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中華
【摘 要】田徑短跑是一項重要的運動項目,針對當前田徑訓練存在各項問題,加強對短跑訓練修復是十分必要。本課題從當前田徑短跑訓練現狀出發(fā),分析與探討了田徑短跑訓練疲勞產生的原因,并為都田徑短跑訓練修復提出科學的手段及方法。
【關鍵詞】田徑;短跑;訓練修復
一、引言
經濟的發(fā)展,帶來人們物質生活的改善,可是隨著社會時代的變化,老百姓的身體素質開始下降。在21世紀,如何全面提升老百姓的身體素質,是當前時代發(fā)展的重要主題。從宏觀方面看,發(fā)展體育事業(yè)是提升全民身體素質的重要舉措,而短跑訓練又是重要的體育項目。對于中國來說,田徑項目一直屬于弱勢項目,各大小運動會中,我國的田徑短跑項目都取得不理想的成績。這兩年,隨著蘇炳添等人在奧運會取得不錯成績之后,田徑短跑運動重新得到了老百姓及社會的認識。
本課題,運用了定性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與探討了田徑短跑訓練修復手段及方法,進一步豐富了相關短跑訓練的理論,為現實的短跑運動員提升訓練效率提供實踐性的參考價值。
二、短跑訓練引起的疲勞
(一)肌肉上的疲勞
短跑訓練與其他運動相比,它需要爆發(fā)力較強的身體素質,短跑的訓練次數會比較頻繁,因此容易造成肌肉上的疲勞。從生理學的角度看,由于短跑訓練容易差生大量的乳酸,甚至造成身體上的乳酸堆積,這容易導致運動員肌肉疲憊。乳酸的大量堆積,不僅會降低最大肌張力,而且會抑制ATP酶活性等,對運動員身體帶來嚴重傷害。在實際操練中,由于部分運動訓練方法或者修復方法不科學,容易出現面色發(fā)紅、腿痛、心悸、步伐搖擺不穩(wěn)等問題,甚至有運動員出現臉色蒼白,呼吸節(jié)奏開始混亂等現象。
(二)神經上的疲勞
人類的疲勞,不僅有肌肉上的疲勞,還有神經方面的疲勞。從人體神經架構看,身體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大腦皮質是最高部位,當人類在進行激烈的運動,容易促使最高補位神經細胞的損耗,假若運動員不及時進行科學合理的修復,會導致皮質細胞在代謝的時候出現嚴重疲憊。輕度疲勞的時候,僅僅表現為疲憊、臉色稍紅,重度疲勞則會出現惡心、胸痛、嘔吐等現象。
(三)思想上的疲勞
作為一名運動員,不僅身體上面承受著負擔,思想上也承受一定的負擔??v觀世界許多短跑運動員,雖然在各種比賽場上拼搏奮進,充滿激情,但是很多運動員比賽之后,往往出現思想上的疲勞。例如某100米短跑運動員,在比賽中由于發(fā)揮失利,精神上開始墮落,后面的訓練也沒有任何激情,這就是典型的思想疲勞。如果不及時調整修復,將會給運動員身心帶來傷害。我國110跨欄運動員劉翔,2004年雅典奧運會成就了他輝煌的人生,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國上下都對劉翔抱著巨大的希望,因為在老百姓心中,劉翔代表著中國短跑的希望,甚至代表著中國田徑的崛起。在思想上,劉翔承受著較大的壓力,最終在起跑突然是失利,可知他已經出現思想上的疲勞。
三、田徑短跑運動員訓練恢復的科學手段及方法
(一)科學訓練恢復
在現實中,許多運動員由于長期時間的持續(xù)訓練,身心一直處于疲憊狀態(tài),部分短跑運動員身體的各個系統(tǒng)器官已經出現各類病變,個別運動員出現肌肉損傷的現象。當前國內的田徑訓練,很多時候高頻率、高強度訓練,對于運動員的修復缺乏科學的指導。要保證運動員的身心健康,就要進行科學訓練恢復。教練要根據運動員的比賽次數、身體素質以及訓練水平等差異,給運動安排相應的恢復期,例如青少年運動員,由于肌肉還處于生長階段,他們的訓練過渡期或者恢復期應該比成熟運動員稍長,增加他們的休息調整時間。在實際訓練中,計劃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包括準備階段、賽前強化階段以及賽前調整階段,以往出現很多運動員三個階段都進行高強度的訓練,這樣是很不科學的。
(二)營養(yǎng)上的恢復
很多時候,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不僅跟遺傳因素有關,還受到運動員日常營養(yǎng)的影響。在我國,很多運動員特別是專業(yè)短跑運動員的飲食,都是由單位統(tǒng)一安排,這樣的飲食安排不能照顧到每個運動員,畢竟不同的短跑運動員,他們的身體素質以及營養(yǎng)情況是不一樣的。特別是一些體院的青少年運動員,他們身體體質不一樣,有些運動員缺乏維生素,有些缺乏蛋白質。田徑短跑屬于力量型的運動,經常會讓運動者出現缺氧,消耗過大的能量,部分青少年短跑運動員出現酸中毒的狀況。各位運動員體內的糖、鈣、鐵等營養(yǎng)素不一樣。因此,要對短跑運動員的身體營養(yǎng)狀況進行全面的檢測,根據各個運動制定不同營養(yǎng)計劃,特別是針對青少年。
(三)精神上的恢復
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短跑運動員,不僅要有較好的身體素質,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由于短跑運動成績變化較大,很多時候會給運動員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在奧運會、世錦賽等大型比賽后,一些發(fā)揮失利的運動員偶爾會出現心理障礙。作為教練以及他身邊的朋友,應該對其多點關心,有必要的可以先暫停他的訓練,引導其學會調整自己。精神上的恢復,還可以通過組織各項文化活動,讓運動員積極參加,有助于調整運動員的身心狀態(tài)。
四、總結
總的來說,當前短跑運動員訓練恢復缺乏科學的方法與手段,容易導致運動員出現肌肉上的疲勞、神經上疲勞以及思想上的疲勞。要保證運動員的科學訓練,就要進行訓練的恢復、營養(yǎng)上的恢復以及精神上的恢復等。對于田徑短跑來說,不僅要關注訓練的強度及頻率,更要關注訓練的效率,因此加強短跑運動員訓練恢復是十分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韓冰,王真.淺析青少年短跑運動員的力量訓練及恢復手段[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8):36-37.
[2]劉麗霞.短跑運動員大強度訓練后超量恢復期間的疲勞消除措施[J].當代體育科技,2014,4(24):18-19.
[3]曹俊.常見的幾種田徑短跑運動員訓練恢復的方法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3,3(30):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