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素珍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語文教學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及寫作能力。把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機整合,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讓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寫作的技巧,在寫作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教學模式
小學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由于小學生的認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世界的魅力。讀寫結合可以讓學生學會細讀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并品味文章的精妙。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靈活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際寫作水平和閱讀水平。
一、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
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的兩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在教學中把閱讀和寫作能夠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根本途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也是教學中的重點。通過閱讀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解的更加深刻。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能夠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通過訓練進一步掌握和吸收知識。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彼此之間是有聯(lián)系的。通過寫作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是學生提高寫作水平的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的前提就是進行閱讀,讓學生在充分理解文章內容的前提下,運用寫作技巧進行寫作進而展現(xiàn)文章的寫作特點。如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會讓學生把課文分段分層,并且把每段的涵義概括出來。而在讓學生進行寫作時,教師也會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先把提綱羅列出來,然后再寫文章,以此來保證文章的連貫性和邏輯性。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運用策略
1.寫讀后感
學生閱讀的過程就是他們了解世界的過程,在閱讀中會有人間真情的流露,也會有四季的變換。閱讀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教師在讓學生閱讀完文章后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感觸寫出來,借以抒發(fā)自己的感想和情緒。小學語文教師在學生閱讀文章后,進行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把閱讀中自身的情感和情緒的變化寫成讀后感。如在學習完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學生閱讀課文時可以讓學生試讀,帶讀、朗讀等多種形式進行閱讀,然后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教師可以先給學生介紹相關的課文背景,然后再對內容進行講解,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寫下讀后感,說出自己在閱讀課文會有什么感受,通過課文學習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認識。教師在學生平時閱讀中涉及到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時,也可以引導學生寫出讀后感,通過讀寫結合的模式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2.根據(jù)課文進行仿寫或者續(xù)寫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對所學的文章進行改寫或者仿寫。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內容豐富,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人物的故事進行或者根據(jù)文章的內容進行仿寫或者改寫。在進行仿寫時,學生就會研究文章的寫作方法以及文章中人物的特點,讓學生進一步思考文章的相關內容,進而體驗寫作與閱讀之間的關系。如在學習完小英雄雨來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小雨來進行續(xù)寫或者仿寫,讓學生體會小英雄雨來的熱愛和機智勇敢的品質。學生的世界是純真而又五彩繽紛的,因此小學的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寬松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續(xù)寫或者改寫,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進而促進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3.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習慣,把他們每天對生活的感情,或者對某一事件的看法通過日記表達出來。在學生寫日記時,教師要進行引導,讓學生體會寫日記不是記流水帳,通過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學生在寫日記時就會注意到語法的規(guī)范和修辭的運用。學生在閱讀到自己感興趣的文章時,也會把自己閱讀后的感受寫在日記中。在日記中學生會把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因此也是學生進行自我深入解讀的一個過程。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習慣有利于今后的語文學習,會使學生的思想深度不斷增加,對學生的成長和學習有利。
4.讓學生摘抄閱讀中的優(yōu)美詞句
寫作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積累和學習,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可以指導學生把文章中一些優(yōu)美的詞句或者經典名句摘抄下來。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對他們的摘抄要求是不同的。如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重視詞句的意思,同時還要增強他們的背誦,把一些詞句的意思背誦下來。而高年級的學生,教師則可以讓學生把語言優(yōu)美的詞句,引導學生完成積累和練習,對于文章中一些節(jié)奏齊的句子進行摘錄,讓學生加深對優(yōu)美經典詞句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讀寫能力。如學習完觀潮時,教師可以把潮水的描寫中用詞優(yōu)美的片段讓學生進行摘抄,讓學生體會潮的聲音和形態(tài),同時對文章的內容進行挖掘,讓學生體會錢塘江大潮的雄奇。教師在進行閱讀的中要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并為以后的寫作積累素材。
三、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進,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在閱讀教學時,采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師在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時,要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通過讓學生探究的方式,提高他們寫作的興趣,同時還要教給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方法,進而促進他們能力的提升。教師在運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時,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習的理解能力,及時調整教學方案,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惠芬.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2):36.
[2]劉忠.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3):22.
[3]呂中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探析[J].讀與寫(中旬),2016,13(9):140-140,14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