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冀
【摘要】小學教育作為小學生學習生涯的基礎性階段,在小學生的成長發(fā)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識字不僅是小學生學習語文課程的基礎,更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必須應該意識到對于識字教學策略的重要性,不斷加強對于小學生的識字教學任務。但是,在當前的小學低年級教學發(fā)展過程中,教師在識字教學策略方面還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本文結(jié)合實際,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發(fā)展策略展開具體研究。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7-0263-02
識字不僅是學習語文學科的前提,而且也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和前提,在小學教育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只有充分掌握了生字量,才能進行閱讀和寫作,小學生由于初次接觸語文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對世界不僅充滿了好奇,而且對于知識的學習充滿了探索與發(fā)現(xiàn)。因此,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對學生不斷進行學習識字上的引導,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重要時期,思維較為活躍,教師應當不斷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識字興趣的同時,注重教學質(zhì)量以及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參與度,從而使識字教學的教學效果發(fā)揮出最大值。筆者通過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研究,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提高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效果的策略。
一、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影響頗為深遠,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模式大多是教師對學生進行灌輸,教師根據(jù)漢字的語義相同等進行近義詞以及同義詞的教學,學生在長期壓抑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喪失了對于學習生字的興趣。教師長期“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不僅使學生在對于識字學習中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的調(diào)動,長此以往,有些學生甚至厭惡了對于識字的學習。因此,根據(jù)當前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課堂存在的問題,教師應當積極主動地不斷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充分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進識字教學的課堂當中來[1]。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對學生講解漢字的演變及起源,由于每一個漢字看起來像是符號圖畫,因此教師可以問學生們“同學們,誰能夠根據(jù)漢字的形狀講出一個小故事呢?”同學們通過積極踴躍的回答,在豐富了想象能力的同時還能夠充分調(diào)動起課堂學習的氛圍,使學生能夠?qū)τ跐h字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對漢字充滿探索欲與求知欲,從而不斷提高小學生對于漢字的自主學習能力。
二、轉(zhuǎn)變識字教學的教學方法
小學生正處于思維和身體成長的關鍵時期,對一切事物充滿好奇是這個年齡段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師應該在識字教學活動中不斷增加對于識字教學的趣味性。趣味性教學不僅是對于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還可以通過課堂游戲等形式不斷加深學生對于漢字的理解。
(一)謎語識字教學法
教師通過開展豐富有趣的識字教學活動,并不斷將識字內(nèi)容融入到游戲當中,通過對于課堂內(nèi)容增加趣味性,不斷活躍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能夠充分喜歡上識字教學的學習活動。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猜謎語的形式,使學生能夠一目了然的記住漢字的組合結(jié)構(gòu),教師還可以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學們,今天我給大家出一個謎語,一個人搬兩個土,同學們能告訴老師這是一個什么字嗎?”教師說完,學生進行著積極地討論,有的學生還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教師可以走到學生的討論當中,對學生加以小小的提示,教師可以提示學生“一個人”是代表單人旁,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輕而易舉的猜出謎底“佳”,教師接下開可以根據(jù)學生猜出的謎底進行生字教學任務的開展。
(二)偏旁識字教學法
此外,教師還可以向?qū)W生講授漢字的演變過程,通過引導學生對于象形文字的學習,從而更好的理解漢字的含義,教師在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時,對“江”“日”“月”“川”等文字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在黑板中畫出以上這些文字的圖畫,從而使學生在視覺感官上加深對于文字的記憶。例如,在學習“休”這個字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講“同學們,大家看‘休這個字像不像一個人靠著一棵樹呢,這個人靠著樹是不是在休息呢,所以這個字就讀作‘xiū”。通過這種教學形式的開展,使學生能夠充分加深對于漢字的學習和理解,而且對于啟發(fā)學生思維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積極意義。
(三)蒙氏識字教學法與繪本識字教學法
教師還可以應用蒙氏識字教學的方法進行識字教學任務的開展。蒙氏識字法作為當前識字教學活動中普遍推崇的教學方法,通過對于《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等中華傳文化的學習,在擴大學生識字量的同時能夠使學生接受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蒙氏識字法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識字能力,而且對于學生個人品質(zhì)的養(yǎng)成具有積極意義。教師還可以通過開展繪本識字的教學方法,繪本識字,通過對于課堂中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鍛煉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增加識字量,使學生能夠在識字過程中學習到做人的道理。
(四)歸納識字教學法
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活動中,掌握歸類方法,對于小學生識字的學習意義重大,漢字中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字在含義上都有著相近的意義,教師應該善于總結(jié)歸納漢字中具有相同部首的文字,例如,對于“拉、拽、扯”這三個漢字在外形上都具有提手旁,因此教師可以對學生講“同學們,這三個字都有提手旁,意味著做這三個動作的時候都會用到手,同學們還能想出一些這樣的字嗎”,此時,學生進行著激烈的討論,教師可以接著講“那同學們看看‘江、河、湖、海這四個字有什么共同點呢,都具有三點水,意味著都含有水”。教師通過這種對于相同類漢字進行總結(jié),從而使學生在直觀上更能清楚漢字本身的含義,通過歸納式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不僅能夠使小學低年級學生掌握更多的識字技巧,而且對于培養(yǎng)和啟發(fā)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具有積極意義,使小學生在識字學習過程中能夠?qū)W會舉一反三,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2]。
三、多渠道開展識字教學活動
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使教育工作者越來越注重對于自身教學方法的轉(zhuǎn)變,教育體系的不斷革新和變革,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發(fā)展空間越來越大,小學低年級教師也開始逐漸重視起識字教學的重要性。伴隨著科技的發(fā)展與時代的進步,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小學生識字教學任務不僅要求小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識字量,而且需要學生能夠養(yǎng)成善于識字、主動識字的好習慣,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而且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文字貫穿我們學習、工作、生活的始終,可謂是無處不在,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在課堂有限的時間里,教師很難做到將漢字充分的傳授給學生,學生也很難做到充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教師在設計識字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更加貼近生活、聯(lián)系實際,使學生能夠深刻的感受到漢字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3]。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帶著一雙充滿發(fā)現(xiàn)的眼睛尋找生活當中的漢字,例如,在超市的時候,看見琳瑯滿目的商品名稱,去餐廳吃飯時菜譜上的菜名,以及出門地鐵站中的站名,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引導學生對于漢字學習的積累。教師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使學生積極發(fā)揮出自身對于識字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并通過家長與教師的積極配合,使學生在進行識字學習中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指導,對于學生不認識的漢字,教師以及家長應該及時耐心的教給學生發(fā)音,不能遏止學生對于學習漢字的積極性,應該及時給予鼓勵,從而激勵著小學生更好的進行生字的學習。
四、結(jié)語
識字學習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始終,更是小學語文教學任務中的重點。因此,教師在開展豐富有趣的識字教學活動的同時,應該不斷培養(yǎng)小學低年級學生對于識字學習的興趣,通過對于上述識字教學方法加以有效運用,并且不斷轉(zhuǎn)變以往傳統(tǒng)枯燥的識字教學方法,使識字教學任務得到有效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鄒寧.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探析[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16):184-184.
[2]張惠燕.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中的應用[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7(8):41-42.
[3]潘虹.激發(fā)興趣快樂識字——淺談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2):76-7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