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階段尤其是低年級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口語訓練的引導是不可或缺的教學內容,這是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關鍵性方法。而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好動且熱愛表現(xiàn)自我的特點非常突出,所以老師在進行口語訓練的引導中,應根據(jù)需要訓練的具體內容來合理而恰當?shù)厥褂帽硌莘?,引導學生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下能發(fā)揮口語表達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到語言的交流與互動中來,從而不斷提升語文口語能力。
【關鍵詞】表演法;小學語文;口語訓練;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樂于表現(xiàn)自己且生性活潑好動的特點,使得表演法這種口語訓練的方式很符合這個階段的學生學習,借助表演法來培養(yǎng)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并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口語訓練中來,這就需要老師必須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引導和調控,使得這種表演法能對學生的語文口語訓練起到促進和提升作用。
一、提前做好準備,調動和活躍學生口語表達的熱情和思維
在小學語文的口語訓練過程中,為了讓這種表演法的運用效果更佳,作為老師應在使用前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因為表演法的教學實踐是否能起到相應的提升學生口語的效果,與老師的前期準備工作有著密切的關系,而且也正是通過這個準備階段來調動和活躍學生口語表達的熱情和興趣,讓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并做好主動參與到口語訓練的活動中來的準備。所以要利用表演這個平臺來提升學生的口語水平,老師首先應從實際出發(fā),結合學生表演的需要來準備盡可能完整的道具,并能讓學生的全身上下都可以發(fā)揮其訓練的作用。另外,老師還要注意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實現(xiàn)表演法促進口語訓練實踐的效果和目的。例如在學習三年級的語文園地二中的一個有關“我們可以做點什么”的口語訓練話題,在表演這個話題前,老師應引導學生先探討一個問題:“你們認為我們目前生活的環(huán)境是什么樣子?有沒有被污染?你看到了哪些污染環(huán)境的現(xiàn)象?我們可以為保護環(huán)境做點什么呢?”然后很多學生開始爭相討論開來,并開始踴躍回答,“我們小區(qū)的池塘里全是垃圾,而且開始發(fā)臭了”,“我家附近有一個工廠,經(jīng)常排很多濃煙廢氣”,“我們應該少用一次性碗筷,少隨地亂扔垃圾”,“我們應該多種植樹木,改善我們的空氣”,“我要告訴我的家人和朋友,讓他們愛護環(huán)境,保護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經(jīng)過同學們踴躍而熱鬧地回答老師的這些問題,學生的思維被打開,并開始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同時再加上老師所準備的各種有關污染環(huán)境的資料,讓學生在接下來的表演中背景和內容更加豐富和充分,以此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到口語訓練中來的積極性,而且結合完備的各種道具準備,讓學生的參與性更高,意識到這種表演法的有趣性,從而積極參與到這種口語表演中來。
二、表演實踐口語的過程應注意調控學生口語表達的細節(jié)和效果
接受口語訓練的主體是學生,要鍛煉和提升學生這種口語能力的根本前提是在一個有效、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所以在組織學生開展這種表演法的口語訓練過程中,應把握和控制好學生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表演,對學生在表演中存在的各種口語問題應尋找恰當?shù)臋C會指出并進行糾正,不斷提升這種表演口語訓練的效果。例如在小學四年級上冊的語文園地中有關“文物的保護”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中,可讓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自主編寫一個有關“文物保護”的短小劇目,并自己組織同學表演出來。其中有學生組織大家表演了有關“敦煌莫高窟一游”的短劇,如下:
小明今年暑假和小伙伴去了敦煌莫高窟去看我國的藝術畫廊。其中有一個同學觀賞畫廊途中,拿出小刀準備在壁畫上刻上自己的名字,并說:“刻下‘到此一游’才不虛此行?!贝藭r,小明看到這一幕便上前立刻制止了他,并說:“同學,敦煌莫高窟是我國寶貴的藝術宮殿,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我們應該保護這些畫廊,不應該隨便破壞它們?!贝藭r其他幾個同學也紛紛走過來勸說這位刻字的同學,說:“你這種行為不對,作為一個學生,保護這些古典文化寶庫是我們的職責,必須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保護和愛護我國的文物?!边@位刻字的同學瞬間感覺到自己的不對,并說:“對不起,我以后不會這么做了。”
學生在這樣的表演過程中,不僅倡導大家要愛護文物,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相互之間的語言溝通與表達、這個過程的信息傳遞。老師應做到適當?shù)攸c撥和協(xié)助,從而真正發(fā)揮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老師應做好表演后的評價
在學生口語訓練的表演結束后,老師應對學生的表演進行全面而具體的點評,重點是對表演中的語言應用進行表揚和鼓勵,并同時對其表演中存在的一些語言問題進行點撥,讓學生對語言有一個更加正確的認知,并引導學生樹立這種表演口語的信心和積極性。例如在學習人物后,老師可組織學生開展“我身邊的她或他”,來讓學生上臺通過表演來介紹自己的同學或朋友,可通過表演一個具體的事件來突出人物的個性或者特點。很多學生都爭先恐后地主動上臺表演,為同學介紹自己的朋友,而且表演完后,老師可讓學生對表演相互進行評價,說出自己認為同學表演的優(yōu)缺點,最后則是老師對學生的精彩表演進行表揚和鼓勵,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語言的理解和表達,不斷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表演的辦法來提升小學語文口語訓練效果符合當前小學生的個性與年齡特點,并深受同學們的喜歡和熱愛,但在表演過程中老師應引導學生注重語言的創(chuàng)新應用,并與學生互動,調控好表演節(jié)奏,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國賢.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方法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5).
[2]萬斌.培養(yǎng)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有效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3(13).
[3]趙靜.創(chuàng)意口語訓練,點亮精彩課堂——低年級表演型口語交際課堂實踐例談[J].新作文(小學作文創(chuàng)新教學),2015(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