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妮
【摘要】文化是語言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文化輸入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知識性與趣味性,因此以文化輸入作為教學切入點已受到越來越多學者關注。本文將分析語言學習過程中文化輸入的重要性和積極影響,并以希臘神話與詞匯學習為例,對如何在教學中實現文化融入提出建議。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文化輸入 希臘神話
一、引言
隨著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與研究方向的轉變,傳統(tǒng)文法教學理念已逐漸由多元化的教學思維替代。其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是語言教學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其形成離不開以文化輸入作為教學手段。然而在許多實際教學中,由于應試的慣性和教師自身意識不足,文化背景輸入僅僅作為英語教學中的“開場白”存在,并沒有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也未發(fā)揮其最大的教學功效。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恰如其分地進行文化輸入,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二、文化與語言
“傳統(tǒng)的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而不同的價值觀構建了不同的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和表達習慣。這往往就造成了交往規(guī)范、編譯碼方式、詞法、句法、語篇結構等方面的不同。“語言有一個環(huán)境,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語言需要以文化為載體,而非只有表意的隨機字符。語言的本質作用是交際,必須注重語言使用的規(guī)范性,得體性。這就要求語言使用者需掌握一定的目的語言文化特點和交際原則。Thomas(1983)提出,沒有掌握語言原則而進行的話語和交際,會被認為是“表現不好”或“行為糟糕”(behaving badly)而顯得不真誠。但單純因為語法錯誤而造成的交際障礙,只能是“說得不好”(speaking badly)。Hymes(1972)也認為,不懂得語言的運用規(guī)則,語法規(guī)則將變得毫無用處。使用者在輸入和輸出目的語時,都必須充分考慮文化因素,認識到文化差異和不認同感可能導致的交際障礙,才能更加準確和地道地理解和表達語言內容。
三、傳統(tǒng)教學的局限性和文化輸入的優(yōu)勢
教育部2016年頒發(fā)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提出,大學英語要以跨文化交際和學習策略為主要內容,培養(yǎng)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其綜合文化素養(yǎng)。而許多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重心依然只在語言基礎技能本身,學生的學習重點也在應試上。部分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學習動機弱,興趣缺失,缺乏積極性,給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展開也設置了重重障礙。而在教學中進行文化輸入卻能改善以上問題。首先,文化輸入能有效且快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相對于抽象的詞匯、語法規(guī)則,文化更多元化、日常化,具有故事性,相對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和記憶。其次,通過文化對語言的釋義,能使學生掌握更多的交際規(guī)則、以目的語進行的思維模和典故、習語、隱喻。如學生只重視語言本身的準確和流利,忽視隱喻等成分,其英語能力也不會有突破性的提高。因此,教師需要在大學英語教學有限的時間內,以文化為輔助,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四、希臘神話與詞匯學習
作為歐洲文化起源之一的希臘文化,在歐美各個文化方面都有極為重要的影響。而希臘文化中的精華——希臘神話更是是世界文化遺產。希臘神話以自身獨有的文化內涵和表達方式直接影響了西方語言體系,尤以英語為代表。具體表現在英語詞匯中吸收了大量古希臘語,演變?yōu)樵~根詞綴或隱喻。而對非母語國家的學生來講,只有掌握了這類詞匯的根源,才能真正領會其背后的文化內涵。
因此,將希臘神話列入大學英語課堂詞匯學習的輔助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能提高詞匯學習的效率,避免枯燥刻板的詞匯講解,調節(jié)課堂氛圍,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同時也能拓展學生視野,提高人文素養(yǎng),對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提高都有幫助。以下將列舉大學英語各類教材中的部分常見詞匯與希臘神話的關系。
在《藝術類大學英語2》中出現了對電影《太空漫游2001》(2001:A Space Odyssey)、《大話西游》(A Chinese Odyssey)的翻譯。72年尼克松訪華也被稱為“Nixons China to Odyssey”??梢姟癘dyssey”該詞用途的廣泛性和意義的深刻性?!禣dyssey》(奧德賽)是荷馬史詩之一,講述特洛伊之戰(zhàn)后,英雄奧德修斯的十年歸國漂泊之路,描繪了他在海上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最終殺出重圍順利登陸的精彩故事。由此,“Odyssey”一詞便引申出了“長途冒險之旅”等含義,廣泛應用在各種英文表達中。
