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作文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中考作文的分值決定了它在考試中的重要性。但是考場上很多同學根本不知道該寫什么、怎樣恰當?shù)乇磉_自己的感情。本文對于2017年中考作文進行分析,并提出幾點心得,以供參考。
【關鍵詞】2017年;中考;作文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文試卷中作文能綜合體現(xiàn)學生的閱讀、寫作、邏輯、構思、語言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
《這就是我的承諾》,命題作文,此命題對考生來說皆有話可說,皆可成文,難度不大,但想得到高分,需仔細斟酌,從內容、語言、選材、立意上合理安排組織。
首先審題,找關鍵詞?!俺兄Z”,即應承允諾,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所說的具有一定憧憬的話,一般通過努力是可以實現(xiàn)的?!俺兄Z是一份責任,也是一種素養(yǎng)”。暗示承諾是責任,是素養(yǎng)。
這個作文題更多地希望中學生明白承諾的重要性,在聯(lián)系自身經歷時,從承諾出發(fā),讓學生有更充分的主人翁意識,“我已長大”,需要信守承諾,實現(xiàn)承諾,真正成為一個有責任感、使命感的人,從而提升個人素養(yǎng),進而提升國民素質。孩子是國家的未來,未來一代是需要懂得敬畏、擔當責任、心懷感恩的一代。
“這就是”:強調態(tài)度堅決。
“我的承諾”:主人公是我,而不是他人,我決心肩負起責任。我要具有堅持不放棄、說到做到的精神。從題干“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在初中生活里,你有過哪些與承諾有關的經歷和感觸”可知,此文希望學生能夠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如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而非僅用記敘或是僅用議論。
其次立意,確定文章中心主旨??杀磉_對某個觀點或實現(xiàn)某個目標的堅定信念。
再次選材,突出堅守承諾所付出努力的過程。根據(jù)承諾對象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創(chuàng)作角度如堅守友情,超越自我,熱愛生命等。
一、在閱卷中,作文值得借鑒的地方
(一)能緊扣標題,緊扣作文提示,圍繞中心展開
尊重他人是一種承諾,與人為善是一種承諾,不忘初心是一種承諾,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人美、景美是一種承諾,傳承經典是一種承諾,實現(xiàn)承諾是一種承諾……將承諾這個大范圍的詞縮小,從小處落筆,以小見大,來表現(xiàn)中心。
其中不乏創(chuàng)新型話題,例如尊重中國足球是一種承諾,你可以不喜歡,但你要尊重,從中國足球的發(fā)展、中國隊員的訓練,鑒證中國足球所代表的堅持不懈、不屈不撓的體育競技精神。呼吁國人關注國足,實現(xiàn)“我”的承諾、國人的承諾,以期待中國足球可以走向世界。此作文角度新穎,關注時事,引人深思,立意深刻,在行文中需從我的角度出發(fā),緊扣主題。
另外還要關注中華歷史文化,面對泱泱大國之遭遇、雪恥、雄起,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實現(xiàn)承諾,完成華夏子女、龍的傳人的一份責任。此類文章讓人感嘆新一代青少年學生的使命感,“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振奮人心,充滿希望。
這兩類作文立意更為深遠,談古論今,與時俱進,站在宏觀角度、更高層面來把握,高瞻遠矚,具有時代感召性。
(二)聯(lián)系生活實際,有感而發(fā)
親情、友情、師生情是學生作文的核心,這極其符合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生活經歷,有話可說。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尤其是初三備考的日子里,體育加試,沖刺100天,這是必經的成長過程,讓學生學會了感恩,感謝父母的無私付出,感謝老師的辛勤培養(yǎng),感謝同學的真誠幫助,回憶滿滿,感動滿滿。學生在表達此類話題時,自然情感的流露,感動了閱卷老師。所以,中考不僅僅是一次考試,更是一次成長之旅、心靈之旅。
二、作文中的不足之處
(一)“蜻蜓點水”,立意不深刻
有些考生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事例簡單化,缺乏典型性、代表性。比如寫過馬路時不闖紅燈,和同學約好三點鐘在新華書店見面,借同學書本信守諾言準時歸還,等等,這只是承諾中最基礎的層面,此類作文雖無跑題之嫌,但難得高分。
(二)作文出現(xiàn)偏題、跑題現(xiàn)象
有些考生只寫他人經歷,羅列事實,而無自身經歷和感受,只是在文末最后一句提到“這也是我的承諾”,頭重腳輕。比如對公交車上看到別人讓座,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大篇幅敘述,而無聯(lián)系自己,結尾一句帶過,未抓住作文的核心、重點。
(三)運用“苦情戲”,妄圖打動老師
一部分考生在作文中寫到爺爺、奶奶去世,內心觸動,希望完成對爺爺奶奶的承諾,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shù)娜?。爺爺奶奶去世,符合人之常情,關鍵有些考生故意編造故事,沒有親身經歷、切身感受,事情內容顯得虛假不真實,這便失去作文題目的初衷。
在閱卷中,還有一類問題引人深思。
大多數(shù)農村考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父母外出務工,爺爺奶奶在家辛苦地將兄妹幾人拉扯大,而且還有繁重的農活。他們的承諾便是讓父母、讓爺爺奶奶過上好日子,以后不再那么辛苦勞累。多么樸實、懂事,又多么現(xiàn)實、辛酸的承諾??!“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正是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磨煉了他們的意志,早早地體會生活的不容易,體會長輩的無奈與堅韌。“知識改變命運”,對于寒門學子,努力學習,不斷求知,是他們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吧!幼小的肩膀早早地承擔起家庭的責任,讓人多了一絲同情,但更多的是一份欽佩之感。在物質上,與城市孩子相比,相差甚遠,但在精神上他們是富有的。城市娃何時能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何時能撐起一片天?而農村娃又何時能改變現(xiàn)狀?農村現(xiàn)狀又何時能改變?……
以上是閱卷時的幾點思考,“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好書、好讀書、讀書好”,博覽群書,方能言之有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定能在寫作中如魚得水。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