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萍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下,中學化學在實驗教學中所體現(xiàn)的各種概念正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轉變,通過化學實驗不僅僅是向同學們展現(xiàn)各種情景素材,更能夠通過動手實踐來了解化學的魅力所在,增加學生對于化學問題的解決能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科學學習化學的觀念。所以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開展實驗教學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必須得到良好的落實。但是在現(xiàn)在的初中教學內(nèi)容里,雖然具有實驗教學內(nèi)容,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對于以后的初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銜接造成了阻礙。
關鍵詞:新課程;初高中化學實驗;銜接
一、 前言
初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銜接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這就對初中教學內(nèi)容中的實驗教學環(huán)節(jié)做出了重要要求,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時,不能將教學內(nèi)容中存在的實驗環(huán)節(jié)進行忽略,要將實驗的重要性充分認識起來,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實踐,動手學化學,只有這樣才能將化學學習的內(nèi)容充分的了解和運用。而且初中教師的教學任務并不是很重,閑暇時間非常多,學生的課余時間和自習時間也很多,完全可以利用這些時間來進行化學實驗的教學活動。所以對化學實驗的教學不能夠因為時間有限來推脫,這會對以后的高中學習帶來阻礙。本文就將對系課程標準下初高中化學實驗銜接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論述。
二、 新課程標準中化學實驗的重要性
通過了解我們可以知道在化學教學中認知工具分為實物形態(tài)和觀念形態(tài)。其中實物形態(tài)的認知工具包括:化學教科書、化學模型和標本、化學實驗儀器設備以及電化教學,觀念形態(tài)的認知工具包括:化學教與學和科學的認識方法。由此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化學實驗既是實物形態(tài)認知工具中的化學實驗儀器設備,又是觀念形態(tài)認知工具中的化學教與學方法之一,所以說化學實驗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 新課程背景下初高中化學實驗銜接期存在問題
(一) 實驗中初中學生掌握的知識量有限
因為在初中時期部分學校對于化學實驗教學的不重視,所以部分初中生在進入高中的化學實驗學習環(huán)節(jié)時,對于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不是很了解。其中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學校的不重視,但是也有因為家長的溺愛和精心呵護下對于化學實驗知識的了解匱乏。而且在初中的年齡段內(nèi),學生的心態(tài)不成熟,在課堂學習中很容易分散注意力,不能接收到有效的化學實驗知識。
(二) 初中實驗學習上的枯燥性
在初中進行化學實驗的學習中,大部分老師并不會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大多是將書本上的知識照本宣科進行灌輸,不能使同學對化學實驗有進一步的了解,最終導致化學實驗知識的匱乏。
(三) 銜接期實驗中高中生的現(xiàn)狀
因為高中生正處在心理和年齡的轉變期,所以對于知識的接受,更加傾向于自己動手來獲取知識,所以高中生對于科學探究具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在高中期間化學學習要求學生們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剛剛入學的學生大多數(shù)還只停留在初中的實驗教學方法中,對于這種方式無法一下子適應,往往會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
(四) 銜接期教師存在問題
首先是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存在問題,在舊有的教學方法中,同學們都是跟著老師的實驗思路走,所以并不會主動去驗證老師的實驗結論,對于學生的教學是極為不利的。并且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很多時候都是直接進行灌輸,并不會對實驗問題的由來以及影響進行講解,使得學生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漸漸地失去了主動探究的欲望。
四、 新課程標準下對初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銜接策略
(一) 課堂講授
在進行實驗的教學方法中,教師的作用是無法忽略的,老師主要通過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理解實驗的目的和具體做法,適時的解答學生在了解過程中的疑難問題,使其能夠更好地了解實驗,為進行具體操作提供基礎。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引導也是實驗探究教學方法中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因為學生的觀察離不開思維,思維的來源就是老師的課堂音帶以及啟發(fā)中所提到的知識,通過音帶將學生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使其能夠更積極地走進實驗探究環(huán)境中。
(二) 示范實驗
在進行課堂講解與引導之后具體操作之前,老師需要先進行一次操作實驗,讓同學們能夠提前了解具體的實驗流程和操作方法,畢竟實驗的流程是復雜和多變的,教師進行提前實驗能夠使同學們對于實驗的恐懼感消除,更輕松地走進實驗室,避免了在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危險情況使同學的積極性降低。
化學1第二章的“物質的分散系”,教材通過比較各種分散系,由同學熟悉的溶液進一步介紹膠體,并通過“活動與探究”欄目探討了膠體與溶液的鑒別方法、Fe(OH)3膠體的制備及凈水作用,教材沒有涉及膠體的全部性質。其意圖是讓學生比較全面地了解物質鑒別的實驗方法,認識化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再如:新課程在初中簡單介紹的空氣污染、水污染及其凈化與治理、燃料的開發(fā)和利用、化學與生活、金屬與金屬材料等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了集中處理,使之以知識網(wǎng)絡的形式呈現(xiàn),促使學生站在更高的層面來理解和審視相關內(nèi)容。
(三) 學生自己動手實驗
進行具體的實驗時,學生們可以進行分組實驗,這樣更能在小組環(huán)境中獲取知識和探討,也能夠互相啟發(fā),增加實驗趣味。進行小組化的化學實驗能夠從另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科學探究意識,增加實踐技能,這種影響還能在課堂知識學習中體現(xiàn)出來,促進學生進行問題的集體討論,驗證自己的猜測。
五、 結束語
初高中化學實驗的銜接是初高中化學銜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那些在初中已經(jīng)結束學業(yè)即將進入高中學習但卻缺乏實驗知識的同學來說其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在進行銜接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對銜接方法進行最適合的改善,將初高中化學實驗的銜接工作做好,使學生對于實驗探究教學活動充滿興趣,學到充足的化學實驗知識。
參考文獻:
[1]江琳才主編.義務教育教科書·化學(九年級下冊)(第二次修訂版)[M].北京:科學出版社.
[2]王祖浩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必修)(第四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