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彩霞
傳統(tǒng)英語課堂中許多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學生能在課堂上有效吸收的知識不多,有時課堂教學呈無序狀態(tài),存在眼高手低的現象。大部分教師在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過分地注重對句子和語法的分析,而忽略了對學生關于閱讀理解的延伸,教師只有提高課堂質量,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才能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英語教師應指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或知識,將材料聯系起來,通過判斷和推理等思維活動去把握閱讀材料的本質含義和內在聯系,科學地提高英語閱讀水平。
1. 建立明確的初中英語教學目標,實施有效教學策略
教師應明確教學目標,有效改進課堂,不能讓課堂提問太過于頻繁且低效,盡量增加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度。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我們發(fā)現,許多教師沒有意識到如何才能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堂練習,在講完知識點后,教師花大量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課堂練習對于課堂的大量占用導致了“滿堂練”的現象,導致學生不能夠充分地吸收知識和課堂時間的浪費。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考慮學生的興趣與接受能力,對教學方法做出科學的調整。在教學中多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融入造句,閱讀以及寫作等各個方面,有針對性地練習。
近幾年來,中考英語閱讀理解材料新穎,更注重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學生的細節(jié)理解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學生無論是預習還是做題,要有準確的目標以及明確的步驟,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習。
2. 形成合理的教學模式,實施多樣化閱讀策略
在教學過程中形成教師在課前準備好presentation(課前準備),課堂中學生做好reading和listening,課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做好review的模式,全方面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初中是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學生在做閱讀的時候,教師應該篩選文章中典型的句子,幫助學生細致地去解讀。閱讀理解考查的不僅僅是學生對語篇的分析,還有文章中的核心單詞和必背搭配等等,教師選擇以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子為原型,為學生進行語段拓展。初中閱讀理解題目的設置答案比較淺顯,學生在平常閱讀的時候,可以適當加深閱讀難度,挑戰(zhàn)自己,通過閱讀多積累一些英語詞匯。
“替換思維”不但可以豐富語言的表達,還可以幫助記憶,是建立學生詞庫的重要手段之一。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閱讀與寫作中,要培養(yǎng)敏銳的“替換思維”。學生還可以通過構詞法來猜測派生詞與合成詞的意思,這樣為英語詞匯的積累提供不少渠道。學生在做閱讀理解的時候,要學會通過作者的用詞與語氣來把握作者的觀點,因為閱讀題目設置不僅是考查學生觀點區(qū)分的能力,閱讀理解正確的解題策略是根據邏輯等方面進行分析理解,然后從上下文中尋找與該句的解釋和例證,閱讀理解需要學生善于辨別選項之間的細小差別才能正確解題。
3. 開展主題閱讀活動,全面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學校應適當舉辦一些英語主題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以及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和知識面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無論是英語學習還是英語閱讀,學生都要善于抓住重點,這樣有利于學習與閱讀的效率。閱讀活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進來,學生能夠主動篩選有效信息,形成敏銳的英語語感和學習思維方法。讓學生能夠用正確的心態(tài)去面對英語考試,為學生培養(yǎng)更多的自信。
初中教師在主題閱讀活動中可以多引導學生去閱讀,讓他們加強對語境的理解,多掌握閱讀的方法,英語語言的學習絕不是把單詞都認識這么簡單,學生要能夠準確辨別單詞的詞性,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義以及幫助學生對句子結構的理解。如果學生能夠把辨別單詞的詞性與詞義當作一件樂事,學生在做閱讀理解與完形填空的時候,應多去推敲題目設置的用意,結合選項的答案解釋,能夠慢慢摸索出題教師的套路。猜詞和一詞多義等都是積累詞匯的好方法,學生應選擇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工具書,有效利用課本和輔助書。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揚長避短,幫助學生解決對英語學習的恐懼與厭煩心理,建立一種適合他們的學習方式,明確解題思路。良好的學習效果是通過不斷練習出來的,而不是集中兩三天就能達到一種高度,學生需要根據教師的指點,進行總結,回去進一步加強,改進,與練習。閱讀理解在英語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教師與學生不懈的努力,學生的閱讀水平能得到不斷的提升。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第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