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生進行語文學習、鍛煉寫作與閱讀能力的開端,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趣味識字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識字學習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熱情。本文對趣味識字教學進行分析,并提出關于小學語文課堂趣味識字教學有效性與應用性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課堂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教學是打開學生想象、放飛學生夢想的理想課堂,漢字、語文知識能夠給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和感受,教師也要極力為學生提供開放性的空間和充滿趣味的課堂環(huán)境。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通過每一個漢字的學習來引發(fā)學生的想象和學習的欲望,要讓小學生發(fā)自內心喜歡漢字、熱愛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識記漢字的能力和效率,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掌握教材內容與難點重點,充分利用直觀、具體、形象的表現(xiàn)方式并結合漢字自身的規(guī)律性質,向學生呈現(xiàn)漢字、為學生教授漢字。趣味性的識字教學模式能夠完全調動起學生的思考與觀察能力,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活潑、富有趣味的課堂環(huán)境中掌握漢字、認識生字,進而提高趣味識字教學的效率。
一、創(chuàng)設趣味性識字教學情境,構建輕松的教學氛圍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和進步的有效推動力,小學階段教育的重點內容與關鍵部分就是學生學習興趣的調動和激發(fā),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人格性格得到尊重能夠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培養(yǎng),也能為良好教學環(huán)境的塑造提供有利條件。小學語文教師與其他教育工作者需要將小學生的識字能力、認字基礎、生活環(huán)境以及個體差異進行總結,有針對性第為學生構建愉快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具有趣味性的識字學習情境,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興趣的推動下主動學習和掌握識字方法與技巧。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為學生營造和諧閱讀氛圍的方式提升小學生識字的能力并且鞏固識字成果,堅持在閱讀中識字、在識字的基礎上進行閱讀,將二者有效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記憶,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情境。
例如進行一年級“識字2”中《日月明》的教學時,教師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日、月、明這三個漢字,還應當將這三個漢字置于古詩《靜夜思》中進行朗讀,或者通過教師示范閱讀的形式幫助學生提高認字水平,為學生提供互動、輕松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二、利用趣味故事進行識字教學,提高趣味識字教學有效性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字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使得識字教學能夠做到有跡可循、有據可依。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漢字識字趣味教學時,可以充分掌握和利用漢字的結構特點或者概念內涵進行趣味故事創(chuàng)作,在給學生講述趣味小故事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漢字的意義或者牢記漢字的字形,從而做到趣味教學、興趣教學。小學生由于年齡原因在剛接觸漢字、學習漢字時有可能產生畏難情緒,由于掌握漢字數(shù)量不夠而難以進行生字識記。教師要根據教學經驗和學生需求進行再創(chuàng)作,賦予漢字新的有趣的內涵,促進學生學習,提高趣味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教師在進行“坐”這一漢字的趣味識字教學時,可以通過講解如下故事進行:“兩個人背靠背坐在地上,‘土’也就代表著‘地’,地上長了一棵樹,他們靠在樹干上休息。”這樣直觀的講解能夠提高識字教學的趣味性。
三、圖文結合調動學生積極性,豐富趣味識字教學形式
處在小學學習階段的學生,對于新奇的事物都具有較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對于繪畫、圖畫也保持著極為濃厚的興趣,小學教師在進行趣味識字教學時就可以很好地利用這一點。教師可以鼓勵和引導學生收集自己喜歡的圖片,并將所得圖片進行積累匯總,建立起自己的畫冊,并在課堂上選取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張圖片進行場面描述,在小組內自由交流,交流過后用筆寫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圖片的基本內容,強化小學生識字、認字、寫字的能力。對于帶有漢字的圖片,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識記,擴大識字范圍,提高學生看圖寫字的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為學生呈現(xiàn)圖文并茂的圖片等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識字主動性,鼓勵學生理解圖片文字想要表達的真實意義,從而使趣味識字教學的教學形式得到豐富。
例如在進行二年級上冊“識字6”中《贈汪倫》的識字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幅描述古詩場景并帶有古詩內容的圖片,鼓勵學生通過看圖掌握古詩內容,并盡可能認出古詩中的漢字,組織小組評比,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四、充分利用趣味歸類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小學階段需要學習的漢字數(shù)量多、種類廣,單純依靠單個漢字進行識字教學的方式耗時耗力、效率低下,難以滿足趣味識字教學的需求。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把握規(guī)律,由一個字的教學轉變?yōu)橐活愖值慕虒W,提高趣味識字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識字學習階段中,小學生學習和記憶最多的漢字大部分是形聲字,形聲字也是漢字組成中占據絕大部分的漢字種類。教師通過形聲字的教學與趣味歸類識字方法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學會猜漢字的大致意思與讀音,這是小學階段學生識字讀音的一種主要方法,對于從未見過的漢字也能夠進行大致猜測,拓寬學生識記漢字的層面,理解漢字的含義。教師要為學生進行形旁與聲旁的歸類,并通過有趣的記憶方法幫助學生更快地掌握更多的形旁與聲旁,讓學生能夠在猜測過程中和猜測正確的喜悅中提高學習漢字的熱情。
例如在進行聲旁“青”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向學生呈現(xiàn)晴、情、請等漢字的方式來使學生把握不同漢字的不同結構,在掌握不同之處的基礎上學會猜測其他漢字例如“清”,鼓勵學生猜測讀音與含義,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有效結合生活實際,鞏固趣味識字教學成果
生活是語文知識的來源,也是語文學習的歸屬,無論是哪一學科都能夠通過實際生活進行表達。而語文學科與實際生活有著極為緊密的聯(lián)系,如果小學生能夠學會時時刻刻將課上所學語文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聯(lián)系,就能夠很好地鞏固趣味識字教學成果,加強漢字識記水平。因此,將趣味識字教學生活化也是一項有效的教學措施。教師要善于鼓勵和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漢字、學習漢字,在課堂上學會漢字、在生活中應用漢字,從多個方面和角度發(fā)現(xiàn)漢字的有趣之處,并賦予漢字活的、有意義的、生活化的深刻內涵。趣味識字教學最根本的任務就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漢字,能夠在鞏固既有學習成果的同時增加學生的識字數(shù)量。
例如在進行漢字“看”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說明在實際生活中人是通過眼睛看事物的,而眼睛又可以用“目”來代表,所以“看”的下半部分是漢字“目”,而不是“日”,從而糾正學生易將“看”字寫錯的小錯誤。這樣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還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漢字的主動性,學會在生活中思考、在生活中品味漢字的真正含義,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勇于質疑的良好學習品質。
六、結語
小學學習階段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對于漢字的認識和學習能力需要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往往缺乏較強的自制力且活潑好動,同時這一階段的小學生也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較強的可塑性,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能夠因材施教,在把握學生身心特點和規(guī)律的基礎上為學生奠定良好的語文基礎。趣味識字教學符合學生心理需求和發(fā)展規(guī)律,迎合了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要求,教師要采取多種方法措施,為學生營造有利于學習、充滿趣味的識字環(huán)境,并結合兒歌、故事等形式擴展教學方式,使小學生能夠熱愛漢字、善于識字,進而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何杰.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6(2).
[2]張玉發(fā).淺談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7(1).
[3]楊琴.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雜志,2016(1).
[4]牟莉芬.趣味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探索者,2016(11).
[5]王建玲.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識字教學效率[J].中國校外教育,2015(7).
[6]岳慧琴.試論小學語文趣味識字教學的對策[J].經貿實踐,2016(3).
[7]丁利霞.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識字教學[J].學周刊,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