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美蘭
摘要:基于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生活方式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本文運用移動網絡工具有效地破解了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課題組根據廣泛的調查數據,就目前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構建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新舉措,推動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發(fā)展。
關鍵詞:移動網絡;高職院校;黨建工作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52-0246-02
以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為載體,促進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與法律素質,是確保高職院校教育事業(yè)持續(xù)、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措施。立足學生黨建工作實踐,課題組通過對高職院校500多名學生黨員與教師的調查,根據廣泛的調查數據,就目前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構建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新舉措。
一、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現狀與分析
1.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有利方面及分析。第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大學生普遍年齡都在18—23之間,這個年齡是人生階段思想最活躍、精力最好的時期,他們對新鮮事物接受很快,并能夠很快投入運用。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學生在虛擬的網絡平臺參與話題的積極性非常高。學院黨建工作通過移動互聯網與學生可以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流,互動性極強,黨員學生已然改變了過去那種被動接受教育的狀態(tài),提升了他們的參與積極性,淡化了黨建工作者與學生之間的身份界限,有助于他們積極發(fā)表自己真實的看法與見解,有利于他們有效地行使黨員權利,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熱情與主動性。第二,促進了溝通方式的多元化。過去傳統的黨建工作,一般都以填鴨式、命題式的方式進行,再加上受時間、空間和場地的限制,黨建工作者很難與學生黨員有真正高效的溝通機制。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就可以借助QQ群、微信群、手機APP、飛信、博客等多種網絡工具,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可以與學生黨員進行溝通與交流,有效地增加了黨建工作者與學生黨員的溝通交流次數,提高了溝通交流效果,能更好地培養(yǎng)黨建工作者和學生黨員之間的信任感,更好地達到預期的目的。第三,提供了更多的教育素材和教育資料。傳統方式的黨建工作的教育內容比較陳舊,也就那么幾本書、幾個案例,對學生黨員沒有吸引力。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網絡空間的廣泛性,它所提供的豐富的信息和案例,為黨建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教育素材,使黨建工作者開展工作游刃有余。
2.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不利方面及分析。第一,不方便控制信息的傳播。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虛擬的網絡空間很容易造成信息內容的良莠不齊。當一些媒體或平臺出現了錯誤的觀點或不負責任的言論或虛假的信息時,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由于涉世未深,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很容易因為輕信了而上當受騙,給自己帶來傷害,甚至改變他們的“三觀”,改變他們的政治立場,影響他們對社會主義國家的認同感。這是黨建工作中要特別引起關注的地方。第二,不利于學生黨員知識體系的形成。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信息傳播的速度非???,學生黨員瀏覽更新也快,不少學生黨員在瀏覽的時候往往是過眼云煙,粗略地看一遍,但很快就忘了,所獲得的信息也很零散、不成體系,導致很多學生黨員對有些內容的理解很膚淺,認識問題不到位,不能有效地形成知識體系,不能達到學習、受教育的目的。
通過以上的現狀調查和分析,我們發(fā)現虛擬的網絡對黨建工作有利也有弊。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如何運用移動網絡工具構建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新平臺,我們提供了比較有效的新舉措。
二、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的具體措施
本課題以江西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作為主要樣本單位和研究新舉措的實施單位,下面論述運用移動網絡工具構建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新平臺的具體做法。
1.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新平臺的構建。(1)持續(xù)推進學院學生黨建工作網站的建設。學院于2008年9月就已經建立了學生黨建工作網絡平臺,于2016年12月又增設了“思想政治工作專欄”,加強學院學生黨建工作。今后將不斷完善平臺的各項功能,努力建成具備黨校培訓、評優(yōu)推優(yōu)、積極分子考察、信息查詢一體化的網絡平臺。黨建工作者、各系部書記、各班級團干部及黨員學生具有不同的權限,通過該平臺可以發(fā)布相關的信息與通知,相關人員可以在該平臺快速地完成各項黨建工作。(2)拓寬微信、博客、手機APP新媒體工作平臺。開通學生黨支部微信、博客、手機APP,作為學生黨員參與黨建工作的主陣地,接受黨的教育。(3)拓展黨建工作者與學生黨員溝通交流新模式。開通QQ、微信黨員學習討論群,隨時隨地開展學生黨建工作。高職院校學生黨員經常面臨校外實習、校外實訓、畢業(yè)頂崗實習等實踐環(huán)節(jié),他們往往分散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工作單位,統一返校進行集中學習已經很難在實踐中實現了。為了不放松學生黨員尤其是校外學生黨員的學習與聯系,同時減輕他們的實際困難,來回跑實在不容易,我們加強了網絡在線學習與討論,把要學習的材料上傳到群文件,然后在群里發(fā)通知,要大家積極參與學習,還可以就在群里發(fā)起討論,這樣既減少了學生黨員舟車勞頓的辛苦,又起到了提高學習效果的作用,很受學生的歡迎。
2.不斷加強黨建工作者與學生黨員的網絡平臺工作能力。(1)大力提升黨建工作者的網絡平臺工作能力。首先,對黨建工作者進行這方面的培訓,通過學習與培訓,黨建工作者可以接觸大量的新媒體,諸如微信、QQ、手機APP、博客等,黨建工作者了解這些網絡新媒體的性質、特點與規(guī)律,學會運用這些網絡新媒體來開展學生黨建工作。同時,黨建工作者還應該積極聯系教師黨員,動員發(fā)展他們參與到黨建工作當中,更加專業(yè)地指導、教育、引導學生黨員,傳播網絡“正能量”。(2)大力提升學生黨員的網絡平臺工作能力。積極培養(yǎng)學生黨員中的積極、優(yōu)秀分子,結合學生干部與班主任助理,組建“網絡輿論宣傳員”,成為正面網絡的“急先鋒”,對網絡學員進行正面教育與引導。另一方面,時時關注學生群體情緒和網絡熱點話題,對學生情緒波動比較大和反響比較大的事和問題,要及時出面解決或有針對性地給予正面宣傳和正面引導,弘揚“正能量”。
3.積極開展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網絡黨建工作的各類教育活動。(1)結合傳統主體教育活動注入網絡新元素。結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井岡山精神”、“中國夢”等因素,對廣大學生黨員在黨建平臺開設“走進革命烈士紀念館”、“聆聽大學生心聲”、“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網上留言互動”等一系列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主體活動,將政治性、思想性、娛樂性、服務型融為一體,有效地促進了學生黨員的參與積極性,體現了互動性和針對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打造并推廣學院的特色黨建工作案例。為了加強學院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學院黨建工作,培養(yǎng)大學生“敬廉崇潔”的真實情感和廉潔品質,夯實學院廉政文化建設基礎,學院從2012年開始在本校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廉潔教育進課堂”籌備活動,2014年正式啟動“讓廉潔教育入腦入心——廉潔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探索與實踐”這項活動,并利用微博開設了相關的討論活動,大學生們反應熱烈,因為效果不錯,一直延續(xù)到現在,目前已經成為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優(yōu)秀案例,同時成為學院黨建工作的特色案例。
總之,在移動互聯網環(huán)境下,運用移動網絡工具來做好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今后,我們將更加注重和強化網絡與現實的接軌,良性互動,進一步增進彼此的溝通與交流,把高職院校黨建服務工作做得更好、更實。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學習讀本[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
[2]鄭洪靜,高職院校運用新媒體開展學生黨建新舉措[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12).
[3]劉蔚.移動互聯網背景下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探索[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