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濤
【摘 要】混齡教育是一種先進的教育模式,由于當前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這種教育模式并沒有得到廣泛地普及和應用?;忑g角色游戲是混齡教育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幼兒社會性交往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混齡角色游戲中幼兒同伴交往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探究,首先簡要分析混齡角色游戲中幼兒同伴交往時的年齡特點、性別差異和各維度特點,然后分析游戲角色主次、游戲材料和游戲規(guī)則對幼兒交往的影響。
【關(guān)鍵詞】混齡角色;幼兒交往;游戲規(guī)則
混齡角色游戲是混齡教育中的一項重要教學內(nèi)容,是將不同年齡的幼兒編排到一個班級中進行游戲教學。在混齡角色游戲中,教師通過安排游戲主題,讓幼兒按照主題進行情境表演,從而讓幼兒進行豐富多彩的社會體驗,促進幼兒不同能力的提升?;忑g角色游戲能夠極大程度上提升幼兒的互動能力和交往能力,培養(yǎng)幼兒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因此對混齡角色游戲的具體探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混齡角色游戲中幼兒同伴交往的特點
(一)年齡特點
在混齡角色游戲中,幼兒在同伴交往中普遍反映出同齡和異齡相互補充的交往特點。從調(diào)查研究的結(jié)果來看,幼兒在游戲中進行同伴交往時,既存在大班和大班、小班和小班之間的同齡交往,也存在大班和小班之間的異齡交往。從交往的頻率來看,大班和中班之間異齡交往的次數(shù)較多,中班與小班之間的交往次數(shù)較少,這主要是因為大班幼兒與小班幼兒的年齡差相對較大,因此教師在游戲中會安排大班幼兒對小班幼兒進行照顧,這就導致這一交往特點發(fā)生。例如在游戲中,很多小班幼兒都會主動尋求大班幼兒的幫助,而大班幼兒也很愿意充當“哥哥姐姐”的角色,對小班幼兒進行指導和照顧[1]。
(二)性別差異
從性別的角度來分析,女生的交往能力普遍高于男生。無論是在什么年齡段上,女孩都變現(xiàn)出愿意與小班幼兒交往的特點,這主要是因為女孩的性別特征,天生就愿意對較小的幼兒給予關(guān)懷和幫助,而男孩則普遍反映出喜歡與高年齡段幼兒交往的特征,尤其是小班的男孩,更愿意與比自己年齡大的幼兒進行交往,尋求他們的幫助,這主要是因為男孩在游戲中相對比較主動,因此在大班幼兒進行游戲時,男孩一般會主動要求加入游戲,并發(fā)起與大班幼兒之間的交往。
(三)各維度特點
從各個維度的角度來看,小班幼兒會主動發(fā)起與大班幼兒的交往,而大班幼兒也會主動承擔起“哥哥姐姐”的責任,承擔起照顧小班幼兒的責任,因此在交往的發(fā)起方面,無論是主動交往還是被動交往,都呈現(xiàn)出年齡相似的特點。從交往的方式來看,小班幼兒由于年齡限制,往往喜歡用動作表示交往的意愿,而中班和大班的幼兒則喜歡用語言交流的方式進行交往,因此小班、中班和大班在交往方式方面呈現(xiàn)出由動作、語言加動作、語言的交往特點。從交往的控制性來看,大班的幼兒由于年齡特點,在交往中一般占據(jù)控制權(quán),對年齡小的幼兒形成支配作用。
二、混齡角色游戲中幼兒同伴交往的影響因素
(一)游戲角色的主次
在混齡角色游戲中包括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幼兒在游戲中會根據(jù)教師的主題要求,對角色進行扮演,隨著游戲進程的推進,幼兒的角色還會進行互換,經(jīng)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同伴交往的行為明顯受到游戲角色主次的影響。例如幼兒在進行表演時,如果發(fā)現(xiàn)有喜歡的角色沒有人扮演,就會主動承擔起兩種角色的扮演工作,然后在表演中變換角色進行表演。當角色進行變換時,幼兒同伴的交往次數(shù)和交往頻率明顯會增加,由此會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增加幼兒的交往能力。另外,一些主要角色和次要角色在游戲中承擔的作用不同,因此幼兒對兩種角色的選擇也不同。一般大班的幼兒更偏向于選擇主要角色,從大班幼兒到小班幼兒的角色選擇普遍反映出由高到低的特點,當選擇主要角色時,幼兒同伴的交往次數(shù)和交往對象明顯多于選擇次要角色。
(二)游戲材料
幼兒在混齡角色游戲中受到游戲材料的影響。在教師分發(fā)游戲材料時,小班幼兒對游戲材料的興趣明顯高于中班和大班學生。在角色游戲中,小班幼兒與材料之間的互動也明顯高于中班和大班幼兒。總的來說,小班幼兒更喜歡與材料交往,而大班幼兒更喜歡與人進行交往。另外,小班幼兒更喜歡高結(jié)構(gòu)的游戲材料,例如將紙片當成是毛巾進行游戲表演。大班幼兒更喜歡流動性和輔助性較強的游戲材料[2]。
(三)游戲規(guī)則
除了游戲角色的主次和游戲材料,幼兒在混齡角色游戲中還受到游戲規(guī)則的影響?;忑g角色游戲規(guī)則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外在游戲規(guī)則,二是內(nèi)在游戲規(guī)則。外在游戲規(guī)則是在游戲開始前教師進行規(guī)定的規(guī)則,幼兒在游戲中有時會忘記游戲規(guī)則,但并不會故意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這些規(guī)則的不同會對幼兒同伴的交往次數(shù)和交往頻率產(chǎn)生重要影響。內(nèi)在游戲規(guī)則是存在于每個幼兒心中的“自我規(guī)則”,是幼兒公平意識的具體體現(xiàn)。例如在游戲中,幼兒普遍認為誰先拿到玩具就獲得先玩的資格,其他人只有等第一個人玩完后才能玩這個玩具,否則就會引起大家的不滿。
三、結(jié)論
綜上所述,針對混齡角色游戲中幼兒同伴交往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首先簡要分析混齡角色游戲中幼兒同伴交往時的年齡特點、性別差異和各維度特點,然后分析游戲角色主次、游戲材料和游戲規(guī)則對幼兒交往的影響。研究可得,混齡角色游戲能夠切實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提升幼兒的社會性品質(zhì)。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混齡角色游戲中幼兒同伴交往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相關(guān)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岳莉.走出去,融進去——淺談混齡角色游戲小班幼兒的準備[J].好家長,2016,(07):61.
[2]王玉芳.混齡角色游戲中幼兒同伴交往的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