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昕潔
生命教育的理念與英語教學的要求是一致的,高中英語作為高中學生的必修科目,既要使得學生掌握基本語言知識和技能,也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和價值觀。在教學過程中潛移默化滲透生命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這比對知識本身的學習更有意義。
一、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與生命教育目標的一致性
《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到“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fā)思維能力、發(fā)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yǎng)的過程?!?/p>
“生命教育”理念與高中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是一致的,都是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英語作為必修課,既要使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也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如何珍愛生命。因此,在當前的教學改革的形式下,將“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到英語教學中,對培養(yǎng)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將“生命教育”融入到英語教學中
1.讓學生主導課堂,體驗生命成長的快樂。高中英語學科雖然是生命教育的隱性課程,但仍然蘊涵著豐富的生命教育內容。對于部分學生而言,英語學科學習基礎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總是安排相對緊湊的教學活動和填鴨式的教學,學生們總是依賴老師的講解,從不積極思考問題,缺乏主動性,成為學習的被動者。這種被動學習的模式使得學生在課堂上體會不到生命成長的快樂,生命教育的理念也就很難在英語教學中得以貫徹和落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積極思考,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成功,逐步達到學生爭取自己的成功。
2.深挖教學素材,進行生命教育。隨著新課程改革逐步推進,我們越來越應該意識到英語教學不僅僅是獲取知識的工具,更應該傳遞生命信息,表達人文關懷。因此英語教師應該立足于教材資源,多角度,多途徑地挖掘文本的生命內涵,給學生的生命以人文關懷,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生命的健康成長。
(1)關于接納自己的生命教育?!白晕医蛹{”是指個體對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現(xiàn)實中的狀況,不因自身優(yōu)點而驕傲,也不因自己的缺點而自卑。自我接納加上能力,這是構成自信的兩大基石。
高中英語模塊一單元三《Looking good, feeling good》在對該課文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討論的形勢啟發(fā)學生思考feeling good和looking good 哪一個更重要?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feeling good”比“l(fā)ooking good”更有價值,更健康。啟發(fā)學生思考,生命的中不完美是我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接納自己,才能體會到生命的快樂。接納自己意味著接納生命中所有真實的現(xiàn)象,意味著不主觀、不偏執(zhí),不卑不亢.接納自己就能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tài),心中才會有愛,有力量,這樣生命才是和諧健康的。
(2)關于關愛他人的教育。生命不能孤立存在,只能存在于關系之中。沒有關系,就沒有生命的存在。每個生命本身都是其個體生命與周圍生命個體、所處環(huán)境的共在。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劉慧教授曾撰文指出,“生命教育要培養(yǎng)人的生命整體觀,引導人們將個體生命的存在與發(fā)展放在生命世界的關系之中,以生命的視角來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之間的關系,協(xié)調好生命關系,使生命更好地存在與發(fā)展?!?/p>
在學習高中英語模塊五單元一《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時,啟發(fā)學生思考,從這篇文章中領悟到了什么,該如何尊重他人想法?在進行正常的教學活動之后,啟發(fā)學生思考當與好友發(fā)生沖突之后,如何看待沖突?如何處理沖突?在沖突發(fā)生時,理解他人的需要,體諒他人的困難,愿意與別人合作。在此基礎上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同時探討尋找合理的解決沖突的途徑
在高中英語模塊六單元四《Helping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中介紹的主題是慈善機構和慈善活動。這個領域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講,應該是比較陌生的。在教學開展的時候,搜集一些弱勢群體的資料圖片,讓學生感受到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還有如此需要關愛的一群人,然后提出問題:What can we do for the people in need?(我們能為需要幫助的人做什么?) 進行討論,集思廣益。從而,引出國際慈善機構的存在,并讓學生上網,通過搜集各種信息去了解不同慈善機構的職能以及至今他們曾開展過的救助活動。這樣的一個主動搜索的信息的過程,其實也是給與了學生一個了解和關愛弱勢群體的機會,通過最直接的信息的接受,讓學生產生主動去幫助的意愿。
通過這兩個單元的學習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形成尊重生命,關愛他人的觀念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將觀念轉化為社會實踐,成長為更成熟圓融的人。通過尊重他人,關愛他人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活動,從而提高個體的生命質量。
三、對課堂教學中生命教育的反思和總結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需要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在同一平臺上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促進,以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與同學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建立融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課堂的主導力量才能讓課堂的生命教育有質量,有效果。
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教育理念不應該只是一時的行為,而應該成為所有老師的一種教育理念。在學科教學中梳理滲透生命教育的觀念,整體把握教材,找準與生命教育有關的結合點,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愛惜自己的生命,進而學會尊重,關愛他人的生命。這是英語教學也是生命教育最崇高和偉大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