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瓊+王曉明
【摘要】文章圍繞建構主義教育理論主張的“學生為中心”這一核心思想,通過分析當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將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提出的學習環(huán)境四要素運用到具體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中,以切實增強95后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獲得感為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及運行體系。
【關鍵詞】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根據(jù)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印發(fā)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教社科〔2005〕2號)的精神和要求,高校要努力強化實踐教學,建設與課堂教學相互促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體系。
目前高校在第二課堂的建設方面做出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代表性的教學模式,但在教學體系整體設計時缺乏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導致教學實效性不高,學生對實踐教學的獲得感不足。因此,如何建設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第二課堂教學體系,使其被學生接受和認可,并內(nèi)化為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成了教學體系構建的關鍵。本文以建構主義教育理論“以學生為中心”的主張作為支撐,通過分析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面臨的關鍵問題,研究將建構主義教育理論提出的學習環(huán)境四要素“情景、協(xié)作、會話、意義”以項目化為載體運用到具體的實踐教學情景中,形成圍繞學生“知、情、意、行”四方面素質提升的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
一、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基本主張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內(nèi)容十分豐富,存在著不同的流派和理論分支,而其基本主張是一致的。第一,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學生掌握知識不是單純靠教師的課堂講授獲得,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強調(diào)學生自己主動構建知識的過程,知識是由學生自己建構所得。第二,學習應在互動中進行。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活動與交往中,通過社會性的互動和協(xié)商進行合作學習。第三,學習必須在真實的情景中展開,與一定的社會和文化背景相聯(lián)系,必須是一項真實的任務。第四,意義建構是學習的最終目標。學生不是單純地記憶知識,而是以原有知識和經(jīng)驗為基礎建構新知識。
可見,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充分強調(diào)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以及情境性。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應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并非通過教師的單一傳授而獲得,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團隊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素材和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其中“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構成了學習環(huán)境中的四大要素?!敖嬛髁x教育理論最大的特點是把學習過程的核心由知識傳授者轉移到知識學習者本身。”其理論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中心。
二、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審視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開展,必須有堅實的載體依托,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科學合理地設置實踐教學項目。近年來,各高校在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高校在開展實踐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的項目通常由教師指定,實踐教學項目設置中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思想的缺失及被忽視,仍是當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短板。造成這一短板主要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一)教學目標不清晰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強調(diào),在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下,教學設計要以教學目標分析為前提,充分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然而,筆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目前學界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內(nèi)涵沒有準確的定義,在認識上也存在著誤區(qū),實踐教學種類繁多,模式混亂,這就會造成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的和意義不明確,針對性不強。
(二)教學實效性差
筆者在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一些學校的實踐教學缺乏完整的教學模式設計,對實踐教學的準備環(huán)節(jié)、過程環(huán)節(jié)、分享評價環(huán)節(jié)缺乏精心設計,既缺少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系統(tǒng)有機銜接,也缺少師生交流互動項目的安排,活動前無明確目的,活動中無交流討論,活動后無總結提升。這種漫無目的、走馬觀花、旅游觀光式的實踐教學,由于脫離課堂理論教學,缺少教育目的指向,缺乏師生互動,達不到實踐教學的真正目的,學生參與其中但獲得感不足,久而久之對其也就失去了興趣,形成了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
(三)教學保障機制不健全
由于受師資力量不足、教師教學任務重、保障機制不健全等各方面條件的限制,部分學校的實踐教學流于形式。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校通常是讓學生寫一份心得體會或者調(diào)查總結報告來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實踐教學更是難以體現(xiàn)。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大學生能夠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同大學生的實際、實踐聯(lián)系起來,解決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問題,讓大學生能感受到理論學習是有價值的,對實踐是具有指導意義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一定要突出“以學生為中心”這一思想,通過完成項目的實踐過程,達到學生頭腦中對某個理論認知結構的構建這一主動過程,以學生為主體,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把所學知識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基于建構主義教育理論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項目設置
(一)深耕教材,著眼需求,創(chuàng)建“情境”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必須通過深入解讀教材體系,敢于正視學生的現(xiàn)實思想問題,研究并積極有效回應學生中的疑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結合教材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熱點問題,創(chuàng)建適合大學生特點的實踐教學情境。
教師應理清哪些理論、哪些現(xiàn)實社會問題、哪些重難點需要以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進行深入研究,通過學生的實際體驗來提升分析能力和行為素養(yǎng)。因此,教師首先應做好實踐教學的設計,教學設計應充分考慮有利于學生建構意義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問題,并把情境創(chuàng)設看作教學設計的最重要內(nèi)容之一。例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由于理論性較強,單純靠教師課堂講授,很難達到效果。因此,可以把教材中難以講透需要借助“情境”體驗的內(nèi)容通過項目設置的形式完成。例如,第七章《改革開放理論》,講授中國為什么要對外開放,結合我校電力專業(yè)特色,可以以“電力建設走出國門”讓學生通過參觀訪問,置身于電力部門,去調(diào)查了解目前我國在境外的電力建設投資情況,從而達到對這一理論學習的目的。
(二)組建團隊,搭建平臺,增強“協(xié)作”
建構主義教育理論認為,“協(xié)作”發(fā)生在學習過程的始終?!皡f(xié)作”對學習資料的搜集與分析、假設的提出與驗證、學習成果的評價直至意義的最終建構均有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組織開展完成實踐教學項目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和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fā)揮他們在知識獲取過程中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教師可將本班級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形成團隊來完成實踐教學項目。實踐教學過程應以學生為主體,團隊成員通過各自分工完成實踐教學項目。例如,學生應填寫《思政課實踐教學項目任務書》,團隊成員在本項目中擔任不同的角色。通過團隊協(xié)作的方式開展實踐教學項目,不僅豐富了實踐教學主體,也大大增強了實踐教學的可行性,鍛煉了學生間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提高了實踐過程的參與度,并提高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與邏輯思維能力;學生通過在項目任務中擔任的不同分工,主動進入設定好的角色,主動體驗角色,變被動的知識接受為主動的知識獲取與思考。
(三)積極引導,回應需求,加強“會話”
“會話”是協(xié)作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團隊協(xié)作完成實踐教學項目的過程也是團隊成員會話的過程。
在開展實踐教學過程中,團隊成員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都應通過會話商討如何完成實踐教學項目。教師在組織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過程中應擔任指導教師這一職責,應根據(jù)項目的要求積極引導學生如何開展實踐教學,在教學過程也應及時回應學生的疑點。
(四)把握規(guī)律,探究實質,建構“意義”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項目意義構建是整個學習過程的最終目標。實踐教學項目設置也是基于探究某個理論以及該理論和現(xiàn)實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學生通過完成實踐教學項目有助于對該理論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質、規(guī)律以及該理論與社會現(xiàn)實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達到較深刻的理解。學生通過體驗“情境”,與團隊成員和教師之間開展的“協(xié)作”“會話”,最終構建起對某個理論的認知,形成自己對該理論的認知結構。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Z].2005.
[2]艾四林.以學好為導向 解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與學的矛盾[J].北京教育(德育),2016(01):45-46.
[3]周一葉.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和評價機制探索——以“參與體驗型”實踐教學為例[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1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