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
【摘要】識字教學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基礎和開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識字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死記硬背、重復書寫兩方面。為了更好的實施識字教學,應該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識字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教給學生識字方法、組織漢字聽寫會。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239-01
識字教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識字是學生閱讀與寫作的基礎,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可見識字是學生一切學習活動的開始。但是,在當今應試教育的壓力下,學生學習和識字的方式仍然很死板,這樣就給小學的識字教學帶來了一些阻礙。為了更好的實施識字教學,筆者從當下的識字現狀談起,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小學語文識字的教學方法。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現狀分析
1.死記硬背
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大多數教師教學生識字的方法就是死記硬背。主要表現在讓學生背筆畫、背寫法,這種方法雖然也能讓學生記住一些漢字,但是效率卻很低。就算學生記住了漢字的書寫,但是也不明白漢字的意義。這種方法嚴重地阻礙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這種識字的教學方法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取的。
2.重復書寫
在教學識字時,還用一種常見的教學方法就是重復書寫。在教學中,尤其是翻開學生的作業(yè)本時就會發(fā)現每個字一般寫了20遍到30遍左右。這樣的識字方式完全是機械式的,毫無學習方法可言。在這樣的學習方式里學生雖然能記住一些漢字,但是這種方法容易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待下次再布置這樣的寫字任務時,大部分學生就不愿意學習了。所以,在識字教學中重復書寫的方法也不科學,也是不可持續(xù)的。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分析
1.創(chuàng)設識字環(huán)境
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學生學習漢字、記憶漢字的能力就會大大提高。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火或生活環(huán)境中學習、記憶漢字,從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對生活的見聞。
比如,在講授“燈”字時,我就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同學們,當我們過馬路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呀?這時候很多學生就能明白過來,要注意紅綠燈。因為紅綠燈是學生常見的,所以設計這樣是生活場景很恰當。當這個場景設計出來以后,接著引導學生學習“燈”字。教師提示:那同學們知道“燈”字怎么寫嗎?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沒有火,燈怎么能亮呢?所以,“燈”的左邊是火字旁,右邊該怎么理解呢?大家再想想,紅綠燈是不是在高高的燈桿上,所以“燈”字的左邊是一個“瘦高”的“丁”字。這樣的方式就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燈”字,而且這樣的方法不枯燥、趣味性強。因此,在教學生認識漢字時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在愉快的、生動的環(huán)境中學習漢字。
2.激發(fā)識字興趣
古語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是維持學生學習知識的巨大動力。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樣的、有趣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快速的學習漢字。這樣的識字方法有的是教師發(fā)明的,有的也許是學生發(fā)明的,只要有趣、高效,我們都可以拿來并運用。
比如,可以用字謎法教學生區(qū)分漢字。教“暖”時,學生很容易和“愛”字混淆。我給他們出了字謎:爪字頭下一個小朋友,坐在地上曬日頭。“是個‘暖!”“那你們能變一變,使謎底變成‘愛嗎?”“爪子頭下禿寶蓋,小朋友團結多可愛?!边@樣的方法不僅生動有趣,還一箭雙雕,從此學生就不會再將這兩個字弄混淆了。還可以用順口溜的方式教學生認字,比如在講授碧綠的“碧”字時,我教給學生的順口溜就是:王老師、白校長,二人坐在石頭上。這種方法瑯瑯上口,學生不僅滿足了好奇心,還提高了認字的能力。
3.教給識字方法
在教學生識字時有很多方法,但是中國人學習漢字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是字源學習法。字源學習法是可以幫助學生們快速地學會漢字,并且能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意思和含義。
比如,左耳旁就是一個字源,它不是左耳的意思,并且跟耳朵沒有一點關系。它最初表示高坡,后山很陡峭,為了能爬上去,在前坡鑿了腳窩,這就是最早的象形字“阜”,后來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左耳旁。如圖所示:
當學生看到圖片時就能理解左耳旁的含義了,在這個基礎上,我再帶領學生學習和左耳旁有關的字,比如下降中的“降”字,這個字表示一個人從高坡上走下來了,所以意為“降”。還有除法的“除”字,它原本就表示臺階的意思,這個意思就是根據左耳旁的意思演變來的,后來才有了除法的含義等。還有“手”、“丑”等資源,都有表示手的意思,如果不知道的話,學生就很難理解為什么“扭”字右邊是“丑”,但是如果學習了字源知識,就知道了“丑”也有手的意思。如果我們的教師在教學生識字時,能給學生講一些字源方面的知識,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不僅能夠提高,還能促進學生學習漢字的效率,一舉兩得。
4.組織漢字聽寫會
前一段時間,中央電視臺的漢字聽寫大會十分火爆。在漢字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借助這個節(jié)目的效應來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漢字、記憶漢字,我就為學生舉行了這樣的聽寫會。首先,給每個學生發(fā)了一張測試卷,要求學生在20分鐘完成,當學生完成后,評出班級前10名。然后,將這十名同學分小組進行漢字聽寫比賽,其他沒被選入的同學是“觀眾”但是,當自己的隊友遇到困難時“觀眾”可以實施“救援”。最后,教師和學生共同評判出勝利的小組和最優(yōu)“觀眾”。這樣的學習漢字方式就是為了讓學生在一個競爭的環(huán)境中快速的掌握漢字。這樣的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斗志”,還提高了漢字記憶的速讀。
綜上所述,在識字教學中,教師要摒棄那些無效的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實際和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來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只有創(chuàng)設良好的識字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恰當的識字方法才能提高學生識字的質量和效率,將來才能為學習高深的語文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芳芳.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模板的設計與開發(fā)[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05月.
[2]鄭禮立.對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的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年05月.
[3]王瑞.小學語文情境化課堂識字教學方法的探索[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0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