師。
4.3大起大落但不愿放棄的查爾斯
一名原本是意氣奮發(fā)的商人查爾斯,經(jīng)歷了孩子的意外離世和妻子的決意拋棄后,他身上滿是頹廢和估計的氣息。電影中有這么一個場景十分動容,百萬富翁的他獨自一人站在樓上,成雙成對的情侶與快樂運動的孩子倒映在他的眼中。他看的雖是那些人,腦海里想必想的是他自己破碎的愛情和破裂的家庭吧,他臉上情緒顯露的越少,他的內(nèi)心越是孤寂。電影既向我們渲染他的失落,也像觀眾展現(xiàn)了他身上的不屈。上天關(guān)了一扇門必將為為你打開一扇窗,經(jīng)過馴馬師湯姆?史密斯的推薦,查爾斯買了一匹矮個頭的小馬,叫做“海餅干”,并且遇到了十分適合“海餅干”的騎手瑞德。他們?nèi)齻€在生活上都有些失意的男人圍繞著“海餅干”找到了堅守的夢想,堅守它,并以此度過了當時蕭條,壓抑的年代。在這個過程中,他遇到了他的靈魂伴侶,重新點燃了生命的激情。
5、頑強拼搏的勇氣
5.1和命運抗爭
很快,他們成功了,越來越多的人關(guān)注他們和他們的海洋餅干,鮮花滿地,名利雙收。這樣的情形下,似乎每個人的意義都被挖掘,價值在社會上都有體現(xiàn),包括這海洋餅干,也成為擁有許多粉絲的跑馬明星。但是,人生啊,就是不會讓你太好過,生命的路,永遠不平坦,命運的神,不會永遠眷顧你,在那樣特殊的年代下,很多人似乎一輩子都在不停地和命運抗爭。影片中有這么一段情節(jié),瑞德由于被競爭對手暗算導致受傷非常嚴重,差一點就要面臨殘疾的問題,他雖然僥幸躲過了殘疾,但是醫(yī)生卻告訴他他要告別他的賽馬生涯了,這對從小就熱愛賽馬,幾乎用整個青春去捍衛(wèi)這個夢想的瑞德來說是勝過于殘疾的打擊啊!可能是上天的有意或無意的安排,海洋餅干也受傷了,在一次比賽中,海洋餅干的腿跛了,海洋餅干不得不離開它的戰(zhàn)場,褪去一身榮光,黯然離場。受傷的瑞德與海洋餅干,他們相見了,與海洋餅干朝夕相處的瑞德最能懂得海洋餅干的難過,他知道盡管海洋餅干是一匹馬,但是無論是人也好,馬匹也好,離開了生命的賽道,難過便成了一種本能。瑞德與他的海洋餅干流淚相擁。
5.2成為命運手里的漏網(wǎng)之魚
上天有一雙神奇的手,總會讓合適的事情發(fā)生在合適的時間,考驗一個人的同時,也是升華一個人。就在大家都在猜測海洋餅干無法再站到賽道上時,它與瑞德相見了,所以,他們注定不會倒下,注定不平凡。通過努力和上天的一點眷顧,讓他們?nèi)齻€成為命運手里的漏網(wǎng)之魚。
6、繁華過后見真情
6.1放下光環(huán)后,瑞德和海餅干的相守
“和命運抗爭”這句話我們總是能在生活中聽到,同時我們也總能聽到“命運不會虧待努力的人”。盡管瑞德的受傷,給這個團隊光明的未來蒙上一層薄紗。然而,這三個男人包括海洋餅干,沒有誰的生命里有放棄的念頭,反而更加堅定了他們挑戰(zhàn)、超越的競賽精神和人生信念。最終,命運沒有虧待他們,對決賽——贏了!他們又變成了那個世界上最受人關(guān)注的賽馬隊伍了。尋常影片似乎在此處就可以謝幕了。但是《奔騰年代》不止如此,這部電影衍生出了一種人文主義情懷,升華了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遠不是競爭本身,每個群體都有生命的意義,也就是說每個群體都有競爭的意義,海洋餅干也是如此,它奔跑在賽場時,支撐它的不是四只腿,而是它的心。如果說是現(xiàn)實價值聯(lián)系了瑞德和海洋餅干,那么讓他們彼此羈絆的原因一定是心靈上的共鳴,這便是超越宗族的人文情懷。他們有同甘共苦的勇氣,有相知相守的默契。
查爾斯、瑞德、湯姆與海洋餅干四者超越種族意識的拼搏,成為命運手中的漏網(wǎng)之魚,命運終究還是善待他們,又或者說他們用自己的心跑贏命運的追捕。
瑞德一組人馬,因興趣相聚,因價值觀相知,因尊嚴相持。興趣、價值觀、尊嚴三者體現(xiàn)了這部電影中的人文主義情懷。
“This is not a finish line, the future is the finish line.” ——這不是終點,未來才是終點。
“You can’t throw a whole life away just because he is banged up a little.”
——你不能因為他受了傷,就丟棄一整條性命。
他們躺在草地上,他們漫步在跑道上,陽光照耀他們滿身,瑞德小聲地宣布著他們的勝利,這次他們的勝利沒有攝像機,沒有領(lǐng)獎臺,但卻最生動。
讓人感動永遠不是勝利本身,而是追逐勝利的過程!
7、結(jié)束語
三個失意卻不屈的人,加上一匹郁郁不得志的馬,命運之神讓他們走到一起,編造一段神話。挫折讓人更加了解生活的現(xiàn)實,挫折也必曾消磨人的意志,但只要有顆頑強不屈的心,這顆心就能像屹立不倒的大山,支撐著一個人在困惑中慢慢摸索人生的軌跡。
哪怕一匹血統(tǒng)優(yōu)良的馬,沒有俊朗的身軀,生活頹廢、好吃懶做而且脾氣暴躁,不服管教的野馬都有有它的價值,同時也都應該去發(fā)掘其價值。正如在影片的結(jié)尾,騎著海洋餅干沖向勝利的瑞德內(nèi)心獨白一樣:
“You know, everybody thinks we found this broken-down horse, and fix him, but we didn’t. He fixed us. Every one of us, and I guess, in a way, we kind of fixed each other, too.”
——“你知道,每個人都以為是我們找到了這匹矮小的馬,然后培養(yǎng)了它,但是不是這樣,是它自己使自己強大起來的。我想,我們每個人,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彼此治愈了?!?/p>
這無關(guān)其他,只是生命意義就在于此。
參考文獻
[1] 馮英. 理性與信仰的交織[D].湘潭大學,2003.
[2] 張慶. 論《奔騰年代》體育精神展現(xiàn)[J]. 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09):268.
作者簡介:邵旭(1996.1—),女,漢族,籍貫:遼寧沈陽人,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14級在讀大學生,學士學位,專業(yè):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