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澤湘,杜志峰
(1.中南大學,湖南 長沙 410083;2.長沙市長郡梅溪湖中學,湖南 長沙 410205)
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應激水平的研究
王澤湘1,杜志峰2
(1.中南大學,湖南 長沙 410083;2.長沙市長郡梅溪湖中學,湖南 長沙 410205)
賽前心理狀態(tài)是影響散打運動員運動成績的重要因素。本文通過對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應激水平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賽前高水平心理應激和低水平心理應激均可對散打運動員運動成績帶來一定影響;過度興奮、過分緊張、情緒淡漠和自信心不足是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的主要類型。賽前非適宜水平心理應激的出現(xiàn),除內部因素外,運動員水平及運動年限也是重要因素。建議教練員應根據(jù)運動員個性特征,對其進行適當?shù)挠柧毢驼{整。
散打;賽前;心理應激;對策
近年來,伴隨著世界各國體育運動的不斷發(fā)展,競技體育比賽變得日益激烈,散打運動員想要在競技散打的運動賽場上取得良好的成績,除了要具備出色的身體素質和良好的技、戰(zhàn)術水平外,過硬的賽場心理素質逐漸成為取得競技比賽勝利的關鍵因素之一。散打運動員在散打競技比賽的賽前會出現(xiàn)一些生理和心理反應,如心率加快、血壓上升、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煩躁焦慮等,這些屬于典型的賽前應激狀態(tài)。根據(jù)心理學中的倒U假說,運動員運動表現(xiàn)與應激水平呈倒U形曲線關系,當運動員應激水平過低時,運動表現(xiàn)較差,當應激水平達到一定水平時,運動表現(xiàn)隨之提高,隨著應激水平繼續(xù)升高,運動表現(xiàn)則又下降。因此,賽前適當?shù)膽し磻柧殞ι⒋蜻\動員的技、戰(zhàn)術水平都發(fā)揮起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本文通過對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應激水平進行調查,對其成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關建議和解決措施,以期為散打運動員、教練員提供理論和實踐依據(jù)。
散打運動員的賽前心理應激水平。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找相關的理論著作、書籍、學術期刊及雜志等,為論文的分析研究奠定科學、真實的理論依據(jù)。
1.2.2 問卷調查法 以51名參加武術散打比賽的運動員為調查對象,運動年限為1~4年,平均年齡為19歲。向51名散打專業(yè)學生發(fā)放問卷51份,回收48份,有效問卷43份,有效回收率84.3%。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所收集的資料和調查的數(shù)據(jù),進行綜合、歸納和整理,并用Excel 2012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運算處理。
1.2.4 邏輯分析法 運用哲學、教育學、系統(tǒng)科學、運動心理學、運動生理學等相關理論指導分析研究的內容;采用歸納、演繹、類比、綜合等思維形式,對所獲得材料和觀察的現(xiàn)象進行邏輯處理。
我們對運動員賽前心理應激水平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表1),具有適宜心理應激水平的比例為32.6%,13.9%的運動員表現(xiàn)為較低的應激水平,而43人中有23人賽前出現(xiàn)較高心理應激現(xiàn)象,占53.5%。其中,適宜水平心理應激運動員獲勝比例最大,為78.6%;高水平心理應激和低水平心理應激運動員獲勝比率分別為43.5%和50%,均低于適宜水平心理應激運動員,可見賽前適宜水平心理應激對運動成績影響之大。
散打競技比賽的賽前出現(xiàn)非適宜水平的心理應激存在著不同的分類,本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部分運動員會有過度興奮出現(xiàn),頻率為10.3%(表2),生理生化及行為表現(xiàn)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心理不穩(wěn)定等;部分運動員會出現(xiàn)過分緊張,頻率為44.8%,生理生化及行為表現(xiàn)為四肢顫抖,呼吸、心跳加快,情緒煩躁,大汗淋漓,動作失調,不知所措,技術表現(xiàn)不連貫等;部分散打運動員出現(xiàn)情緒淡漠,頻率為6.9%,生理生化及行為表現(xiàn)為哈欠連天、頭腦渾濁、動作遲緩、情緒低落、熱身活動不積極、全身軟弱無力、比賽中一味防守、組合動作不連貫、對比賽持消極態(tài)度等。自信心不足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分類,占38%,主要表現(xiàn)為害怕對手等心理。
表1 賽前不同心理應激水平出現(xiàn)頻率表
2.3.1 內部因素對散打競技比賽賽前心理應激水平的影響 過度興奮一般是由于運動員比賽經驗、目的、平時訓練的效果等各方面原因而產生的。散打運動員對自身水平的估計過于自信,或者是對散打競技比賽結果有過高的期望都有可能會引起同樣的心理應激反應。
運動員賽前出現(xiàn)過分緊張心理的產生原因是:散打技、戰(zhàn)術不夠熟練,運動的訓練程度過低,運動員的比賽動機不正確,賽前雙方實力情況分析不準確,參賽運動員的比賽經驗不足。
運動員賽前出現(xiàn)賽前冷漠狀態(tài)的生理原因,是由于訓練的過度疲勞引起的;產生賽前冷漠狀態(tài)的心理原因,是動機消極、對散打比賽的結果過于關注,對運動員自身的技、戰(zhàn)術缺乏足夠的自信心等。
散打運動員在散打比賽中自信心不足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賽前準備不夠充分、訓練程度低、技戰(zhàn)術不熟、運動員在比賽中出現(xiàn)連續(xù)失誤或遭遇失敗。
2.3.2 外部因素對散打競技比賽賽前心理應激水平的影響 除內部因素影響到運動員賽前心理應激水平外,我們對其外部原因進行了調查分析,結果顯示(表3),不同水平運動員之間存在非適宜心理應激水平運動員的比例差別較大,運動水平越高,出現(xiàn)比例越小(25%)。散打比賽賽前心理應激水平出現(xiàn)不適宜的主要原因是:散打競技水平較高的運動員對比賽的目的、任務的不解,對自己的能力的不確定,沒有自信心,沒有取勝的愿望,無法適應比賽的場地和環(huán)境和氛圍,沒有比賽經驗,因此,不能有效地調節(jié)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
