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芹
摘要: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不但關(guān)系到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也關(guān)系到整個語文的教學水平,因此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必須要做到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每一分鐘來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起自主學習的能力,以此來保證教學質(zhì)量。然而目前我國很多小學的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現(xiàn)狀卻不容樂觀,有很多教師對新課標的把握存在著偏差、對文本解讀還存在著誤區(qū)以及課堂評價未發(fā)揮相應的作用等,嚴重地影響著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因此本文就對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進行研究,以此來為其他小學的課堂有效性教學提供參考性的建議。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性;改進措施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不但能夠獲得大量的知識,還能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還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師需要采用有效的課堂教學策略來保證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既要短時間內(nèi)向?qū)W生傳授相應的知識,還要豐富其教學內(nèi)容,而且還要保證教學質(zhì)量。因此本文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具有非?,F(xiàn)實的意義。
一、 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要素
(一) 情境與問題
情境式的教學方式是教師通過提煉所學知識進行加工后才呈現(xiàn)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方式,其能夠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能夠落實教學效果,還能優(yōu)化教學過程。首先教師應該依托文本資源,通過用語言描繪情境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感情,還可以設置認知沖突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其次利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習積極性,如結(jié)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利用多媒體用圖片、掛圖以及剪貼畫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堂內(nèi)容,將一些抽象的課堂內(nèi)容形象化。并且還可以結(jié)合課堂教學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音樂,讓音樂來將學生帶入到相應的情景中,讓學生從音樂中體會到教學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二) 互動與引導
互動和引導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新課改背景下,使得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改變,由最初的主體,變成了指導者的身份,讓學生充當教學的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讓學生參與到教師的備課中,教師要本著信任、尊重、啟發(fā)以及鼓勵的原則,來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讓其利用自己的長處來制定學習方案,讓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其次組織學生進行互動,為學生精心設計一個問題,讓小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掌握到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教師在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來做出準確的引導、評價以及鼓勵,讓每位學生都能積極大膽的進行發(fā)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 練習與反饋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練習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練習能夠反饋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因此教師在布置練習作業(yè)時應該注意練習應該有助于學生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首先要保證練習的趣味性,避免一些簡單的抄、寫、讀、背,影響著學生的求知欲,束縛住學生的思維,而是選擇一些新穎的練習內(nèi)容,讓小學生感興趣。其次保證練習的多層次性,教師應該結(jié)合所有學生的學習能力來設計出多層次性的練習,避免過難、過簡單讓優(yōu)等生和差生感到厭煩。同時還要保證練習的實踐性,讓學生通過實踐來提高對課本知識的認識,還能擴大課外知識。并且在實踐過程中來自由的選擇實踐內(nèi)容,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二、 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存在的問題
雖然新課改背景下,提出了有效性教學,很多教師都在應用各種方式來提高其教學效率,然而依然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 教師對新課標的把握的偏差
首先現(xiàn)在沒有把握語文學科的基本特點。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中不但要進行基本的課本知識的教學,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想品德。而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只關(guān)注課本知識的教學,沒有關(guān)注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從而讓小學生在理解知識過程中出現(xiàn)了理解不到位的現(xiàn)象,影響著教學的有效性。其次互動式教學流于形式,雖然新課改背景下,很多教師都在應用互動式教學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沒有掌握互動教學方式的精髓,而是生搬硬套的方式來進行效仿,因此所設置的互動話題既缺乏廣度,也缺乏深度,一味地追求課堂氣氛,卻忽略了互動的有效性,使得很多學生對這樣的課堂教學也開始感到反感,提不起興趣。同時多媒體教輔手段使用的不當,雖然現(xiàn)在很多小學老師利用各種多媒體的方式來裝飾課堂教學,然而經(jīng)常的濫用多媒體手段,無法做到多媒體教學跟課堂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結(jié)合,使得課堂雖然比較熱鬧,但是卻像走過場,能用圖片解釋清楚的,非要用動畫,能用視頻描述的,又非得用圖片,長此下去,勢必會引發(fā)小學生的厭煩,也會影響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 教師對學情估計的不足
由于現(xiàn)在很多小學的教學都實施了輪級制度,就是每年會對小學老師進行調(diào)級,今年教小學一年級的老師,也許明年會安排教二年級,因此就使得很多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模糊了學生的學段特點。在進行小學一年級的教學時,偏向于小學二年級,而小學二年級教學又偏向于小學三年級,引發(fā)了教學目標越位或者不到位的現(xiàn)象。如在教授小學一年級的《司馬光》一文時,按照小學二年級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找出文章的寫作順序,然而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整篇文章還有很多字不認識,又何來的找出寫作順序呢?影響著教學有效性。而且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通病就是沒有關(guān)注到全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會忽視學生為主體,總是不知不覺中讓自己充當教學的主人,從而使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成為了一種理想化的教學方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設置問題、還是提出問題,都沒有結(jié)合全體學生的能力來進行操作,使得一些弱勢的學生喪失了對學習的信心。
