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全良
摘要:本文結合作者多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從班干部的選撥及調整、培養(yǎng)及管理、考核及激勵等方面探討和分享了有關方法措施。選舉和班主任調控相結合的方法是選撥班干部最為可靠合理的做法;班干部“二會制”的實行對班主任老師及時了解班級情況及調整工作思路非常有效;必要的激勵可以激發(fā)班干部的工作積極性。
關鍵詞:班干部;選撥及調整;培養(yǎng)及管理;考核與激勵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50-0010-02
目前,在的高等院校的學生管理中,班級是最基層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機構。班級干部的綜合狀態(tài)直接決定著班內同學的學習和生活狀況。良好的班風可以塑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團結協作精神,其中班干部的選撥和管理顯得尤為重要。近年來,有關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考察、管理方法等已有多方面的研究,本文結合自己擔任班主任工作的體會,對有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
一、班干部的選拔及調整
對于廣大青年學生來講,進入大學學習是人生的重要轉折。一進入大學,青年學生會產生各種不同的想法,有如愿以償的滿足感,也有沒有達到預定目標的失落感,更多的是一種如釋重負的輕松感。此時的學生容易產生無奮斗目標的迷茫,學習積極性及努力程度會明顯的下降。因此,新生班干部的選拔及培養(yǎng)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班風必須在開始時就要形成。目前,常用的班干部的產生方法已有些報道。歸納起來大致有如下幾種:(1)班主任根據學生檔案決定;(2)學生毛遂自薦;(3)采用班內競選的絕對“民主”的方法產生。作者認為最好的方法是班內競選和班主任考察相結合。具體做法如下。
1.結合學生檔案,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了解。新生入學后一般要進行兩周的軍訓,在這期間要對所屬班內學生逐一觀察、了解。因為在中學里,對學生的評價可能以學習成績和班內排名為主,許多榮譽及頭銜都給了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有許多綜合素質高成績不是數一數二的學生沒有得到表彰。因此,和學生的接觸可以確定檔案內容“是否重要”,對每位學生有個初步的了解。
2.選擇好競選時間。盡管現在的“90后”身上有多種多樣的不足,但他們也具備自己鮮明的優(yōu)勢,敢說敢言、對事物有自己的看法、聰明好學、基礎知識扎實等都體現在這代年輕人身上。因此,班干部的選拔采用競選的方式是必要的。上課兩周左右進行正式競選是最好的時間點,因為近一月的“親密”接觸,學生之間也有了初步的相互了解,此時的選舉結果較為可靠。
3.競選方法要合適。班主任是本次競選的組織者,因此首先要做好動員工作,創(chuàng)造一個活潑而又嚴肅的競選氣氛,要讓每個有競選意愿的學生有充分的準備和“臨場沖動”,給足學生“拉票”的時間,讓其充分全面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體現自己的特長。
4.班委分工要充分討論,綜合考慮。首先要讓當選者自己有充分協商的過程,然后班主任根據他們協商的結果和自己的判斷做出分工安排。由于已通過他們的協商,一般不會產生相互不服氣的現象。班主任應解釋清楚每個班委設置的工作職責,提出要求及相關的管理考核方式,明確“職”、“責”、“權”的關系。
5.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換或補充班干部隊伍。對工作不負責、學習成績較差的、沒有團隊合作精神及違反校紀校規(guī)的班干部要及時更換,以免影響到整個班級。一般每一學年在班級范圍對班干部進行一次全面的民主測評及改選,以保持班干部隊伍的絕對先進性。
二、班干部的培養(yǎng)及管理。
目前,許多起源于企業(yè)的管理方式已在大學班干部的考核和管理中使用。這些方法的核心內容就是要體現分工,明確任務,完善考核。作者在工作中對班干部的管理做法如下。
1.一是“帶”。班主任要想帶好班級首先要帶好班干部。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干部由于與其他同學一樣要面臨各種事情,所以在工作中往往會表現出各種“不成熟”的地方,因此這階段班主任的工作及自身素質尤為重要。此時不僅要交代清楚每個班干部的工作職責及一般性工作方法,而且對班級的工作計劃及實施工程都要給予明確的指導,對班級活動的內容及形式都要給予幫助,重點班活動要全程參與。這樣才能了解班級的特點及組織者的能力、親和力等。
2.二是“放”。一般從大二開始,班主任就應該漸漸放手讓學生自主管理。作者要求班干部成員每月要開好“二會”。一個“會”是學生干部之間的溝通交流會,由班長或團支書主持,把各自一個月來的工作情況及班級總體情況進行溝通交流,集中班內的問題并提出初步的解決方法或意見;另一“會”是由班主任主持,全體班干部參加。主要任務就是要求大家把自己本月的工作情況及班內的主要問題和班主任進行溝通交流。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并對近期的工作進行布置。“二會”隨著學生干部的成長在形式上也可更新,可以由會議室會議逐漸轉向網絡會議,QQ群或微信群的建立可以讓大家溝通更為便利。但作者認為一學期兩次會議室會議是必不可少的,即開學及學期結束時。
“放”的另一層含義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干部的積極性及責任心。班主任要對自己的學生干部給予充分的信心,平時要敢于放手讓他們自己解決問題,鼓勵他們做出決定,要把任務分配到人。本班長期實施的“小組”管理法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把班級人員按班干部人數平分,每個班干部和一定數量(一般4—5人)的同學組成一個小組,班干部為組長。每個同學的學習生活情況是每個班干部“二會”必須要介紹的內容,這也是真正體現班干部的“橋梁”作用的方式,讓每個班干部真正有“實事”可做。
3.鼓勵和督促班干部參加學校各種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學習和活動,以便提高班干部的素質。及時調整班干部成員,對學習成績低于班級平均水平,同學關系相處困難等類型的班干部要及時調整。
三、班干部的考核和激勵
考核的目的是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梢源蟠筇岣甙喔刹康慕M織認同感和支持感,對學生干部的考核和激勵是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作者一般采用平時及集中考核兩種方式。平時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參加班級活動等方式對每個班干部的能力、工作積極性、工作方法、性格特點及學生中的威望等進行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數;集中考核采用班級集中書面打分的方式進行,一般一學年結合獎學金評比進行一次。主要考量指標從工作態(tài)度、工作能力、工作成績、同學關系等方面由班級同學打分,再結合本學年學習成績綜合考慮是否能繼續(xù)擔任下屆班委。對工作出色者要及時給予肯定。在獎學金評比、推優(yōu)推免等方面堅持同等條件下學生干部優(yōu)先的原則,運用好相關激勵機制可以提高學生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
參考文獻:
[1]楊曼.新常態(tài)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7(4).
[2]孟思瑩,李笑宇,張文超.大一學生干部培養(yǎng)模式探究[J].校管理研究:317-318.
[3]胡祥.“霍桑效應”在“90后”大學生干部培養(yǎng)中的應用[J].龍巖學院學報,2012,30(3).
[4]程洪濤.“PDCA”環(huán)控制法在高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9).
[5]黃曉寧.學生干部組織認同與其工作積極性的關系研究[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15(5).15.
Abstract:By the author's experiences worked in the filed for long time,this paper discuss the election,education and training,encourage and reward to the class leaders. It is the most reasonable method to engender the class leaders by election of classmates connected with the teacher's wish. "Two meeting system" is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teacher to know and mastery the class. Encourage and reward is necessary to raise the working activities of class leaders.
Key words:class leaders;selection and adjustment;train and administration;appraising and reward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