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華++++++朱貴珍++++++許青蕓++++++劉霞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護理方法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fā)癥的影響。 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12月于我院兒科接受治療的80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為例,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40例,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患者40例采用綜合護理干預模式。比較不同護理方案下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結果 兩組患者分別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護理,觀察組有2例患者出現(xiàn)食欲不振現(xiàn)象,并發(fā)癥發(fā)病率為5.0%,對照組患者2例哭鬧不安,2例食欲不振,2例轉(zhuǎn)變?yōu)樾乃ィl(fā)癥的發(fā)病率為15.0%。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差異顯著;另外,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和住院時間、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方案具有不同的療效,因此需要選擇效果更好的護理方案,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治療療效。
[關鍵詞] 不同護理方案;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fā)癥;影響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31-012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on the complications of bronchial pneumonia in children. Methods 8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pneumonia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40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4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bronchial pneumonia in children under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the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ere 2 patients with loss of appetite,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of 5.0%.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2 patients with crying and unsettling, 2 cases of loss of appetite, and 2 cases of aggravating to heart failure, with 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s of 15.0%.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additi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length of stay and the time of body temperature resuming to norma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children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pneumonia who are given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have different curative effects, so the nursing methods with a better effect should be selected, 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Key words]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Pediatric bronchial pneumonia;Complications;Effects
嬰幼兒是支氣管肺炎的主要發(fā)病人群,是小兒常見疾病之一[1,2]。此種疾病也是導致嬰幼兒出現(xiàn)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6]。支氣管肺炎又被稱之為小葉肺炎,于天氣驟變和冬季寒冷季節(jié)較為高發(fā),大部分是由病毒或者細菌所引起,患者最主要的病癥是呼吸困難和發(fā)熱,若病情嚴重則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峻的威脅[7]。除了需要對患者進行常規(guī)的治療之外還需要采取合理的護理方式進行護理,鞏固治療效果[8,9]。本次以我院收治的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為例,研究不同護理方案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fā)癥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我院兒科2016年1~12月所收治的80例小兒支氣管炎患者。所有患兒均符合小兒支氣管肺炎診斷標準,均出現(xiàn)咽部痰鳴、咳嗽、兩肺可聞中小濕啰音,胸片均顯示有支氣管肺炎表現(xiàn)。納入標準:治療依從性較好的患兒;未患嚴重的器質(zhì)性疾病和精神障礙疾??;患兒及家屬愿意接受全程治療;排除標準:無法保證全程接受治療;患有嚴重并發(fā)癥和精神障礙疾病。具體分組情況如下:40例患兒為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0.5~4.0(2.9±0.2)歲。對照組患兒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齡0.6~4.5(3.2±0.5)歲。兩組患兒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本次研究的80例患兒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如抗感染、抗炎等治療,對于有呼吸困難或缺氧的患兒可以給予吸氧治療,也可根據(jù)患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霧化吸入治療或者是肺部物理治療等,接受治療之后,分別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采用不同護理方案開展護理。
1.2.1 對照組護理方案 對照組患兒均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進行護理。護理人員護理過程中需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注意通風,溫度盡量控制在18℃~22℃。需要注意患兒的保暖工作,避免出現(xiàn)著涼現(xiàn)象。實時觀察患兒,避免做劇烈互動或游戲。患兒所穿內(nèi)衣保持寬松,減少患兒哭鬧次數(shù)。
1.2.2 觀察組護理方案 觀察組患兒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方法如下:①保證患兒呼吸道暢通,若患兒痰液較多,霧化治療同時要輕拍患兒背部,控制好拍擊背部的力度。在拍背半小時后患兒進餐。拍背過程中需家長積極配合,年紀較小患兒可以由家長抱起,較大患兒則可以自己俯臥在床上,家長或護理人員手掌弓成空杯裝。輕輕的拍擊患兒的背部,從患兒背部兩側(cè)開始,從腰部到肩部依次進行拍擊?;純耗挲g偏小,在咳嗽之后痰液很可能會咽到消化道,需采用正確的扣背方式,有效化解痰液。②飲食護理:護理人員需要根據(jù)患兒具體的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飲食食譜,要讓患兒多食用高蛋白、熱量和高纖維,營養(yǎng)豐富的流食或是半流食。與此同時要鼓勵患兒多吃水果,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濕潤狀態(tài)。③發(fā)熱護理:支氣管肺炎患兒多伴有發(fā)熱現(xiàn)象,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在患兒出汗后及時更換衣服,隨時關注患兒的體溫變化情況。④預防心衰疾?。盒乃ナ侵夤芊窝谆純撼R姷牟l(fā)癥之一,如果患兒的呼吸頻率>60次/min,心率>160次/min,出現(xiàn)煩躁不安等現(xiàn)象時要及時告知醫(yī)生,得到妥善處理。⑤心理護理:患兒由于年齡較小,所以治療依從性比較低,患病之后更容易出現(xiàn)煩悶和急躁的心理,因此護理人員要及時鼓勵患兒,可以通過講笑話、講故事等方式轉(zhuǎn)移患兒的注意力。
1.3 評判標準
