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激烈的高考競爭和高速發(fā)展的社會環(huán)境下,中學語文的詩歌教學出現(xiàn)了許多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本文將從朗讀、教學、鑒賞、積累四個方面入手提出在高考意識下的詩歌教學方式。
【關鍵詞】高考意識;詩歌;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強化詩歌的朗讀背誦
朗讀是詩歌教學中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朗讀詩歌可以使學生對詩歌的內容和情感表達有一個宏觀的整體感知,有利于學生詩感的培養(yǎng)和情操的陶冶。不斷朗讀后,學生可以背誦詩歌,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更有助于學生對詩歌形成深刻的認識。沒有充分的朗讀和背誦,就無法形成對詩歌的整體把握和感受。在朗讀時,不僅要注意朗讀詩歌時語速的快慢、聲調的高低、語氣的輕重變化,還應注意停頓和平仄押韻。多讀多背不僅有助于學生形成詩感,也可以促進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詩歌內容,這樣解讀出的詩歌才能更加貼近作者的意思,也更容易在考試中得到分數(shù)。
充分的朗讀背誦是形成詩感的前提基礎。只有加強朗讀,充分發(fā)揮出朗讀在詩歌教學中的作用,才能真正實現(xiàn)詩歌教學的目標,達到詩歌教學的要求。想要充分發(fā)揮朗讀的作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和錄音設備,采用教師范讀、學生領讀、分小組讀、集體朗讀等形式組織朗讀教學工作,多種多樣的朗讀形式可以使詩歌朗讀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更加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
當然,教師自身的朗讀水平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雖然大部分學生可以準確劃分詩歌的節(jié)奏,卻無法落實到朗讀中去。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其加以引導,教授學生朗讀詩歌的方法,幫助學生掌握朗讀詩歌的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
二、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
高中語文詩歌學習的一大部分是《唐詩宋詞》,學生只有充分地理解詩歌內容以及詩歌中所涉及的作者和寫作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解讀詩歌。這些基礎知識的學習,也是課堂教學的重點。教師的任務就是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幫助學生掌握詩歌內容、思想情感以及所采用的表達方式。
在教學方式的選擇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播放與詩歌內容對應的影片、音樂、圖片,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快速地投入到詩歌的意境中去,加深對詩歌的印象,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分析詩歌。另一方面,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如在教學《琵琶行》一課時播放琵琶樂曲,能幫助學生很快進入角色。在學習詩歌《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播放《三國演義》電視劇片頭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也能促使學生進入詩歌所描述的雄奇壯美的意境。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樣的詩歌綜合性學習活動,讓詩歌教學活起來。它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日常生活,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的詩歌體驗,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具體的古典詩歌教學實踐中,可以開展多種多樣、不拘一格的詩歌綜合性學習活動。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新型的綜合性教學形式,如詩歌吟唱、小組講解詩歌比賽、課堂表演等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熱情,幫助學生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體悟詩歌。
三、深化鑒賞方法的解讀
相較于文言文,考試中學生在詩歌鑒賞題的失分更為嚴重。主要是因為學生對詩歌的理解能力較弱,學生僅有的文言知識不能靈活地用于詩歌練習中,知識鏈出現(xiàn)斷裂,所以學生容易將一首完整的詩歌解讀成七零八落的片段。針對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題目、作者、注釋、詩文、問題等五個方面依次解讀詩歌,層層深入,并指導學生對詩歌內容和表達方式形成一個宏觀的整體認識。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背景和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其次,要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這些字詞往往可以表達作者的情感或具有高超的表達技巧。詩歌是高度凝練的藝術,具有極高的概括性,因此要引導學生在賞析詩歌時抓住詩句中的關鍵字詞,即“詩眼”。再次,要指導學生抓住詩歌中的關鍵意象。詩是情感的藝術,一切景語皆情語,意象不僅是作者對人事景物的外在描摹,更是作者主觀情感意志的內在抒發(fā)。詩人從自身出發(fā),賦予眼中之景、眼中之物以自身的情感。因此,抓住了主要的意境就基本可以確定詩歌的情感基調和作者所要表達的基本情感。最后,要引導學生抓住詩歌的寫作特點,這是詩歌鑒賞題的出題點也是難點,需要在平時的教學和練習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和分析能力。
四、注重詩歌習題的積累
在詩歌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課本中所要求教授的基礎知識,更應該注重在日常生活中滲透詩歌教學,把詩歌教學落實在日常點點滴滴的積累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找出詩歌鑒賞題的正確答案,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放射性的思維習慣。當前,中學生的學習科目多、任務重,閱讀的時間極其有限。因此,必須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如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課間時間閱讀??梢蚤_展每日一詩活動,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課外優(yōu)秀詩歌,積累閱讀經驗。最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詩歌鑒賞題的考查內容覆蓋面較廣,所以在日常的訓練和習題中,我們也應多角度地選取詩歌,讓學生從不同方面了解詩人。習題內容涉獵范圍要更加廣泛,各個題材都應有所涉及,選材時不能偏廢。在難度方面,近年題型難度適中,所以在平時的練習中更要加強基礎知識的訓練,逐步引導學生走進古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中去,了解詩人的生活遭遇和歷史環(huán)境對其詩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應當多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生平遭遇和所處年代的社會背景,在此基礎上去分析和把握詩歌的內容主題,抓住關鍵字詞和主要意象,把握詩歌表達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抒發(fā)的情感。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多向學生講述各類歷史事件,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形式讓學生發(fā)表對歷史事件的觀點看法,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