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才鳳
摘 要:中職學前教育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離不開教師有效的教學引導。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閱讀感受可以通過眼神、語言、動作等方式表達出來。文章提出了營造和諧的學習氣氛、調動學生“說”的主動性、加強多方面閱讀訓練三個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中職學前教育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教育;學前教育專業(yè);閱讀教學
中職語文作為學前教育的基礎學科,是學前教育學生繼續(xù)學習語言、接受文學素養(yǎng)的重要學科。中職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前教育學生的主體探究能力,需要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盡情發(fā)揮自己、展現(xiàn)自我?;趯W前教育的專業(yè)考慮,中職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的是富有親和力、充滿愛心的未來的幼兒教師,那么,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自然需要采用開放性、多元性、融合性的教學方法。教師需要從營造和諧的學習氣氛出發(fā),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能夠深入文本,并在深入文本的基礎之上,教師需要調動學生“說”的主動性,最后在課堂學習進程中逐步加強其他方面的訓練,這三個環(huán)節(jié)能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實效,使學前教育學生具備合格的教師素養(yǎng)。
一、營造和諧的學習氣氛,提升教學意境
中職學生多半屬于中考落榜生,其學習基礎與學習能力都較弱。中職語文教學不同于初、高中教育,相比而言學習壓力不大,但是面對班級學生參差不齊的素質,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做足學習氛圍營造工作。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根據(jù)教學內容用心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提升教學意境。只有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不同學生的個體意識才能被教師營造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在課堂中才能展現(xiàn)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
例如,在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合歡樹》一課的學習過程中,筆者在課堂上組織了一個“模仿教師教學”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堂上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授課。筆者提供給學生下節(jié)課內容的大體框架,讓學生在課前充分準備,以便于教學的順利開展。學生們也按照大體的框架進行自己的授課。其中一位學生先運用名人大家對母親的描述導入了新課:“偉大的但丁曾經說過,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從古至今,關于偉大母愛的例子數(shù)不勝數(shù),文章中也不乏佳作,古有《游子吟》,今有《繁星》,而今天我們要在史鐵生的筆下看看他是怎樣描繪自己的母親的。”然后他讓其他學生瀏覽課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他引導其他學生理清了整篇文章的脈絡,深入分析了整篇文章,使其他學生都體會到了文章所描繪的母子情深,帶領其他學生找出了這篇文章中最能體現(xiàn)母愛的段落。緊接著,他讓其他學生找出合歡花的象征意義,結合學生們的回答,最后做出了總結:合歡花既是母親又是作者本人,因為合歡花由母親培育,它的成長寄托母親的期望,是母親的象征;同時合歡花從嫩芽開始茁壯成長,也見證著作者的成長。這種授課方式,給了學生一個機會,讓他們能夠積極大膽地走上講臺進行“教學”和學習的機會。
二、調動學生“說”的主動性,培養(yǎng)口語能力
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畢業(yè)后面臨的教育工作需要專業(yè)的教師口語。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教學不是空話,教師需要切實調動學生“說”的積極性,在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熟練地掌握并應用口語交際的技巧。若要調動學生“說”的主動性,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展開,尋找學生熟悉的話題內容。在實際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方法。
例如,在講到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南州六月荔枝丹》這一內容時,由于文章是一篇說明文,讀起來比較枯燥,所以筆者通過引入有關荔枝謎語的方式開始這節(jié)課的內容。筆者首先列舉了幾個謎語讓學生猜,然后讓學生朗讀課文,找出作者是通過什么說明方式讓整篇文章充滿趣味,讓學生進行舉例分析。學生們紛紛議論,躍躍欲試,就連平常在課堂上一言不發(fā)的學生都舉手了,課堂氣氛一下就帶動起來了。有些學生找出了文章中引用的詩文及其作用:《過華清宮》所起的作用是為了說明荔枝是一種不宜儲藏的水果?!痘葜菀唤^》中表現(xiàn)出了蘇軾對荔枝的喜歡,他還積極建議大規(guī)模種植荔枝,以滿足廣大人民的需求。而另一些學生找出了典故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唐玄宗李隆基寵愛楊貴妃,專程從南方運送荔枝,說明了荔枝不宜儲藏,宋徽宗將荔枝樹挪到了宣和殿,說明了荔枝適宜在溫暖的環(huán)境下成長的特點。最后,筆者對學生們所分析內容進行評價和總結。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學會答題的方法,揚長避短,在以后的工作面試中提高成功的概率……一節(jié)課結束后,學生們都興致勃勃,相互交流著自己的學習經驗,在主動“說”的過程中,鍛煉和提升了口語交際能力。
此外,為了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筆者還將課堂的前五分鐘規(guī)定為學生的即興演講時間。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更快地提升自己與別人交流的能力,鍛煉自己在公眾場合敢于發(fā)言和勇于表現(xiàn)自我的勇氣和膽量。
三、加強多方面閱讀訓練,培養(yǎng)各種能力
中職學生由于基礎薄弱,語文能力中的聽、說、讀、寫方面都不盡如人意,教師要對其有針對性地進行閱讀訓練。諸如,對學生的朗讀進行適當?shù)挠柧?,也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優(yōu)美句子進行仿寫,以朗讀、仿寫方式體會作者筆下美麗的景物描寫、鮮明的人格特征刻畫和真誠的情感表露,才能夠提高自己分析理解文章的能力、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的能力,甚至自己的想象和記憶都得到提升和鍛煉。因此,教師必須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掌握朗讀技巧或者其他閱讀方面的技巧。
例如,在高教版中職語文(基礎模塊下冊)《荷塘月色》一文的學習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掌握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寫作手法,從中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筆者讓學生在了解文章寫作背景的基礎之上閱讀課文并思考課文:文章寫于1927年,當時南方正經歷著“四一二反革命政變”,而此時的作者正處于矛盾之中,他既討厭國民黨的“反革命”,又疑懼共產黨的革命,一時之間,竟不知何去何從。學生在弄清楚了文章的寫作背景之后,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文章通過哪些角度來描寫荷塘的美景,學生都找出了作者是按照觀察的角度,從荷葉到荷花到荷香再到流水,視線從近到遠、從上到下。此時,讓學生朗讀文章第五段,找出哪些句子運用了通感的寫作手法,并進行鑒賞,品味這些句子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教師帶領學生從情景交融的角度來把握這一段落的思想感情,深刻體會作者內心深處難以排遣的憂愁和煩惱。之后,筆者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話品析和鑒賞文中的美詞佳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閱讀訓練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寫作手法,積極鼓勵學生鑒賞文章、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四、結語
學前教育專業(yè)是中職教育的一個重要專業(yè)。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關乎其今后就業(yè),而語文教學有效性就是教師需要關注的問題。由于中職語文課程內容的廣泛性與多元性,中職語文教師需要結合學校、學生情況,根據(jù)不同的課程類型,創(chuàng)設不一樣的教學活動,讓班級中的每個學生都能有效地參與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李延國,周廣明.淺析中職生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研究(職業(yè)教育版),2008(5).
[2]張愛萱.例談中職學前教育語文課中的專業(yè)融合[J].文學教育,2015(11).
(作者單位:福建省上杭職業(yè)中專學校)