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新課改背景下,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同時也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在研究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問題時,必須遵循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從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來進行分析,尋找有效合理的教學方式來提高教學質量和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策略;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一、構建和諧師生關系
新課程改革提出要明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要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堅持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確保教學活動的內(nèi)容滿足學生的心理素質和興趣愛好。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模式,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快學生進入到文章內(nèi)容的速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還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還需要教師認真傾聽學生的聲音,注意學生情感的變化,不僅要做學生的良師,更要成為他們的益友。要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通過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為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在良好心理效應基礎上激發(fā)更大的學習潛能,從而為實現(xiàn)初中語文的高效課堂奠定基礎。
二、加強課堂閱讀教學
初中語文新課程改革標準中的明確提出要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加強學生對閱讀的理解和體會,因此教師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需要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有感情有層次地閱讀,通過對文章遣詞造句的欣賞以及情感的體會,深刻掌握文章的思想和內(nèi)涵,不斷充實自己的語言表達存儲。還要加強對學生情感體驗的關注,指導學生對文章的語言特點進行探究。比如教師在進行《音樂詩人貝多芬》的講解時,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快速閱讀,并讓學生對失聰?shù)那闆r進行模擬,在閱讀時,還可以播放傷感的音樂,使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到文章情感中,加深學生的感官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作者感情,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升教師自身素養(yǎng)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僅是知識的講解者,更是教學理念的輸送者。他們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還教會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運用這些知識。因此要想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素質,只有教師具備了豐富的文學知識儲備和生動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發(fā)揮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的引導作用,將課本上的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示出來。比如教師在進行《專題漢字》這一課講解時,首先要了解相關漢字的演變以及相關的書法知識和氣韻,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會到漢字的魅力,從而開展生動的教學互動。
很多人都說語文是個博大精深的學科,不是因為語文教材上有幾十篇課文,而是因為語文本身所具備的文學、語言藝術,以及人類文化在語文中的呈現(xiàn)。
也并不是說語文老師就必須要博學多才,是個知識淵博的學問家,但作為語文老師,必須要朝學者型老師的方向努力,做到開卷能讀,提筆能寫,文筆飛揚等。只有這樣才能在講課時胸有成竹,得到學生的認可。
四、精心設計文章切入點,挖掘學生潛在的學習欲望
課文的切入點非常重要,但想要找準切入點,就需要老師在備課時對問題進行精心設計,通過巧妙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思維去尋找答案。在讓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學生成功解決了老師設置的問題,同時也學會了課文中的難點。不但沒有給學生學不會的壓力,還能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知識,對所學的知識點印象深刻。在設計問題時,老師要有目的性,問題的設置要符合教學任務。比如在學習《陳涉世家》時,文章中有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老師可以就此進行引導,陳涉發(fā)出如此強烈反應的原因是什么?他反應之后采取了什么舉動?這些行為會具有怎樣的歷史意義?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學習課文,學習效果會提高很多。
五、教師要注重開發(fā)校本教材
“在現(xiàn)狀下,尤須進行六大解放,把學生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解放他們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他們的雙手,使他能干;解放他們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們的嘴,使他能說;解放他們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取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他們的時間……”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實際上就是在說,語文教學不能閉門造車,要用開放性思維進行教學,從課本走向生活。而對校本教材開發(fā)就是非常有效的方式。
所謂校本教材就是根據(jù)《標準》里的指導理念,根據(jù)現(xiàn)代教育思想和理論,來對校內(nèi)和校外的語文學習資料和資源進行篩選,為學生提供更多更豐富的語文學習資料,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尋找一些可以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同時又具個性化的教材,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更感興趣。也可以更快地達到初中語文教學目標,并對初中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展開研究,研究和制定出一些符合初中生學習的教和學的語文素材,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六、結語
語文的學習對每個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學生不但可以學會豐富的知識,還能具備良好的知識底蘊和理解能力,更容易學習陌生的知識。對初中語文教學來說,更是如此,初中生正處學習各種復雜知識的過程,所以很有必要提升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為初中語文教師教學提供有效的參考。
參考文獻
[1]于妍.如何構建以學生為主的初中語文有效課堂[J].留學生,2016(3).
[2]戴正軍.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教育,2016(34).
[3]楊子孝.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留學生,2016(9).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