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春
在我國教育教學制度不斷改革與發(fā)展的背景之下,如何切實提高英語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形成對英語學科的興趣,并且盡可能確保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有所改進。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逐步提出了“少教多學”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其主要就是轉變了學生與教師之間傳統(tǒng)的地位差別,并且倡導以學生作為主體,開展課堂教學工作。即便現(xiàn)階段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是不能夠很好地調動,但“少教多學”是未來英語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未來初中英語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工作所必須重視的。
1. 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1學生主觀能動性不高
以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往往相對較低,這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英語教學方法單一,內容枯燥,許多學生提不起對該課程的興趣,這也就直接影響了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而直接造成學生積極性以及主動性無法提起。
1.2教學過程中中文占主要比例
根據(jù)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現(xiàn)狀來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說中文的比例遠遠高于英文,這就表明英語課程僅僅是以授課為根本目標,而對學生語言學習環(huán)境的營造則是非常欠缺的。實際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教學過程,為教師后續(xù)工作開展奠定基礎。
1.3學生缺乏課堂表述機會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現(xiàn)階段初中英語課程教學時間相對比較緊張,并且由于初中課程相對繁重,因此教師會選擇利用有限的四十分鐘授課時間抓緊授課,故而存在一種填鴨式教育模式。無論學生是否可以接受,教師盡管進行知識灌輸。所以,這樣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缺乏必要的課堂表述機會,英語口語能力也勢必無法提升。
2. 切實實施“少教多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對策
2.1注重將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作為主要目標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全面培養(yǎng)以及對學生主觀能動性訓練。選擇感知類的教學方法,從而刺激學生感官,使得學生提起積極性,是非常必要的。比如這種教學方式適用于那些具有感官和使役功能的單詞。在初中英語中的一個學習難點是感官動詞和使役動詞的搭配和使用,這些單詞的拼寫和發(fā)音都很簡單,但在實際的運用中卻極易混淆。通過運用感知教學法,引導學生在學習這兩類單詞時,有意識地以自身為例,避免發(fā)生單詞使用上的模糊和混亂。比如,smell(聞起來)這個單詞,表示鼻子的感官,再有smell引出其他具有感官功能的單詞,例如,look、taste、sound、feel等。這些單詞都可以人體的某個感官為例,有利于學生直接利用感官去識記單詞。在單詞運用上也能將這些單詞進行歸類,統(tǒng)一用法,避免出現(xiàn)使用上的錯誤。當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之后,則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學習過程更為自主,這也切實保障了課堂教學效果,促進了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
2.2盡可能多用英語開展教學工作
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該盡可能多利用英語開展課堂教學工作。這就要求教師盡可能為學生營造課堂教學情境。例如新課程標準七年級英語中一章節(jié)包含了飲食、學校生活、個人喜愛的物品、相關節(jié)日等等。這些內容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故而教師可以通過利用英語營造環(huán)境的形式開展講解,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activity一詞時,教師可舉出貼合學生生活實際的例子:The teacher will arrange some interesting activities for us next Tuesday. (老師在下周二將為我們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單詞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相聯(lián)系,不僅拉近了學生和英語詞匯之間的距離,也能加深學生對所學單詞的印象,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增加學生課堂表述和講解的比例
由于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滔滔不絕站在講臺講述課程,學生的目標就是認真聽講、記錄筆記,就算完成了課堂教學任務。但是,這樣就會造成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而學生僅僅是參與者。所以未來需要讓學生有更多說話的機會,教師則應該盡可能縮小講課的比例。使得學生真正置身于一種相對自然、開放以及更為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當中,學會利用所學的英語知識與內容與他人交流,獲取信息。比如教師還可以注重在課堂上讓學生利用英語相互問候,或者是利用所學的詞匯與句型針對時事熱點問題展開討論。這樣學生將會在一種自由自在、無話不說的環(huán)境和氛圍當中,對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很大作用。
3. 結束語
在未來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少教多學”已經(jīng)逐步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也是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促進學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以及幫助學生形成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因此,需要英語教師格外重視這一趨勢的發(fā)展,為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提升以及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xiàn),提供機會與平臺。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