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寫作”作為當前高中作文教學的新風尚,講究從短小而靈妙的視角來闡述寫作意旨,涵養(yǎng)文字,陶冶文思,消解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喪性靈”、“失魂魄”的作文病弊。然而,如何喚醒學生對“微寫作”的正確認知,如何恰當?shù)貫閷W生營造自由而寬松的寫作空間,來發(fā)揮“微寫作”教學實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學生視角來展現(xiàn)作文教學核心要點,讓學生從自我理解與發(fā)現(xiàn)中來敘述某一件事,來抒寫某一段情感,來表達某一個觀點,而無需長篇累牘,洋洋灑灑數(shù)千言卻難見中心思想。
一、“微寫作”教學要切忌淺俗與碎片化
“微寫作”中的“微”不是微不足道的瑣屑之事,而是講究短小精悍,以有限的字詞句來闡釋某一中心思想,要貼近學生的自我體驗,言之有物。所以,教師在確立“微寫作”主題及方向時,切忌淺陋或零碎,尤其是警惕當前微博、微信、QQ、說說等動態(tài)性留言評論性文風,避免學生作文粗陋之弊。我們講究“微寫作”教學,雖然從字數(shù)上可以控制在200字以下,但要體現(xiàn)文章的精微,要從意趣表達上彰顯精致,突出思辨。如果以所謂的零言碎語來拼湊,則失去了精悍的意義,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思維。比如我們從一些文學出版物《意林》《語文報》中,可以從某些文章的閱讀后來構建“微寫作”主題,讓學生“用最簡短的語言文字來描述最為真實的情感”,并附上教師的“微評”,由此來拓寬高中學生“微寫作”教學渠道,鍛煉高中學生的“微寫作”能力。
二、去偽存真,呈現(xiàn)主題的“精華”
“微寫作”本身是一種高要求的作文訓練,對語言文字要求更精煉,對文章結構要求更清晰,對學生的寫作基礎要求更高。因此,教師在確立“微寫作”主題時,要聯(lián)系學生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靈性,鼓勵學生從觀察中來發(fā)現(xiàn),從思維中來洞見觀點。作文素材的提供是教師開展作文教學的重要基礎,對于素材本身,教師在整合上要善于挖掘其精要,要關注聯(lián)系學生的經(jīng)歷與生活。寫作本身是基于生活的體驗,從自我生活閱歷中來表達某種情感的過程。高中學生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寫作水平,但要寫好作文,還需要從點滴的生活積累中,去觀察生活,去親身體驗,從而汲取有益的寫作素材。當然,也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營造“微寫作”氛圍。比如,在進行“微寫作”教學前,教師可以組織班級學生開展小型研討會,拋出某一寫作主題,讓學生進行討論,闡述各自的想法,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最后梳理不同學生的認知,并從對比評析中,來歸納誰說的最有趣味、觀點最獨到?通過上述公開的探討與交流,學生也從自我思想表達中,激活了寫作熱情。特別是一些不愛說話的學生,也能夠從探討中鍛煉口才,增強交際能力。教師要利用不同的交流機會,讓學生將這次探討的主題、內容進行記述,從自我感受中來表達想法。整個篇幅不宜過多,要以“微寫作”要求來總結自我體驗。
三、激發(fā)想象力,突顯學生寫作個性
“微寫作”教學要凸顯學生的個性思維,要走出缺乏靈性的“無病呻吟”式的語言表達窠臼,更要避免文章的空洞,增強文章的鮮活性觀點。因此,教師在開展“微寫作”時,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多元化思維,特別是鼓勵學生展現(xiàn)不一樣的自我,大膽地去創(chuàng)新,表達自我獨特的思維與想法。展現(xiàn)個性是“微寫作”的重要特色,教師要引導和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與才能,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增強自我作文的“吸睛力”。
四、挖掘寫作內涵,提升學生的洞察力
高中生的作文往往存在缺乏內涵之感,對所表達的主題不明確,闡釋的觀點比較膚淺,甚至還易出現(xiàn)文不對題的缺陷。如此以來,在高考作文評判下,很容易失分,也難以增強自身作文的吸引力。如何挖掘寫作內涵,如何更好的幫助學生洞察到文章的“精髓”,“微寫作”教學,就是要從精簡的語言陳述中,來詮釋更為深層的文章意旨,幫助學生鍛煉自我的觀察力、分析力、思維力,準確把握和表達題目的主旨與內涵,也讓自己的作文更加生動,更加凝煉,更加明確。當然,教師在“微寫作”教學過程中,既要關注寫作技巧的滲透,更要倡導培養(yǎng)學生的洞察力,有感而發(fā)。學者周文駿提出“微寫作”具有易操作、可掌握、廣適應特性。高中作文教學要重視“微寫作”應用,使其與其他作文教學相融合,讓“微寫作”開創(chuàng)作文新風景。
教師結合高中作文教學實際,在“微寫作”教學的組織與實施中,善于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特別是拓寬學生“微寫作”途徑,讓學生從自我寫作體驗和實踐中,摸索符合自我的寫作特色,提升自我寫作素養(yǎng),提高作文寫作水平。
郭燕,山東高青縣第一中學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