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權(quán)
摘 要:作文不僅是一種用來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一種重要手段,還是用來社會交際和思想交流的一種方式,語文作文水平是學生體現(xiàn)綜合水平的方法,但在現(xiàn)代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的作文水平還是沒有得到提高,但作文所占的分值比例又高,所以教師要重視起對作文教學技巧的研究和探索,制定合適的方針為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一、練,怎么練
我反對學生一味往教師自己設(shè)計課題上練的作法,主張有計劃的練,所以可以首先規(guī)定學生每周一篇作文,題目自擬,題材不限??梢詫懽约旱呐d趣愛好,可以寫自己的困惑苦惱、寫讀書心得、寫散文小說等。
當然,這其中也會出現(xiàn)一些怕寫作文的同學,這時教師安有針對性提供范圍,擬一些專題對他們進行個別訓練、以起到提示點撥作用。如:學會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學會寫父母,可以寫身邊的小事、街頭見聞、新聞熱點、鄉(xiāng)情民俗、社會動態(tài)、讀書有感等,這需要教師的耐心,當學生能自由命題、選材后,老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自由發(fā)揮了。
其次,對寫的周記要進行及時反饋。較好的作文可以給予較高的評價,對不成功的習作,可以私下找來,當面指導,對癥下藥;對創(chuàng)意好的,但語言或結(jié)構(gòu)又出現(xiàn)問題的可以利用每節(jié)課前的五分鐘由學生點評,不僅可讓學生知道優(yōu)劣,也可從中得到啟示。
最后若有條件,可將學生的作品收集,出一期《班級寫作精選》,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批改,怎么改
我主張改的形式需多樣:
①學生自改。作文初稿完成后,邊讀邊修改,發(fā)現(xiàn)錯別字、漏字,及不通句子的改正,做到“添、刪、改、寫”,即有遺漏的要添上,多余的材料要刪去,語句不暢通的要修改,結(jié)構(gòu)不合理的要重新調(diào)整。
②同桌互改。同桌互改作文要鼓勵,培養(yǎng)學生改作文的好方法。同桌的可相互交流、取長補短,批改后,交換意見,以達到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
③師生共改??烧故?-3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教師啟發(fā)點撥學生各抒己見,找出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好在哪,不足在什么地方,應(yīng)如何加以改正,還可以以教師改為主、以學生談看法為輔。若是教師改的作文,那要求學生應(yīng)細讀自己的文章,其后應(yīng)對老師的評語進行分析,然后在全班同學面前談對評語的理解,若意見不一致的,可以展開討論,以達到共識。
三、抓,抓什么
寫作文需要靈感,所以教師應(yīng)有意、無意的抓學生的練筆時機。
教師在分析的問題時往往會激發(fā)學生探討問題的興趣,所以教材中有此課文,可以把“教”落實到“寫”上,促使學生主動去揣摩作者的思路、文章的布局,借些訓練其構(gòu)思能力,引發(fā)學生進一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首先應(yīng)創(chuàng)造課堂氛圍,把握練筆時機。如學習《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可以引發(fā)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討論,然后讓他們練筆,寫一篇《生命為的是什么》的作文,學習《阿Q正傳》,讓學生大膽想象,繼寫阿Q正傳。
其次,在生活中,抓住學生的最佳創(chuàng)作時機。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可利用生活中一些事情或自然的變化來創(chuàng)設(shè)情景。比如讓學生觀察第一場春雨,捕捉它給自然界帶來的細微變化,即景抒情,或讓學生觀察父母的神態(tài)、動作,品味人間的親情。
最后,教師可以刻意制造機會,抓住練筆時機。教師布置一個作文題后,有的學生下筆有神,有的愁眉不展、抓耳撓腮,怎么也寫不出來,對這類學生,如果硬是逼著寫的話,不僅絲毫起不到練筆的效果,反而會對作文產(chǎn)生厭惡情緒,所以不如刻意制造機會,讓他們親自感受,從而激發(fā)寫作靈感。比如寫“水”聯(lián)想,可專門讓學生品嘗糖水、茶水、醋等不同味道的水,讓他們談出感受及啟發(fā),以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寫親情文章,可讓他們回家后親自與父母交流,或觀察父母的舉動,來校后再談感受,以達到提高寫作的目的。
四、整合資源有效利用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為語文教師,我們都知道厚積薄發(fā)的道理,詩圣杜甫也告訴我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很自然,學生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多摘抄,勤積累,才能寫出好文章。受條件限制,這些書從哪里來呢?袁枚說過:“書非借不能讀也?!彼?,我建議我的學生把自家的好書都帶到學校來,這樣即使一人一本一個班也七八十本書了,何況個別同學還能一下子帶來十幾本書,然后在書上寫上名字編上號,由班級負責人統(tǒng)一管理,每周五離校前,同學們可以找負責人借閱,周日下午返校時再帶來。如此一來每周學生回家都有書看,既提高了閱讀量,又避免了周末沉溺于電視泡沫劇中,可謂一舉多得。記得曾有專家指出:隨著音像制品迅速普及,使“讀圖”成為未成年人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相當一部分中學生用影視、漫畫來代替名著,不少學生對圖像產(chǎn)生依賴心里,逐漸降低乃至失去了對文字閱讀的興趣。對圖像的過量攝入,導致了語言表達能力的大幅下降。所以,節(jié)假日給學生創(chuàng)造讀書條件,讓他們少看電視,少玩游戲,多讀書,既豐富了知識,又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提高初中生的語文寫作能力不是朝夕的事,在作文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不斷指導學生積累素材,多寫多練,如此一來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合成.初中作文教學初探[J].讀寫與雜志,2011.
[2]張海香.初中作文教學窘境及教學意見[J].中學教學參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