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亞琴
【摘 要】教學的過程不是簡單的課堂授課,完整的課堂教學應該包括課前的備課,課中的授課,課后的輔導以及反思。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隨著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與發(fā)展,變革教師教育的內(nèi)容和形式將成為教師教育戰(zhàn)線上必須直面的重大課題。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的興起和發(fā)展,有意識地促進了教師隊伍的建設,教師在校本研修中不斷進步、不斷成長。
【關鍵詞】耐心幫助 結合生活 價值觀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3.155
教學反思指的是教師對自己參與教學活動的回顧、檢驗及認識,本質(zhì)上是對教學的一種反省認識活動。當前初中階段,數(shù)學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升學生使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等,這就從側面要求我們奮斗在一線的教師要不斷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學理念和角色定位,努力提升我們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反思其實指的就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不斷的評價自我行為表現(xiàn),修正自我表現(xiàn),提升數(shù)學教學的合理性和效率的一個過程。下面筆者就根據(jù)自身的一些教學經(jīng)驗,從數(shù)學教學理念和教師的角色定位、課堂教學過程、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這幾個方面分別進行了反思,希望為廣大教師同仁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對學生的期望值不能過高,耐心地幫助他們
對學生期望值越高,最后在教師心目中就會摔下來得越痛,獨生子女們,大多嬌生慣養(yǎng),生活在“蜜罐”中,被家人寵著長大,學習意識性較差,大多沒有“今天的學習是為自己將來一生奠基”的理念,亂用零花錢,吃零食,任性、自私等習性在小學階段即開展現(xiàn),學習更是無所謂,不要說課外自主性學習,就是上課能認真聽講、專心跟著學就謝天謝地了,大多數(shù)學生上課是半門心思學習,半門心思想著其他,由于學校教育的功能有限,師資編配不足,教師大多超負荷工作,所以他們在小學階段,不單是數(shù)學成績,其他科的成績都不太理想,好多小學班學生平時測試大約只有60%左右的人能達到及格水平,小學畢業(yè)后他們不容易進入要求稍高的單設中學學習,這些學習習慣和學業(yè)成績俱差的后進生最后進入了本校初中部勉強學習,你說,這種初中班數(shù)學教師教學任務艱巨不艱巨?
當從教者有清醒的認識后,才會有選擇性地使用一些有別于單設初中學生的教學方法,在教學實際操刀時,教師一定要注重學生基礎,如果知識講深講難講寬,不但不利于教學,反而會使基礎差的學生們喪失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教者在注重學生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還得多鼓勵他們,多給他們打氣,讓他們認識到,他們不是差生,他們是正常的學生,他們能學好數(shù)學,教學時,摒棄一些過難的習題,注重基礎知識教學,甚至在教學中牽涉到小學知識時,一定停下新課給他們補習該部分小學知識,小學該部分知識弄懂后再給他們學新知識,教學拖得越快,學生成績越差,倒不如讓學生搞懂一個點后再學另一個點,哪怕教學進展慢一點,教輔類練習冊上的習題有選擇性地對學生選用,著眼點始終要放在教材,讓學生首先搞懂教材后若有時間和精力再說教輔上的練習,千萬不要舍本求末。我認為,國家應針對九年一貫初中學生的特點,另編一套比單設中學要簡單一些的教材,當然,教師應較少用難題打消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性。
二、在教學時要兼顧對學生開展生活、社會方面知識的教育,教會他們怎樣做人
在我們這個社會轉(zhuǎn)型的時代,大多數(shù)青壯年家長都外出務工掙錢,學生在家大多數(shù)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隔代帶養(yǎng),隔代教育自然會出現(xiàn)“代溝”,而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在教學中灌輸學生怎樣做人、怎樣處事,在不強制的情況下盡量糾正學生的一些不良言行,開展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將缺失的家長教育適當彌補起來??v觀人的一生,可以說,成長比成績更為重要,當學生將來獨立于社會會發(fā)現(xiàn)老師教的社會常識和生活知識有比書本知識更為重要和有用的時候,學生那顆感恩的心會濃于你傳授他的書本知識。同時,少一個問題學生流入社會,就為我們的和諧國家多作了一份貢獻,所以我們教師是耐心、苦口婆心,不惜燃燒自己照亮學生一生的角色。當然我們也要抓住家長偶回家的機會,與家長交換意見。課余,教師要選擇較多時間與學生個別談心,疏通學生“心結”,這樣會更有利于你的知識教學。
三、教師要有奉獻的價值觀
在現(xiàn)今物欲橫流的社會,教師只能想到自己的追求是一個個學生的成長、成材來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千萬別與其他行業(yè)比待遇,要像我們的先賢孔子那樣,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追求學生將來成為一個個優(yōu)秀的社會公民,所以我們在工作中注意加強師德修養(yǎng),樹立奉獻意識,把我們的師德精神和奉獻品質(zhì)傳承給我們的學生,這也是社會各行各業(yè)對我們培養(yǎng)人才的首要要求,師德和奉獻精神的傳承,也讓我們后來的教育事業(yè),會后繼有比我們更優(yōu)秀的人才。
四、請家庭教育協(xié)助學校做好學生“吃苦”教育
現(xiàn)在的學生,家長心目中是專職讀書,家里農(nóng)活不讓孩子沾一點手,要求孩子你只要跟我讀好了書就行,家長這樣做,只會讓不知艱辛的學生越來越不知學習的重要性,進而加劇學習無用論思潮的泛濫,我們教師要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向家長灌輸:對孩子,可能賤著養(yǎng)比寵著養(yǎng)更好,要讓家長設法帶孩子融入社會實踐中體會生活的艱辛,體會讀書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寒暑假及雙休日,學生們既然不愿意學習,何不帶他們干活甚至打工,你干什么就帶著他干什么,就是要讓學生們多吃吃苦,你們采取的方式會比學校寬泛得多,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社會適應生存力,也是讓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的一個良方,通過你們磨煉后的學生逐漸才會成為一個珍惜學習機會的學生,成為一個愿意接受知識的學生。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逐步推進,教師為了促進學生進一步的發(fā)展,在對其進行教學時必須積極做好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工作,促使其科學的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真正的投入到學習之中,推動自身能力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做好課堂教學方面的反思工作,十分有必要。
參考文獻
[1]周浩.培養(yǎng)數(shù)學反思能力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J].江蘇教育研究,2016,(28).
[2]胡樹珍.初中科學學生自主反思能力培養(yǎng)的實踐和探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04).
[3]張艷萍.淺談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