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現(xiàn)階段,我國的教育開始了進一步的深化改革,對職業(yè)院校的班主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此,現(xiàn)階段對此進行研究具有現(xiàn)實性的意義。
【關鍵詞】 班主任 職校 德育教育 重要性
1班主任與德育之間的關系
學生若想得到德育方面的全面提升,教師一定要有較高的師德。班主任是學生生活中和學習中接觸最后的人,可以說班主任的師德對于學生來說將產生重要的影響。一方面班主任的良好師德將對學生產生教育的作用,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德育素質。另一方面,師德也對教師本身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和約束作用。事實上學校的德育工作開展成功與否,是與班主任素質和能力有著一定關系的。沒有教師的以身作則就難以實現(xiàn)真正的德育。德育并不是一種技術性的問題,它需要教育者以自身的修養(yǎng)為基礎,然后再結合各種手段來進行教育的一種形式。因此,職業(yè)院校的德育工作一定要重視班主任的重要性,要為學生選擇師德良好的教師作為班主任,并能緊密結合職業(yè)院校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工作,從而促使德育工作的質量能得到全面提升。
2職校學生的狀況
2.1心理狀態(tài)方面
因為大多數(shù)職校生都是考試落榜生,與大學無緣,所以難免會產生自卑和困惑的心理。而且職校的學生因為得不到肯定和認可,甚至會感覺前途無望,最終自暴自棄。他們當中有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放縱自我,缺乏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叛逆心也非常重。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職校學生是獨生子女、留守家庭以及離異家庭,他們普遍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長大,難免缺乏艱苦奮斗的決心和毅力。同時,也沒有遠大的抱負和志向。
2.2日常行為習慣
很多的職校學生沒有認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習慣,缺乏組織紀律,自由散漫。此外,因為職校學生的文化基礎不好,所以對學習也沒有信心,常常抱著敷衍和應付的態(tài)度進行學習。在生活當中,職校生也沒有嚴格約束自己,不但抽煙喝酒,迷戀網絡,甚至還有說臟話,打架等不良現(xiàn)象。
3德育教育工作的誤區(qū)和問題
3.1對學生的管理過于放松
一些職校為了爭搶生源,對學生的教育采取放緩和放任的態(tài)度,甚至將學生視為“上帝”。舉個例子,一所職校對校規(guī)校紀的執(zhí)行過于放松,對違紀學生過于寬容,導致學生產生了自由散漫,為所欲為的心態(tài)。為此,一些班主任的解釋是這樣的:招生不易,應該以正面教育為主。
3.2對德育教育的理解太片面
因為只追求就業(yè)率,所以班主任只重視學生的專業(yè)課學習。對于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教師根本沒有嚴格的實施。還有一些教師,錯誤的將德育教育看作是紀律教育,要求學生聽話和服從,以此來判斷學生的德育水平,這是錯誤的方式。
3.3德育教育不到位
學生之所以對德育教育感到乏味和枯燥,是因為教師只進行了理論知識的灌輸,缺乏吸引力。一部分學生表面上參與了進去,實際上沒有能夠受到感染,甚至德育教育沒有起到任何的效果。還有一些班主任,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使得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價值觀、道德觀。
4職校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4.1將德育融入生活
職業(yè)院校雖然在當前階段已經開始逐漸開設專業(yè)的德育課程,但事實上,由于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時間更長,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的教育更加能起到教育作用。德育本身就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那么作為班主任只有在學生的生活中逐漸融入德育,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督促,才能更好地起到教育的效果。例如,對焊接班的學生,由于焊接專業(yè)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很多的家長不愿意讓孩子接觸這樣環(huán)境,也沒有看到未來焊接行業(yè)發(fā)展的前景;而受這樣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對焊接專業(yè)也會存在排斥心理,甚至不愿意上課,或者逃避學習。再加上職校的學生能力和素質不高,缺乏良好的習慣。作為班主任就應重視這樣的問題,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針對性的德育工作,要讓學生學會感恩,更多地了解到父母以及師長的辛苦。對此,教師可以利用班會時間來進行感恩教育,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或者進行演講,讓學生能更多地認識到德育,學會感恩,并更快地適應社會發(fā)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會了解到社會上的一些發(fā)展,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正確的看待自己的專業(yè),從而為未來的素質和能力提升作保障。
4.2轉化教育方式
大多數(shù)的職業(yè)院校學生都是“90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在乘風破浪,披荊斬棘,面對著浩瀚的大海航行。班主任就是他們的領航員,需要在一點一滴中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向一個更好的方向前行。學生在這個年齡的發(fā)展中會出現(xiàn)很多的困惑和問題,再加上受網絡的影響,很多學生都出現(xiàn)了心理上的問題或者價值觀念上的變化。以往面對這樣的問題都采取的是圍堵方式,或者直接教育和批評,導致學生出現(xiàn)逆反心理,教育效果并不好。這種情況下,應當積極轉換教育方式,采取換位思考的形式,以一種寬容和包容的心來面對學生,欣賞學生的優(yōu)點。當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情感關懷以后教師再來逐漸地引導他們調整心態(tài),就能產生更好的效果。例如,面對早戀問題。班主任可以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這種感受是十分美好的,沒有任何的錯誤,只不過我們當前處于人生的交叉路口,我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可以先將感情的事情放一放,然后更加努力地完成其他的重要事情”。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從而起到德育的作用。
4.3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社會實踐工作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勞動意識,形成很好良好的品質,比如堅強、樸實等等。因此,班主任還可以適當?shù)拈_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比如鄉(xiāng)下勞作、社會調查、慰問特殊人群等等,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當中,體會到勞動的艱辛和不容易,同時也更加尊重勞動成果。另外,這樣的活動也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責任心,主動承擔責任,杜絕不勞而獲的思想。
結束語
班主任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導者,也是傾聽者。作為班主任,在職校的德育教育中,一定要認清自己的位置,要與學生更好地進行溝通,從而促使學生的思想上能與班主任達成一致,這對德育效果提升會產生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梁悅娟.傾注愛心講究藝術——淺談職校班主任德育工作[J].才智,2015
[2] 劉景忠.德育成效都去哪兒了[J].江蘇教育,2015
[3] 張燕飛.如何增強班級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和感染力[J].高考(綜合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