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良
(陽江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陽江市 529500)
抗抑郁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研究
林永良
(陽江市人民醫(yī)院,廣東 陽江市 529500)
目的 評價在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治療中采用抗抑郁藥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年收治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依據(jù)是否配合運用抗抑郁藥物治療,將本組病例分為采取鹽酸氟西汀+多潘立酮治療的觀察組與單純使用多潘立酮治療的對照組,比較兩組患者本次治療效果。結(jié)果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達92.0%明顯高于對照組5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抑焦慮、抑郁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使用抗抑郁藥物治療不僅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同時明顯緩解患者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不良反應小,臨床應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廣應用。
功能性消化不良;抗抑郁藥物;臨床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非器質(zhì)性病變的消化道疾病[1],上腹痛、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功能消化不良發(fā)病率高,在胃腸門診??苹颊咧泄δ苄韵涣蓟颊呔瓦_1/3,臨床中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存在抑郁、焦慮、神經(jīng)狀等不良精神癥狀,這對患者的胃運動功能及分泌功能產(chǎn)生嚴重影響,提高胃腸動力,抑制胃酸分泌是臨床中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關鍵,個體化治療與綜合治療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療的根本原則,為降低患者不良情緒對治療效果的影響,提高治療效果,我院采用抗抑郁藥物聯(lián)合多潘立酮治療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部分患者,取得了理想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門診診治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依據(jù)治療中是否聯(lián)合運用抗抑郁藥物治療對本組所選病例進行分組, 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均25例,觀察組男17例,女18例,年齡24~60歲,平均年齡(34.5±2.7)歲,病程6個月~2年,平均病程(1.4±0.3)年,5例惡心、嘔吐,10例上腹痛,9例早飽,1例噯氣;對照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23~62歲,平均年齡(35.2±3.2)歲,病程7個月~2.6年,平均病程(1.5±0.1)年,6例惡心、嘔吐,10例上腹痛,5例早飽,4例噯氣,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臨床表現(xiàn)惡心、嘔吐、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無十二指腸潰瘍、糜爛、腫瘤疾病。排除標準:肝膽胰病者、糖尿病者、腎臟病者、結(jié)締組織病者、精神病者。
1.2方法 予以對照組患者口服多潘立酮10 mg,每天服用3次,觀察組口服鹽酸氟西汀20 mg,每天服用1次,另外同時服用10 mg多潘立酮,每天服用3次,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加強飲食管理,同時禁止服用其他藥物,兩組患者均堅持治療4周。
1.3療效評價指標 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及復診結(jié)果將本次治療結(jié)果分為三種情況,①顯效:患者服用藥物3周后腹痛、腹脹、早飽、噯氣、惡心、嘔吐、泛酸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完全消失;②有效:患者連續(xù)服藥治療6周后噯氣、嘔吐、惡心、上腹痛、上腹脹、早飽、泛酸等不良癥狀表現(xiàn)明顯緩解或好轉(zhuǎn);③無效:患者連續(xù)用藥6周后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仍然存在,其癥狀表現(xiàn)未見任何改變或減輕,部分患者癥狀表現(xiàn)不僅沒有減輕反而有加重表現(xiàn)。采用漢密爾頓焦慮、抑郁評分表評價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焦慮、抑郁程度,焦慮、抑郁總分值范圍為0~10分,焦慮、抑郁程度共分為三個等級①輕度焦慮、抑郁(0~4)分;②中度焦慮、抑郁(5~7)分;③重度焦慮、抑郁(8~10)分,焦慮、抑郁評分越高反映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
1.4統(tǒng)計學處理
觀察組顯效13例(52.0%),有效10例(40.0%),無效2例(8.0%)總有效率為92.0%;對照組顯效9例(36.0%),有效5例(20.0),無效11例(44.0%),總有效率為56.0%,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前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為(7.8±2.4)分、(9.6±1.7)分;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為(7.6±2.3)分、(9.4±1.5)分,組間差異不顯著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為(2.4±0.8)分、(2.2±1.1)分;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為(5.6±2.2)分、(7.8±1.3)分,治療后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均有所降低但觀察組降低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數(shù)據(jù)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焦慮、抑郁評分情況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對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fā)病機制目前臨床中尚未具體闡明,失眠、焦慮、抑郁、頭暈、頭痛等癥狀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主要臨床癥狀表現(xiàn)的其他附加癥狀,多數(sh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都存在有不同的精神因素背景,通過本研究進一步證實了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治療中使用抗抑郁藥物治療能進一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觀察組在聯(lián)合應用鹽酸氟西汀與多潘立酮治療后有效率達92.0%明顯高于對照組56.0%,其次觀察組焦慮、抑郁程度明顯輕于對照,說明抗抑郁藥物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臨床治療效果確切,患者不良心理狀態(tài)得到明顯改善[2],治療配合度顯著提高,為疾病的進一步恢復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鹽酸氟西汀是一種強效選擇性5-HT重攝取抑制劑[3],在調(diào)節(jié)羥色胺功能方面效果顯著,5-羥色胺通過不同受體亞型有效調(diào)節(jié)精神神經(jīng)功能,同時為胃腸功能調(diào)節(jié)提供重要遞質(zhì),藥物作用下患者臨床表現(xiàn)癥狀得到長期有效緩解,患者口服鹽酸氟西汀抗抑郁藥物后會偶見不同程度的口干、便秘、視力模糊等不良反應,由于羥色胺對腎上腺素受體、M受體、5-HT受體幾乎沒有親和力,所以不存在抗膽堿作用與心臟毒性。
綜上所述,應用抗抑郁藥物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效果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臨床治療中應結(jié)合患者實際情況選擇合適類型的抗抑郁藥物治療,建議臨床中多采取選擇性5-HT重攝取抑制類抗抑郁藥物,以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增加藥物治療安全性,提高治療效果。
[1] 鐘文英,王新芳,黃光鴻.抗抑郁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分析[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4,19(3):195-196.
[2] 李懿璇,王化虹.抗抑郁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Meta分析[J].中國藥物評價,2012,29(1):35-40.
[3] 郭蕾.聯(lián)合不同抗抑郁藥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1,5(4):190-191.
陽江市科技推廣計劃(衛(wèi)[2009]6 )。
林永良(1977—),男,陽江市人,本科,主要從事消化內(nèi)科、消化內(nèi)鏡臨床工作。
R573
B
1004-7115(2017)12-1414-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12.030
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