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具有重要作用,對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直接影響。然而,大部分小學語文老師不太注重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使學生在朗讀中享受到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影響了整個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對此,本文結合筆者自身多年來的教學經驗,就如何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展開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教學;興趣;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朗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朗讀教學有利于小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有效地學到新知識,并且能熟練地應用到日常生活中。眾所周知,小學生年齡小,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特征,他們在課堂上的注意力難以長時保持集中,如果老師是一味地講解知識,他們難免就會注意力分散,無法學到課堂知識。因此,語文教師此時若能通過采用朗讀的方式,讓學生大聲地朗讀課文,同時在老師聲情并茂的示范朗讀下,學生的感官將會受到刺激,促使大腦集中注意力,從而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朗讀興趣,為加深記憶和深刻地學習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朗讀的作用不止上述一點,還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積累詞匯和熟悉句型,為提高語言表達及其應用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兼具的基礎學科。就工具性而言,小學生應學會熟練的應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就人文性而言,小學生應體悟到語言文字的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在朗讀中做到聲情并茂、書聲瑯瑯,從而強化語感,進一步增強應用語言的信心和能力,使朗讀不再成為機械式的搖頭晃腦地讀,而是讓學生在“悅讀”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二、加強語文朗讀教學的方法
為了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不斷探究更加高效、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下面就如何加強語文朗讀教學,提高學生朗讀效率進行詳細討論。
(一)豐富朗讀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朗讀是一種視覺、發(fā)音器官、聽覺思維與書面語言結合的過程。根據小學生表現欲望比較強烈的特點,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匯總可以根據不同的課文采用不同的朗讀形式,這樣豐富多樣的朗讀形式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1.分角色朗讀
小學生最深愛的朗讀方式之一便是分角色朗讀。通過分角色,學生可以在朗讀中既能熱情地朗讀文章,又能實現與其他同學的深情互動。在具體的朗讀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男女結合等形式來朗讀,這樣的方法尤其適合一些充滿人物對話和喜劇類文章,例如《變色龍》《林沖棒打洪教頭》,詩朗誦《我們愛你啊,中國》等。通過采用分角色朗讀的形式,學生將會深深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從而激發(fā)朗讀興趣,加深對課文知識的記憶。
2.配樂朗讀
要更好地做到聲情并茂,在朗讀中通過引入配樂的方式,也是不失為一種良好的途徑。據研究表明,配樂朗讀比其他形式的朗讀更能渲染朗讀氛圍、激活朗讀魅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配樂朗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例如朗讀《把我的心臟帶回祖國》一文,教師通過互聯網搜集與這篇文章相匹配的輕音樂,在朗讀時播放該音樂,則會把學生朗讀的情感推入一波又一波高潮中,從而深刻領悟到偉大的音樂家——肖邦的愛國情操。這樣不僅加深了對課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也更能把握和領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及其主旨。
(二)制定獎勵辦法,提高朗讀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培養(yǎng)孩子的朗讀習慣,讓孩子對朗讀感興趣,除了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學方法,還可以制訂一些獎勵的辦法。我的每堂課的前十分鐘都是屬于學生的,我鼓勵他們大膽地站上講臺,進行大聲、有感情的朗讀,只要他們勇敢地站上講臺,我都會給他們頒發(fā)一個小卡貼,當他們收集100個卡貼的時候,便可以到我這里換取11個小玩具。這個方法很有效,讓孩子們有了朗讀的動力,但是,我明白這不是最根本的方法。因此,我在選取獎勵的禮物時格外注意,盡量選取物美價廉、孩子感興趣的東西,而絕非昂貴的禮物,我想要孩子真正享受到朗讀帶來的樂趣,而不是禮物帶來的樂趣。我想,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樂、單純地成長。
(三)加強語文材料的積累,為語感的培養(yǎng)打好基礎
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離不開多讀、多背,大量的閱讀語文材料。老師要不斷為學生提供課余的語文學習材料,比如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的文章來閱讀交流,列出書目,布置學生在指定時間完成熟讀、背誦等。學生自身也一定要養(yǎng)成多讀、多背的良好習慣,對于經典的作品,比如唐詩、少兒詩歌、散文、名言警句等要有一定的背誦量積累。只有這樣長期的學習,才能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才能更好地理解、體會課文。因為自身具備了一定的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才能克服朗讀中語感的呆板、沉悶。學生自身良好的語言素養(yǎng),也會潛移默化地傳遞到的朗讀之中,朗誦的語感才能準確、生動,才能散發(fā)出靈透、神韻的魅力。
三、結語
我國著名的文學家王安石對“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字的反復推敲,賈島對“僧敲月下門”中“敲”字的反復推敲,就已經表明“文章不厭百回改,反復推敲佳句來”的道理。與此同時,朗讀也是一樣,“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作為消息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不斷探索新的、有效的、適合學生的朗讀教學方法,為切實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教學效率“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黃伙釵.淺談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J].課外語文,2017(5).
[2]文增軍.朗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6).
[3]杜修剛.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朗讀訓練[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