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文
【摘 要】英語是現(xiàn)階段小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世界各地的交往日益頻繁,英語成為了大家溝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對此,我國在小學階段就開設了英語課程。但是在我國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有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影響了學生學習的效率。本文就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英語教學;現(xiàn)狀;對策
英語是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在當前的社會交往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國在學生的基礎教育階段開展英語教學,以期讓學生可以具備良好的語言功底。教育部規(guī)定在小學三年級即可開設英語課程,針對一些教育資源比較豐富的學校,可以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普及英語教育,在這種情況下,受到我國地域經(jīng)濟發(fā)展不平衡的影響,很多地方小學的辦學條件差異很大,英語課程設置以及教學的效果存在很大的差異。
一、我國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
根據(jù)國家教育部門的相關規(guī)定,在我國的小學階段,大部分的學校都開設了英語課程,但是長期的英語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一直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1.教學條件差,教學效果不理想
有的學校的教學條件比較好,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開設英語教學,但是有一些學校在小學一年級的教學目標設置上并不明確,自身并不具備英語課程教學的條件,但是這些學校不顧及自身的實際情況,盲目跟風,導致英語教學課程的效果很差。
2.小學英語教學城鄉(xiāng)差異大
城市教學課程的開設相對農(nóng)村城鎮(zhèn)教學資源要更豐富,在英語教學上,城市英語教師的素質(zhì)要更好,生源的英語基礎也較好,相反,在農(nóng)村的小學教學中,各種教學的條件都遠遠落后于城市的教學,因此,城市小學和農(nóng)村小學出現(xiàn)了教學不平衡的現(xiàn)象。
3.英語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小學教育的課程設置上,語文教學、數(shù)學教學是傳統(tǒng)課程教學的重點,在課時的設置上,自然會向這兩門課程傾斜。英語成為了小學教學內(nèi)容的一部分后,應該給予英語課程一定的時間。教育部在英語教學方面規(guī)定,小學英語教學每周應該不少于四次。三年級四年級的課程較短,五年級和六年級可以結合長短課時進行教學設計,合理化的設置課程,防止其他課程的肆意侵占。就目前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在我國小學英語教學中,英語課時的時間較短,間隔的時間很長,這種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在學習中就形成為一種掰棒子的習慣,學習了新的知識沒有來得及復習在下一次的學習中就已經(jīng)遺忘,導致教學的效果很差。
4.學生學習方式和習慣差,不能形成英語學習良性循環(huán)過程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發(fā)展,素質(zhì)教育提出要重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我國英語教學來看,教師受到自身的教學水平的限制,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占據(jù)了教學主體,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知識灌輸,不利于學生形成自主的學習習慣。
5.教材采用隨意、混亂,英語知識銜接度差,影響英語教學和學習效果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進步,我國英語教材內(nèi)容采用的是貼近學生生活、教學語言接近學生生理特點和心理特點的教材內(nèi)容。教材影響著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有些學校在教材的選擇上,沒有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亂用教材,導致學生在進入高年級學習后,出現(xiàn)知識的銜接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6.教師自身素質(zhì)和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首先教師的教學水平較差,英語教師自身的英語素質(zhì)較差,不能滿足新課標英語教學的需求。其次,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存在問題,忽視了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學活動很枯燥,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二、改善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的具體措施
1.為小學英語教學創(chuàng)作有利條件,結合具體條件合理配置英語課程,科學實施英語教學活動
首先,應該為英語課程的開設提供良好的外部條件,明確英語課程開設的目標和定位,根據(jù)學校的自身條件,配備相應的教學設備,合理布局英語教育,讓學生的英語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其次,設置合理的英語課時,保證英語課程的開展順利進行。避免其他課程對英語課程的侵占,保證學生的英語學習時間。
最后,合理化選擇英語教材。學校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合理化的選擇教材,在改革的背景下,制定合適的教材,保證教材選擇的一致性,避免教材銜接問題。
2.轉變教學教學觀念,提升教學水平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影響著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對此,教師應該充分的認識到英語教學中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以及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教師應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明確教學的重點難點,糾正自身的英語發(fā)音,提高教學能力。
其次,教師應該發(fā)揮學生的能動作用,提高學生課堂活動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教學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再次,活躍課堂氛圍,開展生動活潑的課堂英語實踐活動,使英語教學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英語教學效果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英語課程的開展應該讓學生充分的結合教師教學的條件和教學的目標,合理化的;利用教學資源,創(chuàng)新教學的手段,實現(xiàn)課程改革的快速發(fā)展,提高小學階段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黃婷婷.小學英語互動式教學的行動研究[D].云南大學,2015.
[2]晉苗苗.小學英語游戲教學中教師中介作用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3.
[3]胡俊杰.小學英語教師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