兩組患兒接受治療和護理后,比較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患兒是否出現(xiàn)心衰、食欲不振、哭鬧等現(xiàn)象。另外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和住院恢復時間。其中痊愈:患兒胸片顯示炎癥已經(jīng)完全消失,肺部聽診未出現(xiàn)濕性啰音;顯效:患兒炎癥基本消失,肺部聽診未出現(xiàn)濕性啰音;有效:患兒炎癥部分吸收,肺部聽診濕性啰音部分減少;無效:患兒治療后病情未明顯改善,甚至出現(xiàn)加重現(xiàn)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所選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 19.7,對研究中所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則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經(jīng)過護理之后,觀察組有2例患兒出現(xiàn)食欲不振現(xiàn)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對照組患兒2例哭鬧不安,2例食欲不振,2例轉(zhuǎn)變?yōu)樾乃?,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為15.0%。兩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觀察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病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兩組患兒住院時間和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比較
觀察組患兒的住院時間和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4.2±0.2)d和(2.1±0.4)d;對照組患兒住院和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分別為(8.8±0.6)d和(3.8±0.5)d;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小兒支氣管并發(fā)癥發(fā)病原因有病原體呼吸道感染、纖毛運動差、黏液分泌差、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功能出現(xiàn)問題等[10,11]。這是小兒常見的病癥之一,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煩躁等,綜合療法是最常使用的治療方法,依據(jù)對癥、通氣和控制炎癥等原則進行實際的治療[12]。小兒支氣管肺炎主要受到細菌或衣原體、支原體、病毒和真菌的影響,從而導致支氣管黏膜、肺泡或間質(zhì)炎性變化,此種疾病在冬春時節(jié)具有比較高的發(fā)病率[13]。小兒呼吸系統(tǒng)發(fā)育仍然處于不完善的階段,顯得更加狹窄和細小,在出現(xiàn)炎性病變后將會對小兒的肺部產(chǎn)生更大的影響[14]。若不及時治療,會使氣道阻塞從而引起肺不張。在具體治療過程中會選擇應用抗病毒藥物、抗菌藥物和霧化治療等,根據(jù)臨床患兒的情況給予相應的護理[15]。
本次以常規(guī)護理模式和綜合護理模式為例,分析不同護理模式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并發(fā)癥產(chǎn)生的影響。常規(guī)護理即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做好基本的護理工作,如保持好病房內(nèi)的環(huán)境和溫度、濕度,對患兒進行實時觀察,避免患兒進行劇烈運動,另外也幫助患兒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綜合護理方案則是從多方面入手,如心理方面護理,護理人員和患兒及時溝通,通過講故事或唱歌的方式緩解患兒的緊張心理,增加患兒及家屬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構建良好和諧的醫(yī)患關系;飲食方面護理,鼓勵患兒多食用高營養(yǎng)的食物;發(fā)熱和保證患兒呼吸道暢通,患兒若體溫高于38.5℃,要及時采取降溫措施,使患兒的體溫恢復正常。另外,護理室還需要做到病房的通風和溫度控制,促進病房內(nèi)的空氣流通等。在護理的過程中重視父母所起到的作用,患兒對于自己的父母具有天生的信賴感,父母也是患兒病情的代言人,肺炎患兒由于年齡較小,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意愿,而父母則可以采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溝通常用的方式,護理人員通過父母也可以收集到更多和患兒疾病相關的資料。護理人員向家長宣教支氣管肺炎的基本拍背、翻身技術等,指導家長按時按量的給患兒胃藥,調(diào)配合理飲食等,更有利于患兒的康復。這些護理措施兼顧患兒康復過程中的各方面。根據(jù)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病率為5.0%,對照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病率則為15.0%;觀察組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患兒相比,明顯偏高;住院時間和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則短于對照組患兒,差異都顯著。由此看出采用綜合護理模式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護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綜上所述,對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采用不同護理方案具有不同的療效,因此需要選擇效果更好的護理方案,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為患兒更好的康復提供良好的保障,提高治療療效。
[參考文獻]
[1] 王蕾. 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康復效果的影響[J]. 當代醫(yī)學,2016,7(20):123-124.
[2] 余微微. 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及肺功能的影響[J].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11(10):1375-1377.
[3] 龍巍. 優(yōu)質(zhì)護理對小兒支氣管肺炎臨床療效的影響分析[J]. 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1(10):210-211.
[4] 周慧霞. 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及肺功能的影響[J]. 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2016,14(3):466-467.
[5] 任明麗.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21(19):143-145.
[6] 葉紫.全面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5,26(5):1197-1195.
[7] 宋菲. 優(yōu)質(zhì)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肺功能的影響分析[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12(32):214-215.
[8] 項萬紅,張燕芬,雷海燕,等. 針對性護理干預對抗生素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效果的影響[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14(32):90-92,96.
[9] 張敏捷. 護理干預對32例小兒支氣管肺炎康復的影響[J]. 黑龍江醫(yī)藥,2014,17(4):961-962.
[10] 彭富棟. 不同呼吸支持方式對RDS患兒療效及預后的影響[D].泰山醫(yī)學院,2014.
[11] 趙維笑,周雪梅,余蘭桂. 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康復的影響觀察[J]. 吉林醫(yī)學,2014,14(9):1976.
[12] 朱玉珍. 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康復影響[J]. 北方藥學,2011,15(10):102.
[13] 王蕾. 綜合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康復效果的影響[J].當代醫(yī)學,2016,22(20):123-124.
[14] 王朝媛,蔡曉燕. 不同護理方案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效果比較[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22(19):158-159.
[15] 何麗芬. 護理干預對小兒支氣管肺炎康復的影響[J]. 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0,22(1):96-97.
(收稿日期:2017-08-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