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遠
模擬電子技術實踐作為高校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他工科電類專業(yè)開設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具有一定的工程性和實踐性。通過有效的實踐教學,能啟迪學生思維,樹立學生的工程實踐觀念,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工程實踐能力及應用創(chuàng)新能力,并為學生的后續(xù)專業(yè)課程學習和工作實踐,研發(fā)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模擬電子技術》實踐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學理念落后
有部分實踐教師教學觀念落后,還停留在以往的教師中心論上,重理論輕實踐、重講解輕操作,把大量時間花在詳細講解實踐目的、實踐儀器、實踐原理、實踐步驟及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從而導致學生動手操作的時間太少,無法完成實踐任務。多數(shù)高校的教師在進行實踐教學時,只采用常規(guī)的實驗教學手段,即根據(jù)電路圖在電路板上連接電路并進行驗證。不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電化實驗教學、計算機輔助實驗教學等方式,教學手段缺乏靈活性和多樣性。
(二)學生實驗目的不明確
學生在課前根據(jù)實踐指導書摘抄實踐原理、實踐目的,實踐電路等內容;在實踐過程中,機械的按照已給定的電路圖連接電路和指導書上的步驟進行操作。自己搞不清實驗的目的,實踐中也不動腦筋,
出現(xiàn)問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而是依靠指導老師。
(三)實踐報告形同虛設
在只重視實驗結果和實踐報告,而輕視實踐預習和實踐操作過程的情況下,勢必會造成部分學生在實踐前不管不問;參與實踐時混一混;實踐后抄一抄的現(xiàn)象。學生拼湊實踐數(shù)據(jù),寫出大致相同的實踐報告,測出的數(shù)據(jù)也是千篇一律的數(shù)據(jù)。這樣既無法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有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和工程應用能力。
(四)考核方式不靈活
傳統(tǒng)的模擬電子技術課程考試 ,一般主要采用筆試形式,這樣造成學生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不注重實踐操作。這樣的考核方式造成了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心理。實驗項目不具有設計性與綜合性,驗證類實踐項目較多, 學生做實踐完全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進行實踐。實驗考核評價制度不健全,缺乏全面性、科學性和合理性。
二、《模擬電子技術》實踐教學的改革
(一)轉變教學觀念
模電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對學生動手和思考能力要求較高,在學習過程中不能脫離實踐,而目前絕大部分學生都存在重理論輕實驗的現(xiàn)象,從而對實驗感到比較困難,覺得實驗課程沒意義。拋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引導學生主動去學習并且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把所學知識隱含在問題中,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有效的幫助學生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所出問題中涵蓋的知識點要對學生自身知識架構得以鞏固和加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問題串聯(lián)形成一個知識體系,讓學生清晰掌握概念,學生學起來也會感到有趣,學習效率也會有顯著的提升。
(二)豐富教學手段
將多媒體技術、網(wǎng)絡技術等應用到實驗教學中,不僅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而且還減輕了教師的負擔,使教學質量明顯提高。除了采用常規(guī)的實驗教學手段外,還主要采用了網(wǎng)絡教學、電化教學、計算機軟件輔助教學等,使教學手段更加多元化、現(xiàn)代化。網(wǎng)絡技術輔助教學,在教學前教師通過 QQ、微信等平臺提前告知學生相關的實驗任務和內容,讓學生提前預習并通過網(wǎng)絡查找相關資料,教師省時省力。如“模擬電子技術實驗的基礎知識”及“常用電子儀器的原理及使用”等教學內容,可采用多媒體教學形式,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學通過錄像片變得更加生動、直觀。通過網(wǎng)絡將相關教學資料發(fā)送到學生網(wǎng)絡共享平臺,讓學生的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計算機軟件輔助教學,即利用計算機設計電路,對電路進行仿真,并利用虛擬儀器進行功能分析。從而真正掌握實驗內容和理論知識。
(三)明確實驗目的
縮短講解時間,留足操作時間在教學前一周,教師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知道本期實驗內容和相關的要求。要求學生在實驗前認真預習,明確實驗目的。并提前上交預習報告,教師于上課前一天分別對每個同學的預習報告作出評定。在實驗前督促學生主動預習、查閱相關資料。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動手操作,保證了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完成相關的實驗任務。重視對學生實驗全過程的評價。實驗前,要嚴格執(zhí)行“預習”,從而提高學生對預習過程的重視和明確實驗目的。
(四)建立有效的考核方式
科學的考核方式是良好實驗教學效果的保障。為鼓勵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實驗的積極性、重視課程實驗和應用,應調整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考核方案,增加實驗成績在課程總成績的比例,增強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教師事先根據(jù)考核的內容和范圍建立一個較為科學、合理的考核題庫,讓學生在考核前半小時以抽簽的方式?jīng)Q定考核任務,學生拿到任務后在相應的實驗操作平臺獨立進行操作。教師根據(jù)其使用儀器的熟練程度、操作的規(guī)范程度、對基本電路的認知能力和測試能力、實驗效果等作出較為客觀、公正的評價,并以百分制評定出期末考核成績。
總之,模擬電子技術實踐教學的改革能使學生對模電實驗產(chǎn)生濃厚興趣,通過實驗,提高了學生自主動手的能力,增強學生自主思考問題,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對模電理論知識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讓學生學習更加有目的。教師要不斷的去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教學改革作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深入實際,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實驗教學的新模式和考核評價制度。
參考文獻:
[1]張艷花,楊錄.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華北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2,(33):34-37.
[2]程春雨,李建華,吳雅楠.模擬電子技術實驗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科學,2015,18(4):68-70.
[3]尹立蘋,劉雁紅,韓聰.高校實驗教學考核模式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科學與技術,2009,(5):73-75.
[4]蔡曉艷,肜瑤,王照平.模擬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實驗室科學,2013,(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