(三) 教師的課堂評價浮于表面
教師的課堂評價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著關(guān)鍵性的影響,積極的評價能夠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反應付式的評價能夠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嚴重的還有可能打擊學生的自信心。新課標背景下提出了課堂評價的目的不在于檢驗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為了改進教學的教學方式,完善其教學過程,提高其教學效率。然而目前很多教學的評價,過于潦草、沒有新意,未起到鼓勵學生的作用,如當小學生發(fā)表看法時,教師一直說的X小同學表現(xiàn)真棒,我們應該向其學習,卻沒有將小學生的表現(xiàn)最優(yōu)秀的地方指出來,影響著小學生的積極性。并且評價未做到因材施教,很多教師為了迎合學生,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未對小學生表現(xiàn)錯誤的地方及時的進行指導,使得很多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存在了誤區(qū)。而且在評價過程中,并沒有就學生表現(xiàn)弱勢的地方進行總結(jié),引導學生反思,引導學生新的思考方式,從而使得課堂評價過于形式化,學生無法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無法提高對小學語文的興趣,從而無法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 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 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保證課堂有效教學的根本,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才能對學生的學習真正起到激勵的作用。首先要制定知識與能力的目標,如通過語言實踐教學,獲得對課本的字、詞、段、句以及整篇課文的聽說讀寫的能力、通過對語言的理解,獲得各種知識的能力以及通過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有效性的目的。其次制定過程與方法目標,如制定互動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掌握自主探究能力為教學目標,通過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精心設計討論主題,或者讓學生自己研究討論主題,以此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比如制定互動式教學,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理解團隊精神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互動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團隊分工,讓其在合作和互動過程中,體會到團隊的力量,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精神,讓學生在無形中學會了尊重和友愛等品質(zhì)。
(二) 選擇有效的教學行為和組織形式
語文作為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也作為一門跟我們?nèi)粘I盥?lián)系比較緊密的學科,在小學過程中必須要保證教學行為和組織形式的有效性。首先要選擇有效性的對話活動,讓學生在對話過程中,提高口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讓學生能夠做到表達條理性、準確性。教師可以采用誦讀的方式,讓學生通過朗讀、朗誦以及背誦的方式,來培養(yǎng)語言的敏銳性、積累語言材料、強化語文記憶能力。也可以采用獨白訓練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對一段文本內(nèi)容進行口語表達,如即興講話、口頭作文以及復述課文的方式,來理解課本內(nèi)容,理解文章中的中心思想。也可以通過對話訓練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或者學生跟教師之間的交流,來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其次選擇有效性的合作學習,可以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情況來進行分組學習,讓學習好的同學帶動學習差的同學,讓學習積極的同學影響課堂消極表現(xiàn)的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 落實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學環(huán)節(jié)包括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因此要想保證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必須要保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有效性。首先在教學設計方面,應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教學特點以及學生的特點來分層式的進行設計,保證每位同學都能充分的理解教學內(nèi)容。而且還要將課堂的主動權(quán)留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找出問題,提高自己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還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采用合適的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教學難點。其次在教學反思方面,每節(jié)課結(jié)束后,教師都應該對教學進行反思,反思其教學效果是否達到教學目標、反思教學效果是否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總結(jié)經(jīng)驗、找到課堂教學的問題點,以此來改掉缺點,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指導,從而有效地保證了課堂的有效性。
四、 結(jié)論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文,對學生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都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做到課堂的有效性。然而鑒于目前我國很多小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現(xiàn)狀,本文認為,教師首先應該制定有效的教學目標,如知識和能力目標、教學方法和過程目標,保證課堂的有效性。其次還要選擇有效的教學行為和組織形式,如有效的對話活動、有效的合作學習等,同時還要有效地落實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如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以此來保證課堂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魏紅利,趙麗娜.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6(3).
[2]劉平紅.新課改下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中外交流,2016(20).
[3]莫歡歡.新時期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科學導報,2013(8).
[4]羅雪蓮.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上,2016(6).
[5]李世琴.基于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小作家選刊,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