《新編大學英語2》中“Psychology”由psycho- 加后綴組合而成。psycho-意為 soul,表示“心理”、“靈魂”。凡人少女Psyche與愛神Eros(厄羅斯)相戀并在夜間幽會。Eros曾囑咐Psyche不要探究他的身份。而 Psyche好奇心作祟,趁Eros熟睡之時偷看,不慎將燭油灑在他的肩上。Eros驚醒后立刻離去。Psyche 懊悔不已,最后她歷盡磨難,終于和 Eros 重聚,結為夫婦,并成為靈魂、精神之神。因此,由“Psyche”演變的“psycho”有心靈,精神之意,并衍生出psychic 精神的,psychoanalysis心理分析,psychologist心理學家等。而Eros作為愛神,該詞也表示肉體上的本能,由他派生出的詞語多為貶義,如erotic色情的,cupidity貪婪(Eros的羅馬名字為“cupid”,即丘比特)。而Psyche與Eros也象征了愛情中的兩個部分,靈魂與肉體。
大學英語四級詞匯“chaos”表示混亂,紊亂。源自希臘神話混沌之神Chaos(卡俄斯),是一切世界及概念的開始。根赫西俄德的《神譜》記載,宇宙之初,只有Chaos,他是一個無邊無際、一無所有的空間,由此又派生形容詞“chaotic”表示 “處于混亂狀態(tài)的”。
《大學英語1》中“clue”意為線索,暗示,其原意為clew線團。傳說古希臘英雄Theseus(忒休斯)幫助克里特國除去迷宮深處的牛頭人身怪Minnotaur(米諾陶),為避免迷路,帶著一個線團闖入迷宮,標記道路,最終殺死怪物,原路返回。因此clew線團就有了線索和暗示的意思。endprint
在大學英語詞匯表里,還有如“echo”(回聲)一詞源于回聲女神Echo,她喪失了獨立說話的能力,只能重復別人的尾音,后愛上自戀的美少年Narcissus,遭到拒絕后,終日于山間哀嘆?,F在在山間高喊,總能聽見Echo的嘆息在回應。而narcissus(水仙花)在英語中,派生為narcissism(自戀,自我陶醉),也正是源于此處。
詞根Bell-來自傳承了希臘神話的羅馬神話中女戰(zhàn)神Bellona,其丈夫是大名鼎鼎的戰(zhàn)神Mars(即希臘神話中的Ares)——該詞同樣也是火星“Mars”的來源。單詞bellicose則意為“好戰(zhàn)的”,re-(再一次)+bell(戰(zhàn)斗)+-ion→rebellion
(反抗,反叛)。而以Mars衍生的詞語martial意為“戰(zhàn)爭的”,martilism就是“尚武精神”。
Zeus(宙斯)的父親Cronus(克洛諾斯)是時間之神,與希臘語中的時間一詞“chronos”也很相似。詞根chron-便代表時間。進而演化出“chronic”耗費時間的,慢性的,“chronology”年代學,年表。
類似的詞語和詞語來源數不勝數,而生活中許多常見的英文詞匯、現象與希臘神話也息息相關。如運動品牌 NIKE,是勝利女神的名字。星巴克的Logo靈感來自海妖Siren。奢侈品Pandora來自神話故事潘多拉的魔盒。因此,合理利用希臘神話和語言知識點共同構建課堂教學內容,其效果不言而喻。
五、英語教學中文化輸入策略
文化教學的目的不是簡單、單一的文化知識教授,而是從根本上提高外語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因此,文化教學應與語言基礎教學緊密聯(lián)系,使語言學習者能夠通過語言和文化了解目的語的思維模式,表達方式,從而建立文化認知圖式。
1.結合教材,隨堂補充。文化背景知識廣泛而復雜,鑒于非英語專業(yè)的英語課時和內容都有限,文化內容和輸入方法就成了關鍵。因此,不能本末倒置,把時間大量使用在神話故事或文化本身的講述上,但也不必局限于引入環(huán)節(jié)中的背景知識介紹。文化知識的講授不應與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割開來,而應將其作為輔助手段,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對相關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并加深學生對教材中的文章的理解。
2.課外作業(yè),自主學習。信息時代,教師應利用課外時間和網絡上海量的資源,促使學生掌握學習主動權,補充文化知識。作業(yè)手段可多樣化,如閱讀補充材料、觀看紀錄片或影視作品、設計主題演講、視頻制作、小論文等各種方式,達到自我學習的目的。既可以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自主高效地完成作業(yè),培養(yǎng)思維能力,同時更完善了學生的文化知識體系,為下一步的課堂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開設講座,集中講解。為了引起學生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的興趣,可不定期地舉行一些和文化相關的主題講座。通過開設講座,可以使學生能更準確地建立部分文化體系,接受教師完整和系統(tǒng)的介紹。由于許多學生文化知識儲備不多,講座內容不必太過復雜深入,而應根據學生水平,淺顯易懂地引入一些基本概念,并結合學生的興趣來開設。內容可豐富多樣,如希臘羅馬神話譜系,希臘神話與現代品牌,電影與希臘神話,藝術與希臘神話等,從而拓展英語學習必備的相關知識。
4.開設課程,建立體系??衫靡粚W期開設相關的文化選修課程,系統(tǒng)地講解英美文化,設置幾大板塊,如希臘羅馬神話,圣經故事,英美歷史、地理、政、教育、文學等。利用課堂,大量補充文化知識。通過各種課堂和課外活動,使學生對所學文化知識有所表達和應用,使得語言學習與文化輸入融合,課堂教學與課外的引導與監(jiān)督互為補充。
六、結語
希臘神話文化是快速有效地了解和掌握文化其它方面內容的一個重要途徑。以其內容為載體,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進而提高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而課堂的文化輸入,不僅限于希臘神話,在歷史地理人文等各方面皆可涉足,具體則應結合教學大綱和課本內容合理展開。
參考文獻:
[1]胡文仲.試論跨文化交際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1992,(3).
[2]Hymes,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In J.B.Pride and J.Holmes(eds)Sociolinguistics.Harmondsworth:Penguin.
[3]劉洪波.英文字根詞源精講[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2007.9.
[4]Thomas,J.Cross- 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2):99-112.
[5]王以欣.希臘神話之謎[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