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抗炎作用。方法:選擇我院心內科進行治療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冠心病內科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中Tc、TG、HDL-C、LDL-C、NO、CRP含量的差異。結果:在經(jīng)過1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TG、LDL-C、N0、CRP值出現(xiàn)明顯下降(P<0.05),HDL-C值明顯上升(P<0.05),且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其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中抗炎作用顯著,可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jù)。
[關鍵詞]阿托伐他汀;冠心病;抗炎作用;對比分析
隨著冠心病患病人群的不斷增加,有關其研究報道也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顯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在實質上屬于心血管系統(tǒng)的炎癥性疾病,炎癥在該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貫穿與其全過程。當血管內皮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受到某種因素的損害時,會產(chǎn)生過度炎癥一纖維增生性病變,并最終導致冠心病的發(fā)生。本文將對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療中的抗炎作用進行探討分析,旨在為臨床應用提供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資料
選擇自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心內科進行治療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3例,年齡55-81歲,平均年齡(68.3±4.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缺血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且經(jīng)過冠狀動脈造影進行確認。將這200例患者按照隨機對照雙盲的原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常規(guī)內科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ㄝx瑞制藥有限公司,商品名立普妥),每次20mg,1次/d。兩組患者均接受1個療程的治療,8周/療程。
1.3評價指標
分析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中血清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一氧化氮(NO)、C反應蛋白(CRP)的含量。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軟件系統(tǒng)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中TC、TG、HDL-C、LDL-C、NO、CRP的含量差異見表1。由表1可知,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檢測結果相近(P>0.05),在經(jīng)過1個療程的治療后,觀察組患者TC、TG、LDL-C、NO、CRP值出現(xiàn)明顯下降(P<0.05),HDL-C值明顯上升(P<0.05),且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其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已有的研究結果顯示,血脂異常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產(chǎn)生的主要誘因。其中,TG含量高易導致冠心病的發(fā)生,LDL-C的含量則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強度呈現(xiàn)正相關關系,HDL-C則是冠心病的主要原發(fā)性危險因素。因此,許多臨床醫(yī)師將調脂治療作為臨床規(guī)范治療和預防冠心病發(fā)生的主要措施。CRP作為體內重要的炎癥標志物之一,一旦機體產(chǎn)生炎癥反應,則CRP的含量急劇升高,可作為預測冠心病事件的獨立因子。
阿托伐他汀屬細胞內甲戊二?;o酶A(HMG-COA)抑制劑,能夠減少HMG-COA轉化為甲基二氫戊酸,進而減少TC在體內的合成,間接降低血液中LDL-C的含量。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選擇2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在冠心病常規(guī)內科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一個療程后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TC、TG、LDL-C、NO、CRP值出現(xiàn)明顯下降(P<0.05),HDL-C值明顯上升(P<0.05),且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其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趨勢符合冠心病的治療目標的和臨床效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的治療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的治療中抗炎作用顯著,可為臨床用藥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