散打運動員的運動年限也是影響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應激水平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調查結果顯示(表4),運動年限越長,非適宜水平心理應激出現(xiàn)比例越小。這一結果表明,訓練年限越長,比賽經驗越豐富,競技水平越高,自信心越強,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調整賽前心理緊張的方法,針對散打比賽的賽前心理過度緊張的不適宜的心理應激,提高參賽的散打運動員的賽前心理應激調控能力越強。
2.4.1 提高散打運動員的自我意志品質
在散打運動訓練中,提高運動員對散打目的的認識,完善運動員的自我意志行為,培養(yǎng)運動員敢打敢拼的精神,啟發(fā)運動員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其確定行動的正確目的,引導其設想動作的效果,消除運動中的情感障礙,培養(yǎng)運動員頑強的意志品質。
表2 非適宜水平心理應激分類及出現(xiàn)頻率表
表3 運動水平對賽前心理應激水平的影響
表4 訓練年限對賽前心理應激水平的影響
2.4.2 培養(yǎng)散打運動員的良好動機 培養(yǎng)散打運動員對運動訓練的良好動機,就是要運動員深信自己很有能力,樹立相對較高的目標,發(fā)揚運動隊的集體精神,在散打運動員之間、運動員與科研教練之間、運動員與技術教練之間、運動員與醫(yī)務人員、運動員與相關服務人員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
2.4.3 提高散打運動員的應激能力 提高散打運動員的應激能力,是用模擬訓練方法來為參賽運動員作好相應的適應性準備,進行模擬不同條件的訓練時要針對運動員的比賽需要。模擬訓練的方法有讓同伴模擬對手可能采用的技、戰(zhàn)術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還有如場地條件、氣候條件,以及觀眾干擾、裁判等進行環(huán)境模擬訓練,從而使運動員在不同情形下產生不同的情緒經驗,以利于比賽時運動員心理穩(wěn)定,并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
2.4.4 加強散打運動員的臨場心理指導
在散打競技比賽的賽前和賽中,部分散打運動員由于過度緊張,會出現(xiàn)一些不適宜的心理應激反應,主要表現(xiàn)是情緒低落,失去信心,注意力下降,技戰(zhàn)術發(fā)揮差。在這種情況下,散打的教練員和心理輔導師應給散打運動適宜的心理干預,幫助運動員分析出現(xiàn)不適宜心理應激反應的原因,使散打運動員在散打競技比賽的賽前和賽中都能處于適宜的心理狀態(tài)下,為了散打運動取得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提供科學的心理技術支持。
2.4.5 物理手段對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進行調整和預防 除通過加強訓練和心理疏導來調節(jié)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tài)外,運用中醫(yī)手段來調節(jié)運動員賽前心理也得到了一定應用。中醫(yī)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的瑰寶。中醫(yī)學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各臟腑組織發(fā)揮自己的功能,并臟腑間相輔相成的協(xié)同和制約作用維持人體正常狀態(tài)下的生理平衡。這與心理學和西醫(yī)學的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tǒng)的整體性與平衡性是一致的。鑒此,采用中醫(yī)手段來調理心理應激是具有高度的科學可行性的。許多學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中醫(yī)學中的推拿和艾灸對散打運動員心理和生理狀態(tài)的調節(jié)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1.1 賽前高水平心理應激和低水平心理應激均可對散打運動員運動成績帶來一定影響。
3.1.2 過度興奮、過分緊張、情緒淡漠和自信心不足,是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的主要類型。
3.1.3 散打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及運動年限也是影響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狀態(tài)的重要因素。
3.2.1 加強散打運動員心理訓練,反復運用,加強運動員自我調節(jié)能力,為運動員取得更好成績提供保障。
3.2.2 在專業(yè)的散打隊,應配備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師,對散打運動員進行科學的心理診斷和心理干預,并在運動隊建立完備的心理檔案。
3.2.3 在散打運動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有意識地對散打運動員進行科學的心理影響,使運動員具備散打專項運動所需要的心理品質。
[1] 鄒軍,屠嘉衡,呂爽.推拿與艾灸調理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應激機理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0,46(1):117-121.
[2] 蔡月飛,漆振光.析散打運動員賽前心
理緊張因素[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6,19(1):37-38.
[3] 姜飛.對散打運動員的賽前心理調控和訓練的分析[J].考試周刊,2009(3):152-153.
[4] 張守勇.試論散打運動員賽前心理的控制方法[J].新課程研究,2009(7):176-177.
[5] 唐軍.想象訓練在散打技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3).
[6] 周長濤.淺談散打心理活動特點及其訓練方法[J].搏擊.武術科學,2007(1).
[7] 王嶸,陳亮,王崢.探究普通高校健美操運動員的賽前心理訓練[J].中國體衛(wèi)藝教育,2008(6).
[8] 王天福.淺談如何建立散打運動員的心理優(yōu)勢[J].內蒙古體育科技,2007(4).
G852
A
1674-151X(2017)20-030-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20.015
投稿日期:2017-08-30
王澤湘(1